文丨青兮
從“詩祖”屈原的“獨酌長歌對芳叢,西風拂面酒暖融。”,到“詩仙”李白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再到“詩神”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在華夏璀璨的文化長河里,詩與酒的緣分似乎從未間斷過。
詩是水中酒,酒是文中詩。中國酒之所以讓世人如癡如醉、如夢如幻、欲罷不能,其中所蘊藏的詩意,是人們飲酒所得的至高享受。華夏詩詞界的“神、仙、魔、鬼、圣、佛”,哪個又離得開這一樽激發(fā)詩意、詩興、詩情的美酒?
有詩便有酒,有酒化成詩,詩酒文化作為華夏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和表現載體,伴隨著東方文明發(fā)展已經數千年。有詩酒文化,便有研究詩酒文化的學者、大家,不僅僅是文化界,酒行業(yè)也有不少人在研究、解析、傳播、弘揚酒文化,龍騰虎躍品牌顧問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紀家晶便是其中之一。
紀家晶是“2024年度視頻號優(yōu)秀創(chuàng)作者”,是視頻號“詩酒老紀”主理人。他以視頻號“詩酒老紀”為載體,系統性地研究詩酒文化的脈絡、原理、傳播、運用,是近年來中國酒業(yè)在詩酒文化領域研究得最為透徹的專家之一,并著有近百萬字的“詩酒文化筆記”,并著有詩酒文化研究專著《跟著李白去喝酒》,隱隱已有中國酒業(yè)“詩酒文化研究第一人”之跡象。
今天,《酒眼觀酒》有幸對龍騰虎躍品牌顧問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詩酒老紀”主理人紀家晶進行了專訪,暢談詩酒文化,為中國詩酒文化的發(fā)展助力。
01、聊人生:視詩酒文化為生命,做中國詩酒文化的布道者!
《酒眼觀酒》:紀老師,您的視頻號“詩酒老紀”以其鮮明的色彩、內容的獨特性,和對詩酒文化的摯愛,深受粉絲們的喜愛。請您向業(yè)內人士及粉絲們詳細介紹一下您自己及“詩酒老紀”這個視頻號吧!
紀家晶:先說說自己吧,我現在算是“品牌顧問+自媒體達人+詩酒文化研究者”。早先,我是在傳統媒體供職,為企業(yè)提供品牌全案服務,主要聚焦于煙、酒、茶三大行業(yè);后來,2010年創(chuàng)立龍騰虎躍品牌策劃機構后,聚焦于“互聯網生態(tài)下”如何做品牌,我所服務的行業(yè)也擴展到了家電、教育、汽車、3C數碼、工業(yè)制造等領域。
互聯網生態(tài)發(fā)展到以社交網絡、自媒體為主的時代,我覺得要弄懂這個時代的品牌塑造和自媒體溝通范式,最好的方法就是親自下場去試試。
“詩酒老酒”這個視頻號,是我在詩酒領域的第一個重要嘗試,這個賬號的主要想法還是和大家一起傳播、探索中國的詩酒文化,以詩酒人物、典故為切入點,講述中國酒故事,發(fā)現中國的酒之美、酒之趣、酒之意以及酒之哲思,探索酒在當下生活中的意義。
實際上,我很早以前就在研究中國的詩酒文化了,這可能要追溯到大學時期。然而,此前這些關于詩酒文化的研究,沒有很好的載體來表現,只能停留在我自己的“詩酒筆記”上,停留在文字層面。直到視頻號的誕生,我意識到這個平臺可以釋放我多年來的詩酒文化積淀與研究,于是便有了現在的“詩酒老紀”。
《酒眼觀酒》:大家都知道,您出身于著名的金鵑廣告,又是龍騰虎躍品牌顧問有限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是業(yè)內著名的品牌專家和咨詢專家。那么,是什么吸引您來到詩酒文化這個賽道的呢?
紀家晶:可能還是出于自己對酒行業(yè)的熱愛吧!酒行業(yè)內熟悉我的人可能都知道,從口子窖早期的“誠待天下”,到高爐家的“讓交流成為暖流”,再到賴茅的“國民醬香,以匠心,敬初心”。在做酒類品牌塑造中,我一直聚焦于對酒的精神文化層面的價值挖掘。
其實,中國酒作為精神飲品,有著豐富的精神和文化內涵。我特別不能理解,為何今天有些人說中國酒沒文化,甚至變成了中國酒就是單純的權利文化。所以,我就一直在反復推敲,到底什么才是中國的酒文化,它最具象化的表現又是什么?
從某種意義來看,酒是中國文化生活風氣演變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事物。酒與禮、詩都有著密切相關性,尤其是魏晉之后,酒逐漸從禮樂意義轉向個人精神層面,成為“悅己樂人”之事兒。
酒與琴、詩、書、畫為代表的文化生活有了更深度的融合,特別酒與詩的融合,碰撞出了豐富的精神內涵。詩讓酒更優(yōu)美,酒讓詩更純粹。這些,都是人類發(fā)展史上很寶貴的精神財富。
中國的詩酒文化,它不僅體現在宏觀的文化風氣層面,更體現個體現實生活態(tài)度、情感表達、人生選擇這些具體而微觀的層面。比如:陶淵明的“忽與一樽酒,日夕歡相持”,李白的“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蘇軾的“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后飲屠蘇”等等。
詩酒文化是中國酒文化獨有的特質,也最具象化的表達。詩酒交融激活了生活的創(chuàng)造力,觸發(fā)了豐富的情感,拓展了想象力,引發(fā)了人生的哲思。這與西方酒神崇拜的狂歡精神不同,中國詩酒文化的有著更多彩的生命力和更博大的精神空間。
“讀懂中國詩酒文化,才能還原和認知真實的中國酒文化”。紀家晶認為。
《酒眼觀酒》:您和您的團隊在詩酒文化這個賽道有什么規(guī)劃,未來計劃一直研究下去嗎?想要達到什么樣的效果呢?
紀家晶:我們在典型人物、節(jié)日維度和地理維度上,對詩酒文化內容都做了詳細打造的規(guī)劃。比如,最近一年我們正在著力打造的詩酒IP“跟著李白去喝酒”,去年我們走過了安徽、江蘇和浙江,今年我們對湖北、山東都做了詳細的規(guī)劃。
目前,我的詩酒文化專著《跟著李白去喝酒》書稿也在籌備之中,計劃在年內或者明年年初上架。
自大學開始研究詩酒文化至今,我的“詩酒文化”筆記,加上即將出版的《跟著李白去喝酒》,我們在詩酒文化方面的研究累計已近百萬字。未來,我想把我的心得,通過視頻或者書籍的形式全部呈現給大家,也為中國詩酒文化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我認為,中國的詩酒文化值得我們酒業(yè)人用一生去研究,“老紀詩酒”會在這條路上堅定不移的走下去。如果說我們想要達到什么效果?我想還是回到我們最本初的出發(fā)點:
希望通過我們的微薄之力,能觸發(fā)大家更好的理解中國酒,認知中國酒文化,在詩酒之間跨越時空、融通古今,通過中國獨有的詩意表達,和詩性智慧來啟迪當下,構建健康的飲酒氛圍,感受和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
比如:兩人對酌時“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的隨性,朋友相逢時“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楊柳邊”的快意,戶外露營時“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的夢幻,守歲時“分歲酒闌扶醉起,闔門一夜齊歡喜”的喜樂。
02、談詩酒:詩與酒相生相融,詩酒文化是華夏文化的瑰寶!
《酒眼觀酒》:“詩”與“酒”到底一種什么樣的關系?
紀家晶:詩與酒在中國酒文化史上是一種相融相生的關系,在這種關系創(chuàng)造了中國獨有的詩酒生活,也創(chuàng)造了世界酒史中最為獨特的酒文化。
詩是什么?詩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通過高度凝練的語言、節(jié)奏和韻律,集中反映社會生活并表達作者豐富的情感。?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之一,具有獨特的藝術性和感染力。
酒是什么?酒就是現實生活元素的詩意表現,是水火交融的辯證統一體,它濃烈、甘醇、芬芳、博大,把生活中的美好元素融進水里,又以火的形式表現在你的味蕾上,讓你欲醉還休,又欲罷不能。
自酒誕生以來,它便有詩相伴。儀狄作酒醪,杜康造秫酒,豈以善釀得名,蓋抑始于此耶?先秦時期,“詩”還未定型,它便是以“歌”的形式出現的,主要出現在君王貴族宴飲及祭祀上。
當時,酒是十分珍貴的,宴飲時需要歌舞助興,以提升堂上“雅”的含量。于是,美酒與歌舞,便成了太平盛世和美好生活的象征。而在古代,“詩”也是用來唱或者吟的,“詩歌”是并列式的合成詞,宴飲上作詩、譜曲也是文人騷客交流、展示才華的重要場景。
因此,酒離不開詩,詩也少不了酒,它們都是華夏文化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酒眼觀酒》:詩是水中酒,酒是文中詩。歷朝歷代,詩人都是喝酒人群中的主力軍,從消費和文化層面來看,您怎么看待“酒助詩性,詩解酒意”?
紀家晶:在我看來,是不是主力軍并不重要,他們可能就像咱們今天說的“意見領袖”。他們的詩酒創(chuàng)造了大眾對酒的態(tài)度,也營造了積極、美好的飲酒風氣。當酒轉向個人精神消費時,它便成了中國最大的IP,可以連接一切。
從琴、詩、書、畫到市井生活,上至廟堂下至江湖,有喜怒哀樂,也有豪情壯志,酒在各個具象化的生活切片中不僅激發(fā)個人的情緒,提升對情感的敏感性,更增加了人的表達欲。而詩又是美好生活的最佳載體,詩酒交融便成了酒文化和美好生活最浪漫的表達,這可能就是你說的“酒助詩性,詩解酒意”。
《酒眼觀酒》:您在酒后寫詩嗎?您認為詩酒文化的根,是“酒”還是“詩”?
紀家晶:偶爾也寫寫,但并不擅長,這是實話。但是,我擅長的是把酒里的詩意用文字或者視頻表達出來,挖掘出它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同時,我也很擅長從詩歌里去探尋酒的美好,把酒想要表現的美意,用更為輕松的表達方式呈現給大家,讓美酒更美,讓詩歌更醇。
從魏晉到唐宋時期,釀酒規(guī)模的擴大,讓酒具備了轉向個人精神消費的基礎,而詩酒交融的文化風氣又促進了酒文化和酒產業(yè)的發(fā)展。至于詩酒文化的根,我覺得釀酒業(yè)的發(fā)展是詩酒文化發(fā)展的土壤,詩歌是詩酒文化體系中的花朵果實,而其根還是詩酒交融下形成的生活方式。
03、論品牌:詩酒文化對品牌大有裨益,酒企應當充分運用!
《酒眼觀酒》:基于詩酒文化與品牌傳播的系統性研究,“酒”與“詩”到底該怎么相融、相通、相惜?
紀家晶:酒是水醞的詩,詩是心釀的酒。酒與詩之間的“相融、相同、相惜”是天生的。
中國酒從來都不是單純的工業(yè)產品,無論是生產還是消費都有著人文精神屬性,今天我們詩酒文化不是要把“酒”和“詩”分開來去研究,更不是說我們要回到古人寫飲酒寫詩的狀態(tài)。而是要通過對詩酒文化的解讀和現代化解構,去還原、重塑中國酒文化,引領對中國酒和酒文化的認知、消費。
比如:當我們研究李白年輕時在南京寫下的《金陵酒肆留別》,看到的是一群胸懷壯志的年輕人在離別的激情,用今年話來說就是“分別的酒也要有Passion”;當我們到桃花潭研究李白《送汪倫》與汪倫的故事時,我們不是要糾結汪倫是不是欺騙了李白,我們要看到的是當你人生不如意時,有可能“治愈就在不經意的一杯酒或者一個瞬間”。
《酒眼觀酒》:從“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到“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詩酒文化一直是中國酒業(yè)的核心賣點,酒企的品牌、文化甚至是產品建設,該怎樣與詩酒文化相結合?
紀家晶:詩酒文化對應到酒企品牌建設時,其落地絕對不能是曲高和寡詩歌文化節(jié),更不是簡單的貼上幾句古詩詞,而是要找到自己的詩酒文化的根,用更多的表達方式,比如產品、空間、內容、活動等,讓大眾去感受到詩酒意境,領悟到與企業(yè)品牌相關的某種精神價值。
比如:劍南春的文創(chuàng)產品就很有詩意,那款天文紀把人們對宇宙星空的向往和“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的夢幻感表達的淋漓盡致,最近推出的鎏金紀也是再現了李白筆下的“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的華麗之美。
再比如說“臨水玉泉的大別山洞藏酒莊和醉飲山房”以酒莊式體驗在現了陶淵明《飲酒》的見山之境,也營造了周末山居休閑的生活方式。
《酒眼觀酒》:作為中國酒業(yè)最為接近“詩酒文化研究第一人”的專家,您對中國酒業(yè)的詩酒文化運用,有哪些建議?
紀家晶:現代酒企在品牌建設層面的詩酒文化運用,其實就三個要點,即“尋根,找魂,融入現代生活”。
尋根,就是全方位檢索自己品牌基因里那些關于詩酒文化元素的蛛絲馬跡,并成立課題去深度研究它,用理論去豐富它,讓它有跡可循、有史可依、有據可查。
找魂,就是厘清楚這些詩酒文化元素和品牌價值主張的關聯脈絡,去找到其與品牌主張的結合點,使兩者的價值主張形成一個閉合的統一體,從而使兩者的三觀相互融合,形成正向的品牌引導,提升品牌勢能,完成品牌升華。
融入現代生活,就是要以更為現代的、年輕化的表達方式,讓消費者在生活中感知、認同你所傳遞的精神文化,提升品牌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構建以品牌為中心的、相對穩(wěn)定的核心消費人群。
詩酒文化是中國酒文化的特質,其中的詩意生活、處世智慧、人生哲思,就如同陳年老酒一樣歷久彌新。唯一需要企業(yè)去做的就是,像當年詩仙、詩神們一樣,以現代化的結構和多元化的表達方式去引領、塑造文化風氣。從而形成中國酒業(yè)在九十年代末和21世紀初那個階段一樣,依托精神價值創(chuàng)造所呈現出來的百花齊放的大好局面。
“詩酒文化”是中國酒“精、氣、神”的最佳表達,我們要深度研究詩酒文化,并與當代的新潮文化相結合,形成具有時代典型特征的品類、品牌文化表達方式,推動中國酒業(yè)在文化層面的全面繁榮。
聲明:
《酒眼觀酒》所有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否則,《酒眼觀酒》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