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碧波蕩漾的撫仙湖畔,撫仙湖農民讀書會的書友們都會如期相聚,臺上領讀者引經據典、侃侃而談,臺下會員凝神傾聽、沉浸其中,這充滿書香氣息的一幕,是這個扎根鄉土的讀書會堅持了多年的尋常光景。
“農民”之名背后的責任
這個以“農民”命名的讀書會,其發起人并非躬耕壟畝的農人,而是由澄江市知名作家、時任市政協副主席的張麗萍,聯合幾位志同道合、熱愛讀書寫作的文友共同創辦。撫仙湖農民讀書會于2017年11月成立,為何一群城里人創辦的讀書會要以“農民”命名?答案深植于一份沉甸甸的時代責任與文化自覺。
“我們在鄉村工作中,發現現在的農村文化建設有困難,不僅缺乏專業性、系統性和深度,更缺乏定期的活動。我們很著急,于是在商量后,就決定成立這個讀書會?!睆堺惼颊f,讀書會的創辦者和所有會員,來自社會各行業,有教師、機關干部、個體從業者、農民和文學寫作愛好者。大家讀的書也不只是文學作品,還有歷史、建筑、醫學、家庭等方面的書籍;舉辦的講座也從文學延伸到花藝、茶藝和家庭教育等領域,內容豐富多樣。
經過多年的發展,讀書會隊伍日益壯大,從成立時的不到10人,發展到了現在的169人,80%以上的會員都是農民或農民子女。
書香引路,行以致遠
讀書是自我突破的高效途徑和最低成本的成長方式,撫仙湖農民讀書會的活動豐富,書友們也在各種規模的讀書活動中得到鍛煉,獲得跨越式的成長與蛻變。
今年40歲的李鴻兵是一名婚慶公司的老板,201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了撫仙湖農民讀書會,便被活動的氛圍所吸引,之后,他便成為了撫仙湖農民讀書會的一員。他表示,讀書會每周的會員領讀活動,對自己的影響很大。
“我從小就喜歡音樂,15歲時走出學校后,便一直在創業的路上,已經忘記了自己曾經的夢想。每周的領讀活動,讓我愛上了讀書,當我讀完《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后,我又堅定了自己的夢想?!崩铠櫛f,2020年,他成立了寒武紀樂隊,自己在樂隊里擔任吉他手兼主唱,兒時的夢想終于實現。
不僅如此,現在的李鴻兵還是澄江市的朗誦骨干,在很多大型活動中擔任主持人?!暗谝淮紊吓_時,因為緊張,登臺前我喝了兩杯松子酒壯膽才朗誦完一曲《將進酒》?!被貞浧鸬谝淮蔚巧献x書會新年新詩朗誦會舞臺時的情景,李鴻兵靦腆地笑道。
“我會把白天的見聞,融入自己的想法后寫下來,每年兒子的生日,我都會給他寫一封信?!睆埲A說,加入讀書會后除了讀書分享,還有寫作分享會,她每天都被高能量的圈子引領,不僅養成了閱讀的習慣,還愛上了寫作。
在讀書會上,張華遇到了書友楊婷,與她一起學習了側重于心里療愈方面的書籍。2020年,張華把家里的車庫改造成“老小孩服務中心”,免費對罹患癌癥的人員進行臨終關懷,并對其家屬提供陪伴指導。“我們的老小孩服務中心現在有20多名志愿者,我們也都是讀書會的書友,每個星期二,志愿者們會聚在一起,讀書、分享。”張華說,加入讀書會后,通過學習,讓她有了自信,也有了幫助別人的能量。
深耕鄉土文脈,厚植文明根基
成立至今,撫仙湖農民讀書會累計開展各類活動200余場,惠及1萬余人次。活動營造了全民閱讀的濃厚氛圍,吸引了各行業及社區的農民書友和眾多讀書愛好者。書香的力量,正潤物細無聲地提升著社會的文明素養。
如今,讀書會已培養出十余名會員講師,應邀為澄江市各部門、企業、社區、街道開展講座,內容涵蓋澄江歷史文化、家庭教育、家風傳承、婦女兒童保健、家庭理財等。與此同時,讀書會還積極參與澄江市各類宣講活動,影響力日益擴大。
“我們始終致力于挖掘和傳承澄江歷史文化?!睆堺惼颊f:“此前我們歷時近五年完成了撫仙湖田野調查,近兩年又啟動了梁王山田野調查。希望通過讀書會的努力,系統整理澄江的文化遺產,將其傳承下去,讓更多澄江本地及外地朋友了解這片土地的深厚底蘊?!?/p>
開屏新聞記者 李春麗 攝影報道
一審 何曉宇
責任編輯 何丹
責任校對 易科彥
主編 林舒佳
終審 編委 李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