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怪不怪,每次翻到元史里第二次西征那段,我總?cè)滩蛔∠肫鸫蹇谀莻€十七八歲的半大孩子。你知道的,就是那種剛長了點力氣,眼神里全是 “世界不過爾爾” 的勁頭,揣著倆饅頭就敢往幾十里外的山里頭鉆的愣小子。
真不是我瞎比附。你想啊,窩闊臺剛接大汗位那陣子,蒙古草原上的帳篷里,估計天天跟趕集似的熱鬧。老輩人還在念叨成吉思汗打下來的地盤夠不夠子孫吃用,年輕的那撥兒,拔都、速不臺他們,手里的馬鞭子早就按捺不住了。就像咱們鄰居家那小子,爹剛給買了輛二手摩托,半夜里總聽見巷子口 “突突突” 的引擎聲,你問他去哪,他頭也不回地甩一句 “轉(zhuǎn)轉(zhuǎn)去”。
他們那會兒出征,說起來也挺有意思。不像后來忽必烈打南宋,地圖攤開能研究半個月。據(jù)說拔都率著大軍過伏爾加河的時候,連對岸住著多少人都沒摸清楚。有個記載說,前鋒探馬回來報,說西邊有個叫 “欽察” 的部落,人挺能打。拔都啃著烤羊腿就拍板:“那就去會會!” 活脫脫像孩子在街頭看見別家孩子手里有新奇玩具,眼睛一熱就沖上去了。
不過你還別說,這股愣勁兒里,藏著股子讓人佩服的狠勁。打到撒萊城的時候,城墻高得望不見頂,城里的人估計正趴在垛口上笑話這群 “草原蠻子”。結(jié)果呢?蒙古兵愣是在凍土上挖了半月的地道,某天早上城里人聲鼎沸的時候,突然從地下冒出一群帶刀的,那場面,想想都替守城的捏把汗。這就跟那半大孩子爬樹掏鳥窩似的,明明看著夠不著,偏要踩著斷枝往上挪,哪怕摔得一身泥,咧嘴一笑還接著來。
中間也不是沒犯過渾。攻波蘭的時候,他們聽說有個叫 “條頓騎士團” 的,盔甲亮得晃眼,就跟打了雞血似的。其實那會兒他們糧草都快接濟不上了,速不臺勸拔都先休整,你猜拔都怎么說?“讓他們瞧瞧馬奶酒泡大的漢子,比麥酒灌出來的強!” 結(jié)果呢,贏是贏了,自家戰(zhàn)馬也累垮了不少。這可不就像孩子打架,光顧著爭口氣,回家才發(fā)現(xiàn)新衣服扯破了,少不了挨頓揍。
有時候我總在想,他們那種打法,到底是算莽撞還是算聰明?你看啊,打到匈牙利平原的時候,本該乘勝往西,偏生拔都收到窩闊臺駕崩的消息。按說這時候該趕緊回去爭汗位,他倒好,硬是在多瑙河畔又盤桓了仨月,說是 “得讓歐洲人記住咱們的名號”。這股子擰勁兒,像不像孩子在外頭闖了禍,臨走前還要在人墻上劃個記號:“某某到此一游”?
不過話說回來,愣歸愣,他們心里跟明鏡似的。速不臺就像個老把式,跟在拔都身后,時不時拽拽韁繩。大軍打到維也納城外,眼看城墻都快啃下來了,他瞅著士兵們凍裂的手,還有越來越短的箭囊,低聲跟拔都說:“再往前,馬就沒草吃了。” 你猜怎么著?拔都雖然臉憋得通紅,最后還是勒住了馬。這就跟那孩子瘋跑了一天,聽見娘喊回家吃飯,再不甘也得拖著腳步往回挪。
現(xiàn)在回頭看,那陣子的蒙古大軍,真就像一群剛走出草原的半大孩子。帶著一股子 “天老大我老二” 的沖勁,手里攥著祖?zhèn)鞯膹澋叮劬镉持鴱臎]見過的城池。他們不知道西邊有多少條河,也算計不清打一場仗要耗多少糧草,就憑著一股子血性往前闖。贏了就扎營烤全羊,輸了抹把血繼續(xù)來,倒也闖出了一片讓后人咋舌的天地。
你說這算好事還是壞事呢?不好說。就像那闖世界的少年,跌跌撞撞里總會碰碎些東西,可也正是這股子不撞南墻不回頭的勁兒,讓他們在史書里留下了那么濃墨重彩的一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