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楔子
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很有意思,說的是 泡泡瑪特申請注冊了“ LAFUFU ”商標,目的是為了打擊侵權行為,當前商標狀態為等待實質審查。
泡泡瑪特旗下的人氣IP“LABUBU”爆火之后,一些歪臉、光頭的山寨產品就出現在網絡上了。
武漢郵局海關最近查獲了446件帶有“POP MART”商標的“LABUBU”盲盒玩偶郵包,里面有1789個侵權玩偶。
上海海關上半年查獲了97批次侵犯泡泡瑪特商標權及著作權的文創產品,涉及6.3萬余件侵權貨物。
亞馬遜全球打假團隊還聯合泡泡瑪特開展了保護知識產權行動,查獲了超過700件假冒LABUBU鑰匙掛件及上千件包裝材料。
泡泡瑪特此舉應該也是迫于無奈,你說一個好好的正版誰愿意為“盜版”操心啊,真的是不得不啊!
為了幫助大家回憶LABUBU是什么樣子,擴展閱讀在這里:《》
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聊聊 泡泡瑪特搶注“LAFUFU”商標這件事。
02
LAFUFU
在海外,上圖這些Labubu的山寨版,都被統一稱為 Lafufu(f=fake)。甭管你是一眼假還是高仿 A 貨,也 不分標簽是 Lajiji 還是 Lababa。
這些盜版玩偶大多面部扭曲、四肢僵直、色彩混亂,卻因“丑到離譜”的特質被海外玩家玩出了“花”,甚至還意外催生了亞文化。
在TikTok上,“猜真假Labubu”挑戰播放量破億,用戶還會總結“假貨穿搭指南”。
更耐人尋味的是 海外網友在仿品鏈接下高呼“姐妹求鏈接”,假貨羞恥感正被解構為叛逆勛章。
據麥肯錫調研顯示:31%的美國消費者購買過奢侈品復刻品,并以“精明消費”為榮。
國外不是經常標榜自己的知識產權系統完善嗎, 怎么在LABUBU盜版這件事上卻表現的如此瘋狂呢?
03
原因分析
有人說,是因為泡泡瑪特的饑餓營銷,導致了LAFUFU的出現 。消費者買不到,就只能買盜版了。
泡泡瑪特最大的工廠在東莞,承擔了全球70%產能 。聚集超4000家玩具企業及配套供應商,2020年已有超30家代工廠為其供貨。
而贛州信豐縣的順嘉玩具(信豐)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7月 ,則負責部分產品生產。
為了緩解產能瓶頸,泡泡瑪特還在越南新建工廠 。
還有人說,泡泡瑪特的產品太貴了,很多年輕的消費者買不起 。
但這不應該是盜版的理由啊,窮可以不買嘛。人的欲望是無窮的,超出自己能力的消費早晚會“出問題”。
那 海外LAFUFU如此猖獗,到底是為什么呢?
在一份 名叫“扣子空間”的分析報告里給出了一些理由,大家不妨一起看看。
正因為LAFUFU如此的瘋狂,泡泡瑪特才不得不搶注 “LAFUFU”商標吧。
那問題來了, 泡泡瑪特注冊成功商標之后是自己生產LAFUFU呢?還是去起訴那些LAFUFU呢?
對 泡泡瑪特來說,兩者似乎都沒什么好處。
如果 自己 生產LAFUFU,那labubu的價值何在?
如果起訴LAFUFU,人家還可以叫做LABABA,LALILI......
無獨有偶的是:著名品牌“老干媽”也干過防御性注冊商標的行為,我們一起來看看效果如何!
“老干爹、老姨媽、媽干老…”,甚至“干兒女”都被注冊成了商標。所以你以為老干媽只是個賣辣醬的,其實它更是商標防御的優秀“實踐者”。
現在大家在市場上還能看到“老干爹”嗎?
04
結束語
Labubu這個IP成功的背后,是“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 的艱難躍遷;而Lafufu的荒誕出現,則是全球化消費語境下一次草根解構的鮮活樣本。
泡泡瑪特搶注“LAFUFU”商標,主要是防御性質。在“假貨亞文化”同樣盛行的海外市場, 維權成本之大,收效之低,讓泡泡瑪特這種的潮玩大企業也直呼吃不消。
在Labubu之前,潮玩的世界里還從沒出現過原創與仿造如此糾纏共生的現象。而這一次,Lafufu居然做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