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著名作家周國平說過:“人生的許多痛苦都源于盲目較勁。”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總是揪住一點事情不放,讓自己疲累不堪,還錯過了其他絢麗多姿的風景,太過得不償失。
不如放下執念,專注自己,坦然接受周遭的一切,生活自會春暖花開。
01
放過自己
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
——唐·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很喜歡一句話:“當你的內心順了,世界就順了。”
而內心的順,其實就是學會放過自己,不跟自己較勁。
其實生活中真的沒有那么多的必須與不可,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放過自己,自然會有不一樣的海闊天空。
我國著名的硬筆書法家張文舉,自小便喜愛讀書、寫作,夢想成為一名作家。
為此,他每天練習寫作,筆耕不輟,把寫好的文稿滿懷希望地寄往各地的報紙、雜志。
然而遺憾的是,他的稿子從未被錄用過,甚至連一封退稿信都沒收到過。
直到29歲那年,終于收到了一封編輯的回信,他欣喜若狂地打開了信,可是,那只是一封退稿信,不過編輯卻在信中告訴他,鋼筆字寫得很不錯。
這封退稿信點醒了張文舉,讓他茅塞頓開,恍然大悟,也許自己真的不適合做作家。
于是他果斷放棄寫作,開始練習書法,終于成為了一位享譽國內外的硬筆書法大師。
國學大師季羨林曾說過:“百分之百完美的人生是沒有的,不完美才是人生。”
其實每一次跟自己較勁兒的背后,都藏著對完美的追求。
對自己的一次次苛求,最終會變成一個個過不去的心結,而這些心結,往往就是成功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人生在世,踽踽獨行,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
所以,允許自己不完美,學會與自己和解,人生處處是風景,如果感覺山窮水盡,那就換個方向,調個頭,也許就是柳暗花明。
02
放下執念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宋·蘇軾《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作家亦舒說:“有得有失,才是人生,切忌憤憤不平。”
人生路上,事與愿違是常態,總會有大大小小的遺憾。
當你為錯過星星而傷神時,你也將錯過月亮。
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及時放下執念,這樣人生這葉小舟才能輕松前行,飽覽一路風光。
柳永出生于官宦世家,自幼便有修齊治平的大志,并在少年時展現出了驚人的才華。
26歲那年,他第一次參加科舉,結果名落孫山。
后來,他連續參加了兩次科舉,皆榜上無名。
他不甘心地去參加了第四次科舉,這一次終于榜上有名。
不幸的是,宋仁宗對他之前所作的,“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極為不滿,一句話,又斷了柳永的仕途路。
已年過四十的柳永,也釋然了,于是絕了功名之念,轉身做個瀟灑文人,繼續尋歡作樂。
此后數年,他游遍大江南北,靠填詞為生,史料記載:“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
既然今日不能做微星一顆,那么明日何妨做皓月一輪。
官場上雖少了柳永,但他卻在另一條路登上了人生高峰,一躍成為北宋詞壇宗師。
豐子愷說:
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
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靜心;
既然沒有如愿,不如釋然。
所謂人生,不過半是風雨半是晴。
倘若放不下內心執念,一味糾結于過去,反而會誤了當下的幸福。
不如嘗試慢慢放下,輕裝上陣,從容前行,穿過荊棘后的征途,溫暖且光明。
03
不爭閑氣
是非不到耳,名利本無心。
——宋·范仲淹《留題小隱山書室》
晚清名臣張之洞有句名言:“平生有三不爭:不與俗人爭利,不與文人爭名,不與無謂人爭閑氣。”
他任湖廣總督的時候,因個子不高,相貌普通,被很多人笑話。
當地的一位畫家甚至還畫了一幅“三矮奇聞”的水彩畫,以此嘲笑他。
這三個矮子,分別是張之洞和他的兩個下屬。
很快,此畫流傳出去,張之洞的部下知曉后十分氣憤,紛紛要求將這個畫家抓起來。
而張之洞卻一笑了之,非但沒有生氣,居然自己掏腰包,把那幅畫買了下來。
此后,那位畫家對他欽佩不已,再沒有詆毀之作傳出。
張之洞一生,深諳不爭之法,洞明退讓之道,故此功成名就,仕途通達。
老子曰:“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為人不較勁,方能遠離紛爭;遇事不較勁,方能趨吉避害。
不較勁,是寬容,是大度,是格局,是拔高自己的境界,是成就自己的修行。
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遂空。
對無足輕重的事情一笑了之,對不值得爭論的人淡然如風。
不較勁,才是最智慧的活法。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里寫道:“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
煩惱多自尋,快樂可自予。
余生,當修一顆從容心:未來不迎,當時不雜,過往不戀,做一個自在人。
如此,清風明月,自會不請而來;心外無物,方能閑看花開花落。
關注詩詞天地,愿你余生,心外無物,閑看花開,去留無意,靜待花落。
*作者:三月。本文首發詩詞天地,如需轉載請聯系開白。編輯:霄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