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合同空結算
妄將法庭作戲壇
怎料法官明察斷
雕蟲小技被戳穿
眼看錯打小算盤
妄想撤訴收場難
待到罰款擺面前
方知誠信重如山
基本案情
A公司與B公司私下約定,A公司幫助B公司促成某項交易,B公司則需向A公司支付一筆款項作為回報。為掩蓋這筆不合規的款項,雙方煞費苦心炮制了一份虛假的《買賣合同》,并捏造了相應的《結算清單》,虛構了一筆煤炭買賣交易,意圖用這份虛假的商業合同作為支付這筆款項的“合法”外衣。然而,交易完成后,B公司并未如約向A公司支付相關款項。眼見付出未得到回報,A公司心生不滿,遂以B公司未按合同約定支付剩余煤炭貨款為由,將B公司及其股東李某訴至法院,企圖通過法院來“追討”這筆款項。
法院審理
法院審理認為,原告A公司訴稱與被告B公司存在買賣合同關系,提交了買賣合同、結算單、轉賬憑證等證據,并據此要求B公司支付貨款。被告B公司辯稱與原告A公司之間并無真實的煤炭買賣交易。雙方各執一詞,法院責令原告提供原、被告雙方運送、交付煤炭的證據,在規定期限內,A公司未提交能夠證明案涉交易真實性的證據,并于庭后向法院提交了撤訴申請書。經審查,A公司故意隱瞞案件事實,所提訴訟屬于虛假訴訟,對其撤訴申請不予準許,最終判決駁回原告A公司的訴訟請求。此外,A公司提起虛假訴訟,嚴重妨礙民事訴訟的正常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百一十八條的規定,對A公司處以50000元罰款。
法官說法
虛假訴訟敗壞了社會風氣,浪費了司法資源,損害了司法權威。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時,應讓各方當事人圍繞爭議焦點充分發表訴辨意見,發現存在虛假訴訟可能時,應主動對所涉事實來龍去脈進行細致詢問,對當事人提供的證據進行全面審查,避免被當事人誤導作出錯誤裁判。企業作為市場經濟活動的重要參與者,應在日常經營活動中恪守契約精神,全面履行合同義務,將守法誠信作為經營之本,嚴格遵守法律法規,杜絕虛假訴訟。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五條 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企圖通過訴訟、調解等方式侵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其請求,并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當事人單方捏造民事案件基本事實,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企圖侵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一百一十八條 對個人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十萬元以下。對單位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五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
拘留的期限,為十五日以下。
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機關看管。在拘留期間,被拘留人承認并改正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提前解除拘留。
供 稿:二七區法院杜向華、 韓 旭
責任編輯:李鑫源、姚 紅
編 輯:賈共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