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名百萬粉絲博主與兩名英國留學女生連麥的引爆全網,眾人嘩然。
中兩名自稱來自北京和香港的女生對于博主提問的“中國的首都是哪里?”“香港是哪年回歸的?”“新中國成立是哪一天?”“國慶節是哪日?”等等,這一系列問題竟然“一問三不知”。
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兩人連自己的籍貫都支支吾吾答不上來,甚至還需要用手機去查。
此番荒誕的場景不禁讓人想起了前段時間董明珠的話。
她曾直言:“不會用海歸派,因為不清楚誰會是間諜。”此話一出,董明珠被推上了輿論浪尖。
如今看來,她說的話,含金量還在上升。
留學生竟不知道中國首都在哪?
說出來可能不信,連幼兒園小學生都知道的問題,兩個英國留學的高中生卻回答不上來。
令人震驚,尤其是當她們還帶著這種無所謂、嘻嘻哈哈的態度的時候,更加讓人感到無語。
起因是一位名為“開司travis”的博主,他在短平臺經常會發布一些與外國人連麥的。
這次他連麥的是兩個英國留學生,高中女生,剛開始氣氛還算融洽。
接著博主禮貌性地詢問兩個人都分別來自哪里。
本以為是簡單的一個對話,卻讓博主意識到了事情的不簡單。
兩個女生對于自己的籍貫竟然磕磕巴巴,一直回答不上來,博主便很納悶,怕她們聽不懂,便換了一種說法:“您是哪個省的?”
其中一個女孩說:“哪個省的,我想想哈。”另一個女孩卻說:“我搜一下。”
博主直接張大了嘴巴。
隨后一個女孩說“香港”,另一個還明顯能聽出有北京口音,沒錯,她來自北京。
博主手摸著下巴,感覺這事有點不尋常。
按理來說,對于自己來自哪里,這種問題還用想嗎?不應該是張口就來,還用得著查嗎?
接著博主不確定地又問:“你們是從小就在英國讀書嗎?”
博主的意思是,如果從小就在英國讀書,在英國土生土長,如果不知道的話也情有可原。
可女孩的話偏偏出乎人的意料,女孩在北京出生成長,后去了加拿大,現在又在英國。
可完全不記得小時候的記憶。
接下來更炸裂地來了。
博主說要測試下兩位,本以為會是什么高深的專業性問題,可沒想到,博主上來就問:“中國的首都是哪里?”
這簡直就是送分題吧,現在隨便問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他們都能夠對答如流。
可當聽見博主問到這個問題,畫面異常的安靜,兩個女生用笑聲來掩飾尷尬。
博主又換了一個問題:“新中國成立是在哪年?”
女孩們:“……”
可當博主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問出來的時候,兩人竟然一個問題都沒有答上來。
博主意識到可能是自己的問題太深奧了,有些為難小女生了,因為其中一個女孩說自己是香港人,所以博主便問道:“香港是哪一年回歸的?”
女孩給出的答案是:“1999年”。
所以,最后博主還是放棄了提問。
看到這些不禁讓人感慨,這就是留學生?出國究竟學了哪些知識?最后可能就是鍍了層金回來。
同時不得不讓人感慨,怪不得董明珠能當格力的董事長。
還是非常有遠見和先見之明的,她說的話含金量還在上升。
董明珠“拒用海歸派”言論引爭議
2025年4月,董明珠在發表演講,其中的一段話讓她陷入了輿論漩渦。
董明珠直言:“格力是不會選用海歸派的,因為不清楚誰會是間諜。”
當時這句話一出,眾人嘩然,紛紛指責董明珠身為公眾人物,她的言行對很多人、對社會都有一定的影響,不應該說出此類的話。
多人指責她“以偏概全”,并要求她當眾道歉。
當時很多人也覺得董明珠未免有些戴著“有色眼鏡”看人,往大了說,有些涉嫌“就業歧視”。
當初留學海歸是各大企業爭搶的對象,可現在,海歸仿佛已經“不值錢”了。
這時,很多人才意識到,董明珠還是非常有遠見的。
現在再反過來細細品讀她的這段話,才知道,董明珠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
這種連基本的常識都不知道的人,不免讓人有些痛心,而且又如何能保證其文化認同?
說白了,這樣的人,對國家的基本情懷都不會有,是境外間諜機構重要的鎖定目標。
文化危機如何破解?
很多家長認為給孩子送出國,讓孩子多見見世面,多接觸西方的教育,就是對孩子有好處。
并且回國后,有了一個“海歸”的頭銜。
他們盲目追求“國際化教育”,卻忽視了最基本的文化根基的培養。
從而導致,下一代人已經出現了文化斷裂。
關于我國的一些著名歷史,尤其是抗戰時期,那些為國家捐軀、犧牲的無數英烈,以血肉之軀換來的如今祖國強盛。
這些他們根本都不知道。
就像中的女孩,面對“一問三不知”時,沒有一絲的愧疚和難過,反而是嘻嘻哈哈、不痛不癢。
不知他們的父母如果看到這個會作何感想。
而且,留學生已經是境外間諜機構的重要目標,他們會通過“學術交流”的方式與留學生拉近距離、套近乎。
接著以各種手段讓留學生“上鉤”就范,成為他們的“工具”。
而這類人,他們對國家情懷薄弱、忠誠度低、身份認同不明確,想要“策反”這類人,應該不費吹灰之力。
所以,一方面是父母的家庭教育,從小就應該培養孩子的愛國情操,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了解我們的歷史以及國情。
另一方面就是學校要組織開展國家安全教育,一定要警惕境外人員無緣無故地示好、警惕“學術騙局”。
當然董明珠的“一棒子打法”確實也會引起其他的問題。
比如,并不是所有的海歸都是像這兩個女孩這般,大部分海歸還是有非常強的專業技能和文化底蘊的。
過度的保守可能會阻礙國際化的發展。
所以需要家長、學校和社會的協同合作,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他們自己本身,要有這種國家大愛的意識。
輿評|董明珠“海歸間諜論”惹爭議:企業家“強IP”亦需強約束 紅網
連線英國高中留學生,#快樂教育
董明珠71歲高票連任!稱絕不用“海歸派”,怕有間諜 新浪財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