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眾口腔醫療股份有限公司于7月9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公司旗下共運營92家口腔醫療機構,涵蓋4家營利性口腔醫院、80家營利性口腔門診部及8家營利性口腔診所。
作者|黃雨薇
來源|看醫界
時隔三年,內地民營口腔品牌再度登陸主板市場。
武漢大眾口腔醫療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眾口腔”)宣布于2025年7月9日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相關認購工作已于近日啟動。根據港交所6月30日發布的公告,此次IPO的獨家保薦人為海通國際。
大眾口腔的資本市場之路可追溯至2015年,當年公司曾在新三板掛牌,后于2018年4月主動終止掛牌。2024年11月,大眾口腔首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正式開啟IPO進程。盡管首次遞交的招股書于2025年5月29日失效,公司當天即二度遞表,并在一個月內成功通過上市聆訊,最終確定掛牌時間。
順利掛牌后,大眾口腔將成為繼瑞爾集團(06639.HK)、美皓集團(01947.HK)、皓宸醫療(002622.SZ)、通策醫療(600763.SH)之后,第五家登陸資本市場的口腔醫療服務企業。
公開信息顯示,大眾口腔成立于2007年,來自湖北武漢,作為一家華中地區領先的民營口腔醫療服務提供商,公司以社區為中心的口腔醫療護理為特色,專注于在客戶家門口提供服務,致力于服務大眾。大眾口腔的主營業務涵蓋綜合牙科診療服務、口腔種植服務及口腔正畸服務。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4年的營收來看,大眾口腔在華中地區所有民營口腔醫療服務提供商中居第一、市場份額約2.4%,在中國所有民營口腔醫療服務提供商中排名第14位、市場份額約0.4%;按2024年12月31日的牙椅數量來看,大眾口腔在中國民營口腔醫療服務行業排名第五;按2024年的凈利潤來看,在中國所有民營口腔醫療服務提供商中排名第3位。
截至目前,大眾口腔旗下運營92家口腔醫療機構,包括4家營利性口腔醫院、80家營利性口腔門診部、8家營利性口腔診所,分布于湖北、湖南兩個省的8個城市。
招股書披露,2022至2024年間,大眾口腔分別服務客戶27.6萬人、29.7萬人及28.4萬人;就診人次分別達到70.9萬人次、76.9萬人次及74.9萬人次。同期實現營收分別為4.09億元、4.42億元和4.07億元;利潤分別為5645萬元、6703.8萬元及6250萬元。
在各項業務細分中:
綜合牙科診療服務分別實現營收約2.13億元、2.37億元及2.17億元;收入占比分別為51.9%、53.7%、53.4%;就診人次分別為52.1萬人次、55萬人次及51.66萬人次;平均開支為408元、431元及421元。該業務板塊包括了口腔修復、口腔內科、口腔外科以及兒童牙科。
口腔種植服務分別實現營收1.17億元、1.23億元及1.16億元;收入占比分別為28.5%、27.8%及28.4%;就診人次分別為5.98萬人次、7.88萬人次及8.68萬人次;平均開支分別為1953元、1562元及1332元。
口腔正畸服務分別實現營收8019萬元、8177萬元、7412萬元;收入占比分別為19.6%、18.5%及18.2%;就診人次分別約為12.79萬人次、14.01萬人次及14.53萬人次;平均開支分別為627元、583元及510元。
根據招股書內容,大眾口腔預計募資凈額約為1.86億港元,計劃將所得資金按以下比例使用:約35.0%將用作于在華中地區建立新口腔醫療機構;約25.0%將用作收購華中地區的口腔醫療機構;約10.0%將用作升級及翻新部分現有的口腔醫療機構;約10.0%將用作優化公司的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及信息技術系統;約10.0%將用作發展醫療專業團隊以進一步支持口腔醫療服務網絡的持續增長;約10.0%將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大眾口腔此前也曾透露,公司計劃于未來五年在華中地區新建約80至100家新口腔醫療機構,每家新口腔醫療機構預期占地約300平方米至500平方米,配備約6至10張牙椅。并計劃將于未來5年通過收購目標的大多數股權收購約40至65家口腔醫療機構。
從上述規劃可見,大眾口腔上市后將迎來大規模擴張,有望進一步鞏固其在華中市場的領先地位。
千億市場潛力,連鎖口腔上市齊發力
近年來,隨著國民收入的增長、人們口腔健康保護意識的增強以及政策的支持鼓勵,我國民營口腔醫療服務市場規模不斷發展壯大。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2024年,中國口腔醫療服務市場的市場規模為人民幣1472億元,預計2024年至2029年將以6.4%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至2029年達人民幣2004億元。其中中國民營口腔醫療服務市場的市場規模于2024年為人民幣1035億元,預計2024年至2029年將以7.0%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至2029年達人民幣1450億元。
廣闊的市場前景不僅增強了大眾口腔對未來擴張的信心,也吸引了大量資本的加速涌入。在行業不斷集中、企業規模不斷做大的背景下,近年來已有多家口腔服務企業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2022年,口腔醫療服務賽道迎來高光時刻,當年就有三家口腔醫療集團成功上市:
2022年3月,從事高端民營口腔醫療服務的瑞爾集團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公開資料顯示,成立于1999年的瑞爾集團,旗下擁有瑞爾齒科和瑞泰口腔兩個品牌,全職牙醫999名,開設口腔診所或醫院達118家,2018年至今總接診人次近1230萬,其業務涵蓋普通牙科、正畸及種植牙之類的口腔醫療服務。
同年11月,港交所披露,來自浙江溫州的美皓醫療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美皓醫療”)通過主板上市聆訊,創陞融資與國金證券(香港)有限公司擔任其聯席保薦人。隨后于12月,美皓醫療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美皓醫療的前身為中國口腔醫療集團有限公司。2022年10月,該公司在歷經七次遞表“闖關”港交所后,更名為美皓醫療。截至2024年底,美皓醫療在溫州地區共擁有并運營6家民營牙科醫院及1家門診部,分別為溫州醫院、鹿城醫院、溫州口腔醫院、甌海潔來雅門診部、瑞安市的瑞安分院、龍港市的龍港醫院以及樂清市的樂清醫院。
此外,2022年12月,A股上市公司融鈺集團發布公告,宣布公司名稱由“融鈺集團”變更為“皓宸醫療”,并表示未來將著重發展口腔醫療服務相關業務。這意味著又一家以口腔醫療服務為主業的公司加入上市陣營。
據悉,皓宸醫療系2021年通過收購德倫醫療控股權深入口腔賽道,德倫醫療是華南地區規模較大的連鎖口腔醫療服務企業之一。皓宸醫療2024年年報透露,報告期內,皓宸醫療擁有29家直營口腔門診部,在營面積超過3.8萬平方米,擁有牙椅450張。
談及口腔醫療板塊的上市企業,不得不提“牙茅”通策醫療的成長軌跡。2006年,通策醫療通過借殼ST中燕上市,成為A股首家專注醫療服務的上市公司,其市值一度突破千億。其大股東寶群實業,原本是一家房地產開發企業。
根據通策醫療2024年年報,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旗下醫療機構增至89家(含新設及并購),擁有醫護人員4324名,營業面積超過26萬平方米,配備牙椅3100臺。2024年度,公司口腔醫療門診量達353.34萬人次,實現總營業收入28.7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0.96%。
除了已經上市的口腔醫療集團,據了解,如牙博士、恒倫口腔等多家連鎖口腔醫療機構對上市也是躍躍欲試,多次沖擊。2024年11月,牙博士獲批在新三板掛牌,此前該公司曾多次沖擊港股未果。同時,主攻華南市場的暨博醫療也掛牌新三板。
鼎植口腔董事長黎強認為,口腔醫療機構沖擊上市的原因之一,在于上市能促進機構更規范的發展。”黎強曾向“看醫界”表示,國家文件精神對于民營醫療機構的未來指出了規范化發展的方向,而通過上市,能讓醫療機構更快地規范。”
(本文為《看醫界》發布,轉載須經授權,并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