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麻醉手術與疼痛管理科主任孫杰教授團隊在European journal of anaesthesiology(《歐洲麻醉學雜志》)在線發表題為“Remimazolam tosylate or propofol and delirium in frail elderly patients after hip surgery: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為孫杰教授團隊獨立完成的一項單中心隨機對照試驗,探究甲苯磺酸瑞馬唑侖應用于術前衰弱老年患者髖部手術術后譫妄(POD)發生率的影響,首次聚焦于創新藥物甲苯磺酸瑞馬唑侖作用于術前衰弱這一特殊老年患者群體的應用效果,并探索性地發現該藥物在腦電爆發抑制方面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孫杰教授為該文通訊作者,東南大學醫學院蔡文嵐博士研究生為第一作者。
視覺化摘要
據介紹,瑞馬唑侖是一種新型短效苯二氮?類藥物,在全身麻醉中的應用日益增多,但其對術后譫妄發生率的影響尚不明確,尤其是在衰弱老年患者中。該試驗為一項單中心、單盲隨機對照試驗,研究對象為接受全身麻醉下髖部手術的衰弱老年患者(改良的埃德蒙特衰弱量表REFS評分≥6分)。將受試者隨機分入丙泊酚組或瑞馬唑侖組。兩組均采用標準化麻醉方案進行全靜脈麻醉,分別使用丙泊酚或甲苯磺酸瑞馬唑侖進行誘導和維持。主要結局為術后三天內的譫妄發生率,采用3D-CAM量表每日進行兩次評估。次要結局包括術后恢復質量(QoR-15量表)和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圖1:CONSORT流程圖
該試驗共納入136例患者。瑞馬唑侖組的術后譫妄發生率顯著低于丙泊酚組[3/68例(4.4%) vs. 12/68例(17.6%),風險差(RD)-13.2%,95%置信區間(CI) -23.5%至- 2.9%,相對風險(RR) 0.25,95%CI 0.074至0.847,需治療人數(NNT) 7.6,P=0.0143]。瑞馬唑侖組患者誘導后低血壓發生率也更低[16/68例(23.5%) vs. 32/68例(47.1%),RD -23.5%,95%CI -39.1%至- 8.0%,RR 0.5,95%CI 0.304至0.822,NNT 4.3,P=0.004],且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藥物的患者更少[55/68例(80.9%) vs. 66/68例(97.1%) ,RD -16.2%,95%CI -26.3至- 6.0,RR 0.8,95%CI 0.737至0.942,NNT 6.2,P =0.003]。值得注意的是,與丙泊酚組相比,瑞馬唑侖組的腦電爆發抑制累計時間(2.2秒[0至17.6] vs. 21.9秒[2.3至115.3],中位數差異= 11.98秒,95%CI 2.44至27.90,P <0.001)及其占總手術時長的比例(0.3‰ [0至2.1] vs. 2.8‰[0.2至14.7],中位數差異1.30‰,95%CI 0.27至3.34,P <0.001)均顯著更低。
研究表明,在衰弱老年髖部手術患者中,甲苯磺酸瑞馬唑侖較丙泊酚全身麻醉能夠顯著降低術后3天內譫妄發生率,同時改善血流動力學穩定性,為老年患者麻醉管理提供了更安全的新選擇。這項研究為衰弱老年患者的麻醉選擇提供了高級別證據。瑞馬唑侖可能成為未來老年手術麻醉的優選方案,后期將進行更大樣本、多中心試驗進一步驗證結論。
表1:受試者基線表
表2:麻醉手術相關變量
表3/4:主要結局與綜合比較
表5:兩組QoR-15得分比較
表6: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本研究成果的取得,離不開整個團隊的凝心聚力與醫院的鼎力支持,更依托于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麻醉手術與疼痛管理科和老年髖部骨折多學科綜合診療協作組的堅實支撐。(編輯劉敏校對王倩 編審程守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