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西寧7月11日電 (記者張莉萍)記者從青海極地自然資源調查研究院了解到,據正在進行的“阿尼瑪卿黃河水源涵養區自然資源、生態文化資源調查”項目觀測數據顯示,阿尼瑪卿地區年降水量達到1000毫米~1100毫米,相當于上海市的年均降水量,遠超黃河流域其他地區,是名副其實的黃河“濕極”。
阿尼瑪卿雪山冰川。張永攝
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境內的阿尼瑪卿雪山冰川資源125平方公里,是黃河最大的冰川作用區,也是黃河流域的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在大氣氣象、水資源水環境等多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青海極地自然資源調查研究院院長張永介紹說,黃河流經阿尼瑪卿區域前后,多條支流匯入,流量發生了顯著變化,在其上游瑪多水文站年平均流量僅為8億立方米,到其下游唐乃亥水文站已達到200億立方米,占黃河總水量的36%。
張永認為,阿尼瑪卿雪山在黃河水源涵養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阿尼瑪卿雪山所處的獨特地理位置,使其成為東亞季風、西風以及冬季來自西伯利亞高壓控制的地表風等多種氣流交匯的敏感區域。周邊的大范圍對流云系和獨特的水分循環,使得水汽源源不斷地匯聚于此,并以固態冰川和凍土的形式儲存于山脈之中。隨著季節的更替和氣候變化,它們緩慢消融,為黃河源區的眾多河流提供了穩定的水源補給。
科研人員在阿尼瑪卿地區開展工作。張永攝
阿尼瑪卿山頂氣象的觀測數據表明,該地區年降水量達到1000~1100毫米。豐富的降水不僅直接影響著黃河上游的旱澇,還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當地的氣候格局和生態演變,使其成為研究黃河流域氣候變化及其對生態影響的關鍵窗口,對于預測和應對氣候變化背景下黃河流域的水資源和生態安全問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