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吹多了會得病,這句話幾乎已經刻進太多人的觀念里。但對于高血糖患者來說,在高溫天里寧可多吹空調,也別頻繁做這8件事。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實打實的建議。很多人堅持“出汗就是排毒”,熱天堅持鍛煉、少開空調、喝熱水,卻不知道,這些習慣可能正悄悄把血糖推向失控的邊緣。
怎么可能?出汗不是好事嗎?運動不是降糖的嗎?你以為在養生,身體卻在呼救。
高溫是高血糖患者的隱形殺手
氣溫一高,人體代謝加快,胰島素活性反而降低。高溫環境中,胰島素降糖的效率變差,血糖更容易波動。西醫研究發現,環境溫度每升高1℃,糖尿病患者發生酮癥酸中毒的風險就會上升。
中醫也早有類似觀察。夏屬火,火易耗氣傷陰。
高血糖人群本就多有陰虛內熱之象,再加上高溫刺激,容易造成“內火上炎”,加重煩渴、乏力、心煩等不適。
這時候若再頻繁做以下8件事,無異于雪上加霜。
1. 不顧一切地“出汗排毒”
“多出汗血糖就降了”,這是個誤區。高血糖患者本身易出汗,尤其是夜間盜汗、手心腳心汗多。如果再強行通過蒸桑拿、熱水泡腳、戶外暴曬讓自己出汗,只會加劇身體的脫水狀況。
脫水會使血液濃縮,血糖反而上升。更嚴重時,可能誘發高滲性高血糖狀態,危及生命。
2. 忍著不開空調,硬扛高溫
不少人擔心空調吹多了“濕氣重”,于是高溫天不開空調,靠電扇吹風,甚至用濕毛巾降溫。但高血糖患者的體溫調節能力本就偏弱,一旦中暑,恢復難度大。
中醫講“陽氣者,衛外而為固”,高溫天陽氣浮越,若不適當降溫,極易耗傷氣陰。與其讓身體硬抗高溫,不如適當使用空調,維持室溫在26℃左右,更利于血糖穩定。
3. 大量飲水但忽視電解質補充
高血糖導致滲透性利尿,夏天出汗多,很多人以為“多喝水就好”。但若只是喝白開水,大量汗液流失的鈉、鉀等電解質得不到補充,可能引發低鈉血癥,出現乏力、抽搐,甚至意識模糊。
西醫建議,補水同時要注意適量補充電解質,可以選擇低糖的電解質水。
而中醫的建議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夏季宜用甘淡益氣之品,如淡竹葉、麥冬煮水,既補津液,又不傷脾胃。
4. 空腹運動,尤其在早晨或午后
運動是降糖利器,但時間和方式要講究。高溫天清晨和午后氣溫較高,空腹運動容易引發低血糖或熱射病。尤其中老年高血糖人群,空腹血糖波動大,晨練風險高。
建議選擇傍晚5點后,氣溫逐漸回落的時間段,進行中低強度的運動,如步行、太極等。中醫講“動靜有度”,運動應以“微汗而不喘”為宜。
5. 常吃寒涼瓜果試圖“降火”
夏天吃點西瓜、冰鎮黃瓜、涼拌苦瓜,清涼解暑?高血糖者若貪涼過度,反而損傷脾陽。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陽受損,血糖更難控制。
西瓜升糖指數高,苦瓜雖降糖但性寒,多食傷胃。中醫強調“虛者忌寒”,特別是脾虛濕盛體質者,更應慎食寒涼??梢赃x擇性溫的綠豆湯、百合蓮子粥,既清暑,又不傷陽氣。
6. 不規律作息,夜間貪涼
夏日夜晚涼快,很多人熬夜開空調、吃夜宵、玩手機。結果是作息紊亂,激素節律打亂,血糖波動加劇。尤其睡前進食,容易導致夜間高血糖。
西醫已明確指出,睡眠不足會引發胰島素抵抗。中醫則講“陽入于陰則寐”,熬夜擾陽,陽不入陰,神不守舍。夏季更要順應“夜臥早起”的節律,養足陽氣,穩定血糖。
7. 忽視皮膚問題,小傷口不當回事
高溫季節濕熱交蒸,皮膚容易出現瘙癢、紅疹,尤其高血糖患者皮膚屏障功能差,小傷口容易感染。糖尿病足、蜂窩組織炎、丹毒等并發癥往往就是從一個“小口子”開始的。
中醫有“濕熱下注,腐蝕肌膚”之說,強調重視皮膚外邪侵襲。建議日常穿寬松透氣衣物,及時清潔,一旦發現紅腫熱痛等征兆,立即處理,別忍著等它“自己好”。
8. 盲目吃苦降糖,忽略個體差異
“苦能泄熱”,不少人夏天猛吃苦瓜、苦丁茶、黃連素,甚至不看劑量亂用中藥,想著“多苦多降糖”。結果卻是胃口全無,精神疲乏,甚至誘發胃腸道功能紊亂。
苦雖能清熱,但苦泄多傷胃。中醫講“虛者當補,不可妄攻”。高血糖患者體質復雜,一味吃苦,未必適合每個人。調理需看整體,辨證施治,而不是追求“單一食材降糖神效”。
為什么寧可吹空調?
關鍵在于“度”。不是鼓勵吹冷風到打噴嚏,而是強調:高血糖人群的身體調節能力差,不能用健康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空調不是敵人,過熱才是真正的隱形殺手。合理使用空調,控制環境溫度和濕度,是穩定血糖的基礎之一。
中醫講“天人相應”,順應自然變化是養生核心。夏季陽盛于外,應適當借助外力降溫,保護體內陰液不被耗散。而西醫也強調,恒定的內環境更有利于代謝平衡。
所以,如果你正處于血糖波動期,寧可吹空調,也別做這些“熱養生”的事。
最容易被忽略的細節
夏天血糖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飲食變清淡但攝入不均衡。涼拌菜多,主食少,反而容易餓得快,血糖反復波動。
很多人夏天怕熱、怕油膩,卻忽視了蛋白質的攝入,蛋白質不足會導致肌肉流失,進而影響胰島素敏感性。
有些人出汗多,以為體重下降是“減肥成功”,實則是水分流失,血糖控制并未改善。
血糖儀的使用也受溫度影響。超過30℃的環境容易導致檢測誤差,應確保測試設備在室溫下使用。
夏季血糖藥物的儲藏也要注意,尤其是胰島素。高溫下放置時間過長,藥效會降低。中醫雖講藥性,但也強調“藥不過時”,儲藥環境不可忽視。
中西結合,才能看清全貌
西醫告訴我們高溫對胰島素作用的影響;中醫提醒我們夏季屬火、易耗氣傷陰。
西醫強調電解質平衡、血糖監測;中醫則從“脾為后天之本”出發,關注身體的整體調和。
兩者并不矛盾,只有融合理解,才能真正為高血糖患者提供全面、扎實的支持。
所以,別再執著于“熱出一身汗才健康”,也別輕信“吃什么就能逆轉血糖”。穩定血糖,是個需要智慧的過程,也是一場與季節共舞的修行。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身體不適,請咨詢專業醫生。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做您的線上專屬醫師。 參考文獻: [1]鐘雪梅,陳敏,凌雅韻,等.二甲雙胍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癥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房,2025,36(06):732-736. [2]王麗,張建平.高溫天氣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響[J].中華糖尿病雜志,2024,22(03):215-219. [3]李娜,趙宏偉.中醫“夏病夏治”理論在糖尿病調養中的應用探討[J].中醫雜志,2023,64(09):789-79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