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合同,百次轉貸,千萬還款后債務黑洞仍在吞噬,當催收人“云淡風輕”說出他妻兒的信息,這位武漢小老板終于明白——這不是借貸,是狩獵。
“借款20萬實際到手18.8萬,卻要還款31.2萬。這還只是第一口餌。”武漢二手家電回收廠老板高先生的聲音里透著劫后余生的顫抖。
2023年10月,一通“低息貸款”推銷電話將他拖入深淵:短短一年多,他在同一棟寫字樓內循環借款100余次,累計借款1741.58萬,還款2887.6萬后,竟被告知仍欠470多萬元。
而當他無力償還時,催收人“不經意”提及他妻兒的行蹤細節——這不是普通借貸,而是一場精心設計的圍獵。
01 砍頭息陷阱:20萬貸款到手的只有14.7萬
高先生的噩夢始于2023年秋,當時他的二手家電回收廠因貨物積壓陷入虧損,征信逾期讓他被正規金融機構拒之門外。一通“低息無抵押”的推銷電話成了他眼中的救命稻草。
他簽下首筆20萬元貸款合同,約定期限6個月。放款瞬間就被扣除1.2萬元“砍頭息”,實際到手僅18.8萬元。更荒誕的是,放款當天他就被催繳首期還款4.1萬元——這筆所謂的20萬借款,他能自由支配的僅有14.7萬元。
“合同寫明月息200元,6個月總利息1200元,但實際每期還款都是幾萬甚至十幾萬。”高先生展示的轉賬記錄觸目驚心:2024年7月一筆30萬借款,實際到手22.07萬元,一月后竟還款44.8萬元,利息比本金還多出22.73萬元。
02 債務漩渦:100次轉貸與3000萬還款黑洞
當首筆貸款到期時,放貸者沒有逼債,而是“熱心”將他介紹給同樓另一家貸款公司。從此他陷入“以貸養貸”的死亡循環——借新還舊,債務如雪球般瘋狂膨脹。
這些放貸者盤踞在同一棟高檔寫字樓,房間被分隔成上百個工位,電話推銷聲此起彼伏。他們以“某某銀行金融中心”名義招攬客戶,實際是偽裝成金融機構的套路貸團伙。
記者暗訪發現,工作人員宣稱“月息僅幾百元”,卻在計算時暗中克扣4萬元手續費;面對質疑含糊其辭:“簽合同時再看細則”。
高先生如同困在蛛網的飛蟲:累計簽約借款1741.58萬元,實際還款2887.6萬元后,今年2月底竟被告知仍欠470余萬元。為填窟窿他借遍親友、賣房賣車,仍追不上利滾利的速度。
“催款時他們隨口說出我老婆孩子的活動軌跡,那種‘云淡風輕’的威脅讓我渾身發冷。”今年2月22日,被恐懼吞噬的高先生終于走進武漢唐家墩派出所報警。
03 法律利劍:6名放貸者落網,非法經營罪最高可判15年
警方調查揭開更殘酷的真相:高先生所還利息超過法定上限500余倍。當前民間借貸利率保護上限為LPR的4倍(約13%-15%),而這些貸款年化利率高達數千個百分點。
在警方協調下,兩名放貸者被迫退還170萬元,但仍有300多萬債務懸在高先生頭頂。7月9日,他接到通知:6名放貸者因非法經營罪被刑拘,其中4人已被批捕。
“這不是民間借貸,而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套路貸!”湖北賦兮律師事務所肖應歡律師指出,2022年兩高兩部已出臺司法解釋,明確將“砍頭息”“以貸養貸”等行為列為刑事打擊對象。
這類犯罪常按非法經營罪定罪,情節嚴重者可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若涉敲詐勒索、非法拘禁等行為,更將數罪并罰。
04 求生之路:如何識別并逃離“套路貸”魔爪
記者暗訪的“某某銀行金融中心”揭示出套路貸的經典話術:宣稱低息卻暗藏高額手續費;承諾無抵押卻要求簽訂空白合同;用“幫助周轉”偽裝“以貸養貸”陷阱。識別這類騙局需警惕三大信號:
- “砍頭息”障眼法:放款時預先扣除利息、手續費(如借20萬實收18.8萬)
- 陰陽合同陷阱:合同約定低息,實際還款額暴增數十倍
- 軟暴力催收:通過暗示掌握家人信息制造心理恐懼
法律專家強調,一旦發現陷入套路貸應立即報警,并保留合同、轉賬記錄、催收錄音等證據。根據刑法規定,即使已還款也可追回超出本金及法定利息的部分。
05 深淵邊緣:誰在豢養嗜血“貸款鯊”?
當警方沖進那棟高檔寫字樓時,上百名“信貸專員”仍在電話里重復著“低息放款”的謊言。這些寄生在金融灰色地帶的公司,用銀行合作方等名頭偽裝,利用普通人財會知識盲區,將無數個“高先生”拖入債務地獄。
“他們不是救急,而是要把人榨干。”肖應歡律師的剖析一針見血。更令人心驚的是,一名放貸者面對記者質問竟反嗆:“他要嫌退得少,我可以告他敲詐勒索”——當獵食者顛倒黑白,法治利劍必須出鞘。
此案并非孤例,每個城市寫字樓里都可能藏著這樣的“債務屠宰場”。高先生賣房賣車的合同已成鐵證,而他那句“希望我的遭遇成為警示”,更是用2887.6萬元血淚換來的生存警報。
當“借錢”變成“送命”,法律是最后的防火墻。
文章轉摘:https://txc.qq.com/products/753907/blog/174020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