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不可以選一條自己想走的路?”
幾個月前,黑料纏身的張頌文,在鏡頭前留下這句話。
彼時,家暴、偷稅、私生活混亂的傳聞鋪天蓋地,幾乎將他一夜打回原形。
在資本當道的娛樂圈,想“做自己”,恰恰最奢侈。
萬幸,他挺住了。
沉寂半年,終于等來官宣——張頌文帶著新身份回來了。
這下,謠言不攻自破,也印證了一句話:入關之后,自有大儒為你辯經!
中年爆紅,不亞于窮人乍富
在娛樂圈,有一句難聽又現實的話,中年爆紅和窮人乍富,本質上沒什么區別。
這句話放在張頌文身上,再貼切不過。
北漂這些年,他住著最簡陋的出租屋,跑了無數劇組,住著出租屋,吃著盒飯,40多歲還買不起房。
在這個拼天賦、資源、顏值的圈子里。
這個樣貌普通的中年男人,靠著《狂飆》里的“高啟強”,一夜之間爆紅,終于迎來命運的垂青。
他演的高啟強,不是那種臉譜化的大反派,而是一個你甚至會有點心疼的反派人物——聰明、隱忍、野心勃勃、家底寒酸。
他演得太真了,真到有人說他是不是現實里真混過社會。
可所有成名都是有代價的,走紅后的張頌文,不僅迎來了資源和頭銜,也不可避免地,撞上了“塌房”的槍口。
2025年初,張頌文的黑料接連爆出。
他在《狂飆》中溫文爾雅的形象,開始逐漸被打破,甚至一度讓人懷疑:我們當初到底粉的是誰?
紅得太快,像做了一場夢
2025年1月,網上突然炸開了鍋,自稱張頌文“前女友”的姜塵,發了一篇長文,外加幾段錄音。
一口咬定張頌文“私下脾氣暴躁”“情緒不穩”“動手動腳”,幾乎把張頌文塑造成了一個“偽君子”形象。
錄音里是和所謂投資人的對話,披露張頌文曾試圖“花錢了事”,背后更有換女演員、潛規則的暗示。
投資人評價他是“披著羊皮的狼”,脾氣暴躁,首日開機就大罵投資方。
黑料密集得讓人懷疑這是不是在“策劃性錘人”。
在姜塵的描述中,張頌文不僅有家暴史,還生活混亂、雙面人設,一切溫文爾雅都是“演出來的”。
似乎是為了印證爆料的真實性,姜塵又說了一番誅心之語。
她說,如果是為了蹭熱度,當初《狂飆》熱播的時候,她就該出來說話。
現在的她,早已退出娛樂圈,直到看到“小謝家暴16次”的新聞才徹底崩潰。
這句話一出,網友開始動搖了。
畢竟張頌文一直走的是苦情路線,而現在前女友直接指他人設有問題,真真假假,吃瓜群眾看的是熱鬧,但其中多少摻了真貨,沒人敢斷言。
如果說前女友的控訴還存在情感因素,那稅務風波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某娛樂博主爆料:張頌文近年片酬暴漲,廣告代言不斷,但稅務稽查中發現其納稅金額與實際收入“嚴重不符”。
說實話,誰都知道娛樂圈和稅有關的事不是開玩笑,一個不注意,就不是塌房,是直接被封殺。
不過這是營銷號的單方面說辭,全程沒有放出任何證據,不過還是給張頌文的個人名譽造成很大影響。
如果是平時,粉絲早就出來維護張頌文了,可那時的他,各種黑料纏身,不免讓人心中打了一個問號。
不回應也是一種回應
面對兩輪輿情攻擊,張頌文一言未發。沒有發布律師函,沒有澄清,也沒有出來賣慘。
這種操作,引發了更多猜疑。
是心虛?是避重就輕?還是另有打算?
導演王照達公開為他發聲,稱姜塵的爆料未指名道姓,蹭熱度的成分更大。
一旦張頌文回應了,反倒顯得“此地無銀三百兩”。
人民日報的一篇評論文章,也被視為“暗中力挺”:雖未指名道姓,但字里行間顯然是在說張頌文。
就在眾人以為張頌文要“涼透”時,2025年7月,他低調現身香港。
黑西裝筆挺,表情溫和,一路與中外來賓寒暄微笑,氣場穩健。
而那張合照上,一個關鍵細節引爆輿論:張頌文被正式授予“香港對外交流友好協會2025-2028年度藝術及文化顧問”。
一個被家暴和偷稅雙重輿論圍攻的藝人,能拿到這個頭銜,實屬少見。
這是官方平臺的認可,不是網友說翻車就能否定的。
有粉絲感嘆:“如果他真那么不堪,根本不可能被授予這樣的頭銜。”
這場“官宣新身份”,既是他事業上的一個轉折點,也像是一種變相回應。
他用行動而不是嘴,用官方的認可,而不是公關聲明,反擊所有質疑。
張頌文的演技到底行不行?
張頌文這幾年被吹得太高,難免有人開始“反感”。
《狂飆》之后,他再沒超越“高啟強”。
也有人說他的演技有局限性:他可以演好南方中年男人、縣城土豪、社會小人物.
但不適合主角大劇,也不適合古裝和歷史正劇。
網上有個說法很犀利:他是“演技派”,但遠遠談不上“藝術家”。
他的生態位非常明確,離開現實題材,就難有突破。
就像王迅適合川渝冷幽默,張嘉譯適合關中漢子,黃軒擅演苦情男,每個人都有合適的“表演區間”。
張頌文最適合的生態位,其實也已經非常明確。
他不適合演主旋律歷史劇,也不適合大制作IP男主。他適合的,是現實題材、人物復雜、心理變化強烈的“小人物”。
這不是貶低,而是一種提醒:不要神化任何一個演員。
輿論可以翻天,榮譽卻是真實存在的。
49歲的張頌文,出身草根,沒有背景,沒有資本,靠《狂飆》翻身,靠沉默渡過風暴,又一次被授予重量級頭銜。
這份堅持,是許多演員無法企及的。
中年追夢,大多數人早就回老家找份工作,他卻硬是活成了“后來者逆襲”的標本。
但成功不意味著完美。張頌文的演技、性格、爭議、短板都會長期存在,也會不斷被放大。
他沒有超凡脫俗,但也不該被一棒子打死。
或許,這場風波,只是讓我們看清一個現實版的高啟強,真實、復雜、活生生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