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最要注意什么?我想絕大部分人尤其是女性朋友都會回答:防曬!
說起防曬,小編也不得不驚嘆于現代人為防曬做的努力,已經往100%全隔離的方向發展。涂防曬霜只是初級選手的選擇,高端玩家的防曬是從每一個腳趾頭到每一根頭發:帽子、墨鏡、面罩、手套、防曬衣,主打一個“養蜂人”套裝。
過度防曬損害健康
毋庸置疑,防曬是十分必要的。日光中的紫外線輻射對皮膚短期可產生曬斑和曬黑,長期導致光老化和致癌,加重黃褐斑、日光性皮炎等皮膚病。但是,防曬一旦過度,危害大于好處。
丟掉身體所需維生素D
維生素D就像人體內的“鈣運輸大隊長”,當我們攝入鈣劑后,若無充足的維生素D,鈣難以被腸道有效吸收,更無法順利地沉積到骨骼中,久而久之就會導致骨質疏松。
為什么防曬會讓我們丟掉維生素D呢?維生素D的特殊之處在于它從食物中獲得的量很有限,大部分都是靠曬太陽合成的。數據顯示,人體約80%~90%的維生素D通過皮膚暴露在紫外線B(UVB)下合成。而且,只要每天能在陽光下暴露10~30分鐘,就可以獲得足夠人體需求的維生素D了。
但是,防曬霜會阻擋UVB,減少維生素D的合成。防曬衣、防曬帽等防曬產品,也有一樣的效果。另外玻璃也會阻斷紫外線,隔著玻璃曬基本上只能曬熱曬老,但不能合成維生素 D。
影響機體的調節功能
日光中的可見光、紫外線和紅外線,都具有很強的生物學作用。當日光照射機體時,能通過視覺分析器和皮膚感受器,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經復雜的作用調整人體各組織器官的功能,對睡眠、心血管等系統有調節、保護的作用,進而促進身體健康。
同時,有大量研究表明曬太陽可以促進神經遞質如血清素和多巴胺的合成和釋放,這些神經遞質對維持情緒穩定和愉悅感至關重要。缺乏陽光可能導致這些神經遞質水平下降,增加抑郁風險。
陽光雖然不是食物,但對生物的重要性不亞于食物。它能為植物和藻類提供能量,調節植物生物酶活性,還能影響動物內分泌和一些關鍵物質合成,對于生物在自然界中存活有重要意義。
學會享受陽光,懂得適度防曬
不出門:不用防曬
在室內可以不用防曬,除非你一直在有太陽的窗邊待著,可以適當使用防護指數較低的防曬霜,因為通過窗戶能照射到室內的紫外線并不多。此外,對于油痘肌來說,涂防曬霜后還容易給皮膚造成負擔。
日常城市通勤:防曬霜足矣
在早晚紫外線還不是最強烈的時間段,皮膚專家建議SPF30/PA++的防曬霜已經完全能滿足防曬需求,這類防曬一般輕薄好吸收不黏膩,日常使用膚感好,皮膚負擔小,且和SPF50+/PA+++的防曬霜比起來,防曬效率也就低上1%~2%。
以往大家選擇防曬霜的時候都會注重SPF值和PA值,現在則更加提倡正確使用防曬霜,也就是用足用量以及定時補涂(每隔2~4小時)更為關鍵。
城市戶外:防曬+遮陽帽
SPF50+的防水防曬霜可以滿足城市戶外防曬需求,并且要在出汗后及時補涂。再加上遮陽帽或遮陽傘以及墨鏡,已經能隔絕大部分紫外線,給皮膚足夠的保護。
海邊、高海拔地區:防曬霜+硬防曬
在海邊、高海拔等紫外線非常強烈的地區,如果只是戶外時間短暫的日常通勤,同樣防曬霜加墨鏡、遮陽帽就可以滿足需求。
如果在這些地區長時間從事戶外運動,除了高倍數的防曬霜需要經常補涂以外,也可以根據需求加上防曬口罩和防曬衣等硬防曬裝備。
本文綜合自:
①中國疾控中心2025.06.20《好好的年輕人,竟然骨質疏松了!原來和這個習慣有關……很多人都有》
②光明網2024.11.08《“防曬焦慮”背后隱藏什么?專家:過度防曬有害健康》
③新華社新媒體2024.07.24《過度防曬造就“脆皮青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