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疫苗剛好能趕上孩子下午上課,再也不用專門請假了!”6月18日中午,帶著孩子接種狂犬疫苗的陳女士,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密云醫院外科門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這是該院今年創新實施“午間彈性開診”服務后,眾多受益患者的縮影。通過將夏時制門診調整為13:00掛號、13:30開診,連續15年堅持季節性服務創新,再次以刀刃向內的改革精神,解決了市民“就醫時間與工作沖突”的痛點。
01
精準把脈:三組人群的“時間痛點”
“從山區坐兩小時公交來看病,最怕趕不上末班車。”72歲的王大爺道出了偏遠地區老年患者的心聲。像他這樣的群體,以往常因交通耗時被迫在醫院長時間等待。而上班族李先生則坦言:過去開藥要么請假扣工資,要么拖到周末排大隊。 學生群體更是面臨“請假看病與期末突擊二選一”的困境。
“醫療服務的供給側改革,首先要對準患者最迫切的訴求。”副院長孫萬卉介紹,今年將延續15年的“夏日送清涼”早間門診,轉型為“午間彈性門診”,通過精準調整30分鐘時間窗,實現了“患者少跑腿、資源高效率”的雙贏。
02
溫情醫療:半小時背后的民生溫度
中午13:15的內科診區,張醫生正在為當天第98位患者看診。白大褂里還套著來不及換下的便裝,這位兩個孩子的母親坦言:“既要安頓好家里老人午餐,又要保證準時開診,確實像在‘打仗’。”但看到候診區不再有患者捧著快餐盒、靠在椅子上打盹等下午門診的場景,她覺得這份辛苦有了新意義。
03
系統革新:1+N服務鏈的協同效應
這場“時間革命”背后,是整套服務體系的升級再造。掛號窗口實行“潮汐排班”,多科室同步延長午間服務。這種“1+N”的協同改革,讓30分鐘的時間調整產生了乘數效應。
從晨光初現到正午驕陽,變的是服務時間,不變的是醫者仁心。醫院將繼續以患者需求為導向,在細微處見真章,在創新中求實效,用實際行動踐行“以患者為中心”的莊嚴承諾,努力為轄區百姓提供更加優質、便捷、有溫度的醫療服務。
試行時間:2025年6月16日——9月30日
試行科室:門診所有科室
門診工作時間:
掛號時間: 上午 7:30-11:30 下午13:00-17:30
門診時間: 上午 8:00-12:00 下午13:30-18:00
以上內容來自密云區醫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頭條
密云資訊
1
2
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