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給寶潔、歐萊雅等等提供原料,年入百億,這家公司要赴港IPO了
7月7日,給寶潔、歐萊雅等提供日化原料的天賜材料發布公告,計劃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這標志著繼毛戈平、穎通、林清軒之后,又一家國內日化企業沖刺港股市場。
天賜材料表示,此次赴港二次上市旨在推進公司的全球化戰略布局,打造國際化資本運作平臺,以滿足海外業務的持續發展需求和提質增效的要求。此舉還將提升公司在國際市場的綜合競爭力,進一步鞏固其行業地位。
深耕精細化工,多維業務筑基
廣州天賜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6月,總部位于廣州市黃埔區云埔工業區東誠片康達路8號。作為國內精細化工領域的領軍企業,公司早期以個人護理品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為起點,逐步拓展至鋰離子電池材料及有機硅橡膠材料三大業務板塊,形成了“以研發引導技術,以技術推動產品”的發展模式。
2014年,天賜材料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2021年合并至主板,同年市值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截至2024年,公司主營業務涵蓋鋰離子電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種化學品,其中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全球市場份額超40%,卡波姆產能達5000噸(行業排名第二),同時也是亞洲最大的“兩性表面活性劑”生產商之一,奠定了其在細分領域的龍頭地位。
技術突破與市場拓展雙輪驅動
天賜材料的發展軌跡始終圍繞“技術突破”與“市場拓展”兩大核心。在個人護理品材料領域,公司憑借表面活性劑、硅油、水溶性聚合物等系列產品,逐步進入國際巨頭供應鏈。招股書顯示,早在2011年3月,公司就已開始向寶潔供貨,并進入RITA、拜爾斯道夫、高露潔等跨國企業的全球采購體系。這一突破并非偶然——公司通過建立柔性中試體系和化工工程能力,確保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而卡波姆樹脂、高粘度硅油等產品的規模化生產,更打破了美國路博潤等國際企業的技術壟斷。
在鋰離子電池材料領域,公司的發展更為亮眼。招股書提到,其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鋰的生產技術曾被日本企業壟斷,而天賜材料通過自主研發突破工藝壁壘,成為國內少數具備規模化生產能力的企業之一。這一技術突破不僅降低了國內電解液行業的成本,而且推動公司成為萬向電動汽車等新能源企業的主要供應商。2024年財報顯示,公司總營收達125.18億元,其中日化材料及特種化學品貢獻11.61億元,占比9.27%,同比增長14.14%,毛利率30.04%,延續了招股書所體現的“多板塊協同增長”態勢。
全球化戰略的關鍵一步
2024年7月,天賜材料宣布計劃發行H股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成為繼寧德時代等企業后,又一家沖刺港股的鋰電池產業鏈公司。此舉旨在推進全球化戰略布局,打造國際化資本運作平臺,以滿足海外業務擴張需求。
從行業背景看,港股已成為鋰電池產業鏈企業的重要選擇——寧德時代等企業通過赴港上市募資超400億港元,為產業鏈全球化提供了資金支撐。對于天賜材料而言,赴港IPO的意義在于:一方面,借助國際資本平臺提升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切入歐萊雅、寶潔等跨國企業的全球供應鏈深層合作;另一方面,為其海外產能布局和技術研發提供資金支持,應對全球新能源及日化市場的增長需求。
(來源:天賜材料招股書)
技術競爭與全球化考驗
盡管發展勢頭強勁,天賜材料仍需面對多重挑戰。招股書曾提示“技術競爭加劇風險”:精細化工行業技術迭代快,國內企業在卡波姆、六氟磷酸鋰等產品上的技術攻關可能加劇市場競爭。如今,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及個人護理品市場的擴張,這種競爭可能從國內延伸至國際。 此外,作為歐萊雅、寶潔等巨頭的原料供應商,公司需持續滿足其對產品功能、品質及供應規模的嚴格要求。招股書提到,跨國企業對材料的“功能穩定性”和“批量化生產能力”要求極高,若無法匹配其需求,可能影響長期合作。
未來,天賜材料的核心競爭力仍將依賴技術研發與全球化運營能力。憑借在鋰電池材料領域的領先地位和日化材料的穩定增長,疊加赴港IPO帶來的資本助力,公司有望在全球精細化工市場占據更重要的位置,但如何平衡技術投入、市場拓展與風險控制,將是其實現持續增長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