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這個“關稅大限”已經過去了一天,目前有關美歐雙方貿易談判的具體進展,我們尚無確切消息。可以肯定的是,美歐雙方私下還在進行緊張的磋商。后續有新消息流出,我也會及時和大家分享。
老實說,圍繞7月9日這個“關稅大限”,美國與世界多個國家之間的貿易談判已經出現許多微妙的舉動。
01
首先,特朗普宣布了對巴西征收50%的高關稅,而給出的理由是因為巴西對其前總統博索納羅展開了司法調查。
老實說,我看到這個消息不免覺得啞然失笑,因為這顯然是將經濟問題武器化,并用于政治訴求。
眾所周知,特朗普和博索納羅都是右翼領導人,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時,博索納羅更是被稱為“巴西小特朗普”。
因此,特朗普對于左派的盧拉擔任巴西總統,并對博索納羅展開司法清算感到不滿,于是就開始采取關稅手段。
如果說特朗普過去針對世界各國的高關稅,還只是調節他所謂的1945年以后對美國不公平的貿易秩序,那么現在就是赤裸裸地將貿易問題當作武器來達成自己的政治訴求。
因此,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美國和巴西之間,無論是貿易關系還是政治關系都將更加緊張。
必須指出一點,美國對巴西采取行動,理論上其實就是美國對金磚國家動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開始。
大家知道,金磚國家已不再局限于最初的四國再加上南非,而是擴大到包括伊朗等在內的多個國家。因此,在美國看來,不僅上合組織是它的對手,金磚國家也是。
再加上近段時間,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金磚國家主要成員國在貿易問題上加強了協調,這讓美國感到更加不滿。
因此,過去24小時內最大新聞之一,便是美國出于政治原因對巴西采取了行動。
02
與此同時,美國對日本和韓國的高關稅依然維持不變。
我之前就美國對日韓兩國原來的對等關稅,以及此次新稅率做了比較,韓國維持不變,日本甚至多了一個百分點。
但令人意外的是,對于美國的高關稅,日本首相石破茂強硬表示,日本絕不妥協,這使得情況變得非常有趣。
如果我們將7月8日開始的這輪貿易戰視為2.0版本,那么這個2.0版本的重點就在亞洲地區,且焦點又可以細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日韓,另一個則是東南亞。
老實說,美國對于越南、老撾等東南亞國家征收高關稅,很明顯是劍指中國,但對日韓這兩國出手,從政治層面來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畢竟日韓可以說是美國在東亞地區兩個最大盟友,并且是美國所謂的幫助其抵擋中國最前沿的馬前卒。
如果說美國對博索納羅如此重情,以至于動用高關稅為博索納羅平反、喊冤和吶喊,那么為什么美國不為了政治利益,對日韓兩國做出相應的妥協和讓步?
這表面看似矛盾,實則反映出了特朗普的政治性格。
特朗普有沒有政治目標,或者說政治議程?顯然是有。比如在博索納羅的問題上,特朗普就是將貿易問題武器化來推進其政治議程。
但為什么在日韓問題上,特朗普缺乏政治議程?
顯然,是因為巴西問題上的政治議程與日韓問題上的政治議程,對于特朗普來說是兩個完全風馬牛不相及的歷史政治議程。
事實上,對于特朗普來說,博索納羅的問題既不是戰略議程,也不是狹義上的政治議程,而是出于他的一己私利,或者說個人價值觀,即民粹價值觀的政治議程。
而在日韓問題上,實際上需要的是所謂美國主流戰略精英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但特朗普明顯不具備。
坦率地說,對于日韓是否是美國東亞地區的馬前卒,是否在東亞幫美國擋子彈,特朗普完全不關心。
特朗普在乎的是,對內,如何讓美國變得偉大,尤其是讓美國的經濟變得更偉大;對外,他要實現他所推崇的民粹主義全球價值觀,而非傳統的美國主流地緣戰略政治理念。
因此,深入理解特朗普的個人價值觀及其政治議程,有助于我們更準確地解讀特朗普,并進一步推測出包括中國在內的不同國家,對于特朗普所采取的策略。
我相信,大家可以根據我所闡述的邏輯不斷推演,從而勾勒出一套未來中國應對特朗普的策略。而關于這一主題的更詳盡分析,我將在以后逐步展開,為大家貢獻我的推演。
那么,如果第二輪貿易戰的主戰場是在東亞,中國無疑是難以獨善其身的。
接下來我將著重討論中國的問題,但在討論之前,我們先要理解特朗普在日韓的戰略政治議程,尤其是在巴西問題上的戰略政治議程。
表面上,這些看似都是戰略政治議程,但實質上卻大相徑庭,我們需要對這一點有清晰的認識。
03
下面,我們來討論中美關系。
6月26日,特朗普和美國財政部長透露,6月24日中美兩國已達成并簽署了協議。
這一說法顯然并不屬實,因此我當時強調,一切信息都應以中國官方的確認或否定為準。
根據我們目前所見,或按照常理推斷,情況絕非如此簡單。
此前我一再強調,中國將包括稀土在內的關鍵材料,作為重要的籌碼,把與美國的貿易戰升級為一場高科技領域的較量。
實際上,這一策略帶來了兩重好處:
第一,中國“成功地”在美國發起的兩輪貿易戰爭中避開了直接沖突,從而避免了損失。
第二,中國“相對成功地”在高科技領域與美國展開了博弈。
然而,這場博弈顯然不會輕易結束,它一定不是兩三個回合就出結果,一定會經過許多輪的較量。
換言之,雙方在稀土和高科技產品方面的競爭,是需要極度靠近的近身肉搏,一點一點地來進行的。
如果我的分析無誤,那么可以證明,6月26日特朗普的目的就在于制造輿論,試圖占據制國際輿論高點,企圖以此對華施壓。
然而,大家清楚,我們的民族和政治性格,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吃軟不吃硬”。面對美國的強硬,我們的斗志只會被激發。
因此,盡管表面上風平浪靜,但中國與美國實際上在幕后正暗流涌動。我們需要注意的時間節點,就是一個月之后的8月12日,即90天的寬限期終點。
據美媒最新消息,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宣布,美國代表團將于八月初與中方進行貿易會談,從而啟動中美兩國之間更大規模的對話。
目前代表團成員包括財政部長貝森特和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等人,這也是繼倫敦經貿會談之后,中美雙方的又一重要互動。
換言之,特朗普之前所說的雙方已經達成了貿易協議,完全是空穴來風,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子虛烏有。
如果盧特尼克所言屬實,中美雙方將于八月初進行更大規模的貿易磋商,那么距離8月12日也不久,滿打滿算也就十天,而且必須要一錘定音,否則中美之間將面臨新的挑戰。
然而問題在于,當前是7月10日,距離8月初還有超過三周的時間,中美雙方完全有機會就這些問題展開磋商,為什么一定要定在8月初呢?
這實際上是中美兩國在最近一段時間內為各自留出空間,采取的一項積極舉措。
坦率地說,特朗普本人曾多次表示,他與中國的溝通相當順暢。可以看出,我們給他來硬的,在某種程度上偷梁換柱,把貿易戰轉變為科技戰,特朗普反而能夠認可,愿意在這一問題上與中國進行微妙而深刻的戰略互動和博弈。
如果這場博弈能夠順利進行,那么對于未來中美在敏感高科技產品上的互動和博弈,乃至中國對美國立規矩,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不僅如此,在第二輪貿易戰中,誠然,中國所在的東亞地區是首當其沖的重災區,但這對中國在其中“金蟬脫殼”也是有益的。
但令我擔心的是,這輪貿易戰如果到8月或9月情況仍未見好轉,就很可能會升級為一場大規模沖突,導致全球經濟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最晚至年底經歷一場衰退。
當然,中國一方面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成員之一;但另一方面我們首先應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做好自己的事,中國能夠成功,或者說相對成功地在其中“金蟬脫殼”,并完成與美國在高敏感科技問題上博弈的話,中國至少能保全自身部分利益,使自己盡量減少損失。
然而,當世界經濟步入衰退后,中國經濟亦難以獨善其身,這是毫無疑問的。
對于中國國內而言,無論是新舊經濟結構的轉型,還是為民營企業創造一個較為寬松的營商環境,這輪貿易戰實際上都提供了許多壓力與動力,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這一進程。
04
最后,我想談談近期中國與歐洲的關系。
按理說,美歐之間談判得越緊繃,對中歐之間營造寬松環境越有利,然而,至少從過去的一兩個多星期的情況來看,事實似乎并非如此。
相反,歐洲對中國似乎并不買賬。
當然,這一切取決于中國與歐洲之間的互動,近來美歐私下里在談論,中歐私下里也在談論。
前一陣,中國外長到歐洲進行了訪問,盡顯底牌,同時也給予了歐洲所需的安全感。
然而,問題在于,盡管歐洲方面似乎接受了中國的安心丸,但對于中國關于俄烏問題的出盡底牌,似乎依然感到不滿。
因此,問題在于歐洲人自身,他們需要解決自己的問題。
我們常說,“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搞不定自己,就根本搞不定世界”,但歐洲人有時就會顯得比較頑固和自傲。
目前,在某種程度上,我偏向于美歐在貿易問題上形成了一種合力,即針對中國。
不過,這個結論目前仍處于開放狀態,尚未得到完全證實,關鍵取決于兩點:
第一,接下來的幾十個小時內,美歐談判到底是破裂,還是會達成一個階段性的協議?
第二,如果美歐出現破裂或者達成階段性協議,中歐之間在未來兩周內是否還有進一步合作的空間?
因為在7月下旬,中歐年度戰略對話就要在北京舉行了,而且原定在合肥舉行的活動已被取消,這些都是跡象。
因此,近期的博弈到底是外在形式,還是真正發生了實質性的轉變,我認為雙方都應從戰略高度去考慮問題。
坦率地講,談到戰略高度,歐盟經過戰后八十多年的發展,很難再從戰略層面進行思考,歐洲目前仍然未能擺脫“經濟上的巨人,政治戰略上的侏儒”這一困境。
而且最重要的是,歐洲現在“經濟上巨人”已經不存在,其“政治戰略上的侏儒”也更矮了。
那么,中國呢?是否需要更多地從戰略高度來考慮這個問題?
由于時間和其他因素,我大概只能講到這,希望大家一起來思考這個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