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傳言,某一桉樹新品種“超級強大”,能抵御強臺風,能抗擊病蟲害,而且每年平均生長量高達3.8立方米……
于是,驅車數百公里,走進合浦的育苗基地,終于見到了傳說中的“大神”,一睹風采。
那么,有著如此傲人傳說的桉樹品種到底是什么,又是哪來的何方神圣呢?
它,就是SC195!
公開信息顯示,SC195系尾葉桉(母本)與細葉桉(父本)的雜交品種,學名:Eucalyptus urophylla×Eucalyptus tereticornis ‘SC195’。
2024年12月,廣西林木和草品種審定委員會審(認)定為良種,登記編號:桂R-SC-EUT-005-2024。
根據品種權登記有關規定,SC195并非斯道拉恩索林業公司獨家擁有,而歸屬于廣西斯道拉恩索林業有限公司、廣西國有欽廉林場、廣西國有高峰林場三家,他們共同擁有品種權。
品種特性
速生豐產,初步表現具有一定抗風性。
栽培技術要點
1.苗木規格:
高度25-35厘米,地徑為0.2厘米以上,健壯、無病蟲害。
2.整地與初植密度:
沿海臺地、緩坡地坡度小于15度可采用推土機單犁或鴨腳犁深耕,犁的高度1.2-1.5米,機耕深度≥60厘米,機耕時應盡可能沿著等高線,若當坡度超過10度無法沿等高線機耕時,應每隔8-10米將犁提出地面然后繼續機耕,以防水土流失;在低山、丘陵地區以及坡度在16-30度的山地宜采用勾機垂直等高線挖穴,坑的規格長≥70厘米、寬≥70厘米、深≥40厘米;坡度大于30度的宜采用人工穴墾整地,坑的規格長≥40厘米、寬≥40厘米、深≥30厘米。
種植密度70-111株/畝,株行距2米×3.5米、1.75米×4米,或者該密度范圍內其他株行距。
3.施肥量:
基肥量為350克/穴,其中厘米P肥為175克/穴,NPK肥為175克/穴;第1次追肥240克/株,7月-8月造林的于造林后3-4個月內完成,其他月份造林的于造林后3-5個月內完成;第2次追肥240克/株,7月-8月造林的于造林次年的5月-6月完成,其他月份造林的于造林后12-18個月內完成;第3次追肥400克/株,于造林后24-30個月內完成。
4.撫育:
主要進行化學控草并配合人工除草。對于一年內的幼林,當雜草覆蓋率達到40%后即可安排化學控草,除草設備需加裝幼林保護配件以防噴傷樹木。當苗木高度<1.2m且苗木周邊已長滿雜草,對苗木生長已造成影響,則應先采取擴坑方式將以苗木為中心、半徑70厘米范圍內(如苗木滴水線至苗木根部>70厘米,則鏟除范圍需相應擴大)的雜草雜灌全部鏟除,再進行化學除草。
主要用途
木材可用于紙漿、膠合板、纖維板、鋸材和建筑等。
適宜推廣的生態區域
適宜廣西北緯23°13′以南、海拔500米以下和無強臺風襲擊的區域種植。造林地宜選排水良好和土層較深厚疏松的臺地、低山丘陵和緩坡地。
顯然,在公開的官方文件中,并沒有說明SC195有多強大的抗風、抗病能力,只是說“初步表現具有一定抗風性”,而對其生長能力也只是一筆帶過——“速生豐產”。
“實踐,是檢驗一切的標準。”所以,SC195實際表現能力,還有待更多的試種來驗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