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明的小楷《明故黃君仲廣墓志銘》創作于其49歲時,是其早期書法風格的代表作之一,融合了多家筆法精髓并展現出鮮明的個人特點。該作品帶有濃厚的顏真卿楷書風格,用筆以藏鋒為主,線條豐骨多筋,結體寬博,體現了顏體“筋力飽滿”的特點。 文徵明早年臨習歐陽詢、顏真卿楷書,此墓志銘正是他吸收顏體后形成的階段性成果,尤其在橫豎筆畫的厚重感上表現突出。
后人常用“潤”“雅”“清”三字評價文氏小楷,此作亦不例外。其用墨素雅淡逸,筆畫精細卻神完氣足,整體給人以清爽含蓄之感。 雖受顏體影響,但文徵明通過纖細有力的線條(如橫畫微揚、豎畫挺拔)和靈動的撇捺,平衡了顏體的渾厚,形成剛柔并濟的效果。
此作屬于文徵明中期風格演變前的作品,既有歐陽詢的謹嚴勁健,又因顏體的融入略顯緊密板滯,尚未完全達到后期晉唐筆意的流暢自然。 與晚年小楷相比,此階段作品更注重工整性,可能受明代科舉“臺閣體”書風影響,但已初現個人風格的雛形。
起收筆含蓄內斂,線條圓潤飽滿,如“筋”之韌勁。字形方正勻稱,章法疏密有致,體現了墓志銘莊重肅穆的實用需求。除顏體外,還能窺見其對趙孟頫、歐陽詢的借鑒,如部分字的秀潤筆意來自趙孟頫,而結構嚴謹處則取法歐體。
作為文徵明中年時期的代表作,此墓志銘反映了其廣博師承與探索過程,是研究其書法風格演變的重要節點。 作品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既符合明代墓志銘的書寫規范,又通過個性化的筆法傳遞出文人的雅致情懷。此作以顏體為基,兼具多家之長,展現了文徵明早期小楷“工中求變”的探索精神,為其后期爐火純青的小楷藝術奠定了基礎。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留言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核實過后將及時進行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