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位朋友愁眉苦臉地跟我念叨她那熱心腸兒子的近況。
“我兒子在學校就像個萬能膠,誰都能貼上來使喚。”
“他經常幫同學值日、抄作業、背書包,甚至把我新買的文具送給同桌。”
“一開始我還覺得他善良懂事,但后來發現,那些同學好像對他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孩子心里委屈,卻不知道變通,這可如何是好?”
或許我們不少家長都有類似的困擾,擔心孩子在同齡人圈子里被輕視、被利用,變討好型人格。
這種“廉價感”持續發展,將來還可能成為職場里的“老好人”、感情里的“付出型人格”……
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發現,長期過度討好的孩子,大腦前額葉皮層會形成“拒絕困難”的神經回路,成年后患焦慮癥概率比普通孩子高出3倍。
所以,今天咱們的話題就是,聊聊如何幫助男孩擺脫“廉價感”,其實放女孩身上也適用。
教他建立邊界感,勇敢說“不”
為啥有些孩子總拒絕不了別人呢?
心理學認為,這往往是因為孩子害怕沖突,擔心拒絕后不被接受。
可真正的尊重,不是靠一味地迎合別人,還必須有清晰的邊界感,這樣孩子才能保護好自己。
我們可試試“角色扮演”,跟孩子模擬一些日常發生的場景。
如同學需要幫忙,但自己不方便或不愿意時,就要用堅定且禮貌的語氣說:
“實在抱歉,我現在不方便/我還有別的事情要做,所以幫不到你。”
通過類似的模擬,當孩子在實際遇到相似情況時,就不會慌了神。
平時,我們也該多詢問孩子的意見,讓他習慣表達自己的選擇。
最重要的,是要告訴孩子:“拒絕別人≠失去朋友,因為真正的朋友會尊重你的決定!”
慢慢地,他就會明白,自己的想法很重要,值得被尊重。
賦予他被討厭的勇氣,擺脫迎合困境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人的一切煩惱都源于人際關系。”
作為成人的我們,可太有體會了。人際交往中,過于迎合他人,不僅自己累,還容易迷失自我。
咱們可以通過講故事來引導,比如給孩子講《哈利·波特》里納威的故事:
一開始總被欺負,但他堅持正義,最終贏得了大家的尊重。
總之呢,要讓孩子知道,不必刻意去討好別人,做自己就好。
建議每天睡前,和孩子來個“夸夸時間”。讓孩子說說“今天做得很棒的一件事”。
比如:“我今天拒絕了同桌讓我幫他抄作業。”
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強化自我價值感,讓他明白:凡是做正確的決定,都值得被肯定。
培養孩子的“貴氣感”,提升外在形象
“廉價感”可不僅僅是性格問題,外在形象也很關鍵。
比如孩子日常穿著邋遢,體態含胸駝背,一眼看去,真的會讓人不自覺地輕視。
就像我們去商場,看到穿著得體的人,都會忍不住多看兩眼,覺得這人有氣質。
孩子的衣著可以不名貴,但要合身且干凈。衣服皺巴巴或者過于松垮,會給人不精神的感覺。
定期給孩子整理衣柜,把不合適的衣服清理掉,依需換新,確保孩子每天都能穿上得體的衣服,自信滿滿地出門。
孩子的儀態訓練也很重要,平時書寫和學習時要端坐,走路時要抬頭挺胸,說話時眼神要堅定……
此外,還可以偶爾給孩子營造一些小儀式感:
如定期帶孩子去修剪指甲、頭發,每天收拾書桌、整理書包等。
這些小細節看似不起眼,卻能讓孩子習慣于精致化生活,也能提升他們的氣質。
建立健康社交,懂得付出要有底線
在很多孩子的認知里:付出=被愛。可健康的社交,應是雙向的,朋友之間,不能只有一方付出,另一方一味索取。
咱們可以給孩子設立交換原則,比如有同學借東西,那么就可以跟他說:
“東西可以借你,但記得明天還我哦。“
這既讓孩子,也讓對方明白,自己的東西不是可以隨便拿走,有來有往方可長久。
平時我們也可以旁敲側擊孩子,“你給他帶了幫了這么多次忙,他有為你做過什么嗎?”
這樣可促使孩子觀察和思考,判斷這段友誼是否健康和對等。
當然,我們還要讓孩子明白:不是所有友誼都值得真心付出,自己的善意,只給值得的人。
鼓勵孩子為自己發聲,表達真實想法
不敢表達自己真實想法的孩子,應多是怕被否定或嘲笑。
可總壓抑自己,就會變得唯唯諾諾,在群體中沒有存在感。如金子蒙了塵,誰還能看到它發光呢?
當孩子受了委屈,先別急著替他出頭解決,最好先問問他:
“你希望怎么解決這件事呢?“
比如孩子玩具被同伴搶去,就可以這樣問問他,引導他思考和表達自己的立場,最終盡可能按他的意思去處理。
此外,我們多教孩子用“我句式”來表達,比如“我覺得……”、“我希望……”、“我不同意……”等。
以被搶玩具為例,如果孩子能這樣說:“我覺得他這樣做不對,我希望他把玩具還給我。”
那么恭喜你,孩子已經學會理性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啦。
建議多讓孩子參與家里的決議商討,比如周末去哪玩、晚餐吃什么飯菜等,讓孩子發表并尊重他的意見。
慢慢地,孩子就會習慣于“自己的聲音值得被聽到”,于是自信心和表達能力都潛移默化中提高了。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而尊嚴則在他的自我肯定中。”
我們的孩子,可以溫柔,但不能懦弱;可以善良,但不能卑微。
作為男孩,真正的貴氣,不在于名牌堆砌,而是骨子里的自信:我的感受很重要,我的拒絕很合理,我的付出很珍貴!
家有男孩的家長們,從現在開始行動,用這5個方法,一起幫孩子擺脫“廉價感”的牢籠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