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石河子大學
7月1日,石河子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賈鑫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中科院一區TOP期刊,IF=15.7)上發表題為
Facilitating carrier kinetics in ultrathin porous carbon nitride through shear-repair strategy for peroxymonosulfate-assisted water purification”的研究成果,在光催化農藥污染物綠色去除方面取得重大研究進展石河子大學為第一通訊單位
據該校官網報道,此項研究實現了該校在Nature子刊發文的歷史性突破,是石河子大學首次以第一單位在Nature子刊發表論文。
石河子大學碩士研究生劉浩和楊斌副教授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為化學化工學院賈鑫教授、楊斌副教授和鄭州大學李俊副教授。
農藥的大量使用在促進農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帶來了潛在威脅。超薄多孔氮化碳(g-C3N4)因其獨特的優勢在過硫酸鹽輔助的農藥污染物的綠色去除方面顯示出巨大的應用前景。然而,很少有人關注這樣一個事實,即通過設計超薄多孔g-C3N4納米片來擴大比表面積會嚴重加劇分子鏈的不完全聚合,導致載體動力學行為遲緩,從而減緩催化性能。針對這一挑戰,賈鑫團隊開發了一種通用的剪切和修復工程,合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積和高度聚合分子鏈的超薄多孔g-C3N4納米片,加速了g-C3N4中激子解離并提高了載流子分離效率。基于系統的原位光譜表征與密度泛函理論計算,發現富電子污染物和缺電子過硫酸鹽之間的電勢差在g-C3N4表面誘導產生了微電場,這進一步促進了光生載流子的空間分離,同時有效地活化過硫酸鹽以可持續地產生1O2,即使在各種惡劣的環境條件下也能高效地降解和礦化各種持久性污染物。此外,在戶外真實的陽光照射下,該材料在定制的連續流動裝置中穩定運行20天,始終保持接近100%的污染物去除效率。這項工作啟發了光電聚合物材料的合理設計,為可持續農藥污染物綠色去除的規模化應用作出了貢獻。
石河子大學
石河子大學(Shihezi University)簡稱“石大、SHZU”,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河子市,石河子大學是國家舉辦、兵團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教育部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部省合作共建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國家“雙一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石河子大學的前身為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于1949年創建的第一兵團衛生學校。1996年經教育部批準,隸屬農業部的原石河子農學院、石河子醫學院、兵團師范專科學校、兵團經濟專科學校合并組建石河子大學,所屬劃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2008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2012年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一流學科)高校;2018年入選教育部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部省合建”高校。
截至2024年11月,學校設有教學機構26個,開設99個本科專業(招生專業90個);8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專業學位博士授權點、3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6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擁有教職工2803人,專任教師2080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在校學生32721人。
論文信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61185-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