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上海豫園商城核心地標——湖心亭完成近2年的保護性修繕,正式向公眾開放。
這座被譽為“海上第一茶樓”的百年古建,至今已有240余年歷史。本著“修舊如舊”的匠心,以工藝復原榫卯飛檐,不僅復原了歪閃的梁柱,更以“活態保育”的模式進行文化傳承的新實踐和有機探索。
作為上海最古老的茶樓,湖心亭茶樓的茶客多文人雅士,包括文化巨匠巴金、曹禺、郭沫若,他們常常酬唱應和,吟詩作畫,日久天長,湖心亭漸漸成為老城廂內最有雅趣的茶樓。
湖心亭曾歷經多次擴建,本次從2023年10月開始的修繕保護工作算是第三次大規模修繕。經歷歲月侵蝕,百年木構架沉降導致的歪閃成為此次修繕的最大挑戰。為此,修繕團隊專門采用“打牮撥正”的古法工藝將錯位的木構件歸位復原,如同為一位240多歲高齡的老人進行中醫正骨和經絡調理,整個工作格外小心翼翼,通過戕桿沉穩頂升,鋼絲繩謹慎牽引,將錯位的木構件緩緩歸位。
“湖心亭除了運營以外,它有更多的歷史使命,希望可以讓世界各地的游客在這里感受到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和海派人文,”品牌主理人戎新宇介紹。
“其實不算精通八國語言,但大多數外國游客只要跨進門我就能辨認得出來所來自的國家,用其對應的語言簡單接待對話是沒問題的。”在豫園湖心亭從事茶藝工作近20年的曾菲講述,因為豫園來的外國游客越來越多,自己的外語水平也見長。
茶藝師曾菲為顧客準備茶水、點心。
湖心亭二樓的每一扇窗前均有雅座,向外望去,都有專屬于這扇窗的景致。
二樓打造私密空間,涵蓋評彈區、茶席區、VIP包房及茶器展示區,家具設計兼具古典韻味與現代氣息,八角展區靈感源自湖心亭飛檐,細節處處彰顯匠心。
在每一代老城廂茶客的心中,湖心亭是記憶中的一抹茶香。新年的元寶茶、香到令人吮指的茶葉鵪鶉蛋、高級的女王套點,交織成一幅幅茶香記憶畫。
如今,巴金專座和伊麗莎白二世的女王座均得以保留。
專業的茶藝師為顧客們帶來茶藝展示。
原標題:《城事|“海上第一茶樓”煥新歸來 連沏茶師傅都會“八國語言”》
欄目主編:張春海 文字編輯:蔣迪雯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孟雨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