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人口基金會(UNFPA)2025年6月發布的《世界人口狀況報告》確認,印度總生育率已降至??1.9??,首次低于??2.1??的人口更替水平。這一數據標志著印度正式進入低生育率國家行列,其人口結構迎來歷史性轉折點。
印度生育率下降是長期社會轉型的結果。1952年,印度成為全球首個實施計劃生育政策的發展中國家,早期以宣傳教育為主,1970年代曾推行激進的絕育措施引發社會反彈,后轉向經濟激勵政策。近三十年,生育率從2000年的??3.31??持續下降至當前的??1.9??,核心驅動力來自??女性教育水平提升??(女性識字率從2001年54%升至2021年70%)和??城市化加速??(2023年城市化率35%)。高昂的育兒成本進一步抑制生育意愿——印度中產家庭養育一個孩子至18歲的成本達230萬盧比(約合家庭年收入1.5倍),孟買學區房價更達普通家庭年收入15倍。
生育率下降呈現顯著區域分化。??喀拉拉邦、泰米爾納德邦??等教育發達地區生育率僅??1.4–1.6??,而??北方邦、比哈爾邦??等農業區仍維持在??2.6–2.8??;德里、孟買等大都市因生活成本高企,生育率低至??1.3–1.5??。這種分化使全國性人口政策難以奏效,需針對性制定區域策略。
印度當前面臨“??未富先老??”的嚴峻挑戰。其人均GDP約??2500美元??,不足中國2010年生育率跌破2.1時水平(4500美元)的六成。聯合國預測,印度人口將在2065年達??17億??峰值后回落,2050年65歲以上人口占比將升至??12%??,到2099年或出現??1.9個勞動力供養1名老人??的壓力。勞動力結構上,盡管15–29歲青年占比仍處高位,但2025年20–24歲青年未就業率已達??42.8%??,人口紅利轉化受阻。
面對生育率持續走低,印度部分邦已轉向生育激勵政策,如取消產假次數限制、提供現金補貼等。然而在女性自主意識覺醒與城市化趨勢不可逆轉的背景下,政策效果仍待觀察。隨著人口引擎熄火,這個新晉人口第一大國能否在紅利消退前完成經濟結構轉型,將決定其未來半個世紀的發展軌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