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際局勢風云變幻,西太平洋正成為大國軍事博弈的焦點。美軍罕見地在一個月內密集啟動兩場大規模軍演,目標直指中國,而其中一處關鍵細節暴露了其真實戰略意圖,解放軍必須做好充分準備。
美國空軍從7月10日起舉行為期兩周的“部隊重返太平洋”演習,投入近300架戰機和數千名人員,規模遠超2022年“勇敢之盾”演習的200多架戰機,創下美國空軍歷史紀錄。美國空軍參謀長阿爾文直言,此次演習的重要程度超過“紅旗”系列戰術演習,目的是驗證“敏捷戰斗部署”概念,以應對“大規模中美沖突”。這一表態徹底撕下了美軍“例行演習”的偽裝,赤裸裸地暴露了其針對中國的戰略意圖。
美軍(資料圖)
“部隊重返太平洋”演習的細節值得高度關注。美軍將戰機分散部署到偏遠機場,試圖避免被中國火箭軍“一鍋端”,但這一戰術存在明顯漏洞。關島距離中國大陸約3000公里,而美軍試射的“堤豐”中程導彈射程僅500公里,根本無法覆蓋中國沿海目標。更糟糕的是,F-35戰機對機場條件要求極高,分散部署在小島機場將極大增加維護難度,實際戰斗力存疑。
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施耐德承認,此次演習將全面檢驗戰時后勤和盟友協同能力,但19個參演國中,英國“威爾士親王”號航母去年還在船廠維修,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僅象征性派兵,所謂“3.5萬人大軍”更多是政治作秀。
美軍此次軍演的真正目標很可能是臺海或南海沖突。太平洋空軍司令施耐德明確表示,演習重點包括戰時后勤、分散部署和與盟友的協同作戰能力。這與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多次強調的“備戰大規模中美沖突”完全吻合。美國試圖通過“敏捷戰斗部署”戰術,將戰機分散到菲律賓、日本等地的偏遠機場,以規避中國火箭軍的精確打擊。然而,中國火箭軍近年來發展出的東風-21D、東風-26反艦彈道導彈,以及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射程覆蓋西太平洋全域,足以對美軍基地構成致命威脅。
西太平洋(資料圖)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軍此次演習與“護身軍刀”演習緊密銜接。“護身軍刀”演習于7月13日啟動,19國參與,總兵力達3.5萬人,演習范圍從印度洋圣誕島延伸至6500公里外的珊瑚海,創下該系列演習之最。盡管美軍聲稱這是“例行演習”,但其規模和范圍顯然針對中國。美國試圖通過聯合盟友構建“亞太版北約”,但歐洲國家的實際軍事投入有限,英國“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戰斗力存疑,德國、法國等國在亞太的軍事存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已明確表示,將收縮歐洲和中東資源,聚焦中國方向。
面對美軍的軍事挑釁,解放軍已做好充分準備。中國火箭軍擁有“快、準、狠”的打擊能力,東風-21D、東風-26反艦彈道導彈可精準打擊美軍航母戰斗群,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則能突破美軍現有防空系統。海軍方面,中國已服役兩艘航母,并正在對福建艦進行最后試驗,未來將形成雙航母戰斗群。055型驅逐艦已服役8艘,具備強大的獨立作戰能力,殲-20隱身戰機和轟-6K轟炸機也已形成戰斗力。
美軍(資料圖)
中國外交部和國防部已多次明確表態,解放軍“不惜一戰”捍衛國家主權。解放軍東部戰區近期在臺海方向舉行大規模聯合演訓,展示“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中國還通過稀土出口管控、半導體技術突破等手段,削弱美軍的裝備優勢。
當前局勢下,解放軍必須保持高度警惕。美軍“部隊重返太平洋”演習暴露了其真實戰略意圖——通過分散部署和盟友聯動,試圖抵消中國的反介入能力。然而,中國火箭軍的非對稱優勢、海軍航母戰斗群的快速成長,以及殲-20等先進戰機的列裝,足以讓美軍任何挑釁付出代價。中國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任何試圖挑戰中國核心利益的行為都將遭到堅決反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