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小組討論】益生菌賽道白熱化:乳企如何從菌株研發到市場突圍?

0
分享至

君樂寶的副干酪乳酪桿菌N1115和植物乳桿菌N3117、新希望的grx10益生菌、伊利的乳雙歧桿菌BL-99與副干酪乳桿菌K56……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益生菌產品層出不窮,乳企紛紛加快菌株研發的步伐。然而,從菌種研發成功到應用落地,面臨著技術難題、成本控制和法規標準的多重挑戰。

本議題將深入探討:菌種研發的瓶頸是什么?從實驗室到量產有哪些痛點?消費者對益生菌功能的認知能否支持更多創新型產品的問世?我們將邀請行業專家分享最新實踐和趨勢,為乳企探索益生菌市場的未來方向提供啟發。



從左至右依次是:凱度消費者指數中國北區總經理趙暉,君樂寶乳業集團研發中心營養研究院院長寧一冰,伊利集團益生菌研究中心科學研究總監洪維鍊博士,蒙牛集團全球研發創新中心,營養科學研究院,微生態研發總經理兼合成生物負責人毛躍建博士

分享嘉賓

【主持嘉賓】

趙暉,中國北區總經理,凱度消費者指數

【討論嘉賓】

洪維鍊博士,益生菌研究中心科學研究總監,伊利集團

毛躍建博士,全球研發創新中心,營養科學研究院,微生態研發總經理兼合成生物負責人,蒙牛集團

寧一冰,研發中心營養研究院院長,君樂寶乳業集團

2025年5月9日,FBIF2025乳品創新分論壇小組討論《益生菌賽道白熱化:乳企如何從菌株研發到市場突圍?》,由凱度消費者指數中國北區總經理趙暉主持,伊利集團益生菌研究中心科學研究總監洪維鍊博士,蒙牛集團全球研發創新中心,營養科學研究院,微生態研發總經理兼合成生物負責人毛躍建博士,君樂寶乳業集團研發中心營養研究院院長寧一冰,共同參與。

一、開場與嘉賓介紹

趙暉(凱度消費者指數中國北區總經理):在這個討論環節,我們準備邀請一些在乳酸菌、菌株上的專家跟大家討論一下。這個討論的環節叫“益生菌賽道白熱化:乳企如何從菌株研發到市場突圍?”首先先掌聲感謝三位專家的蒞臨。先給大家留幾分鐘各自做個自我介紹,介紹自己或者自己的公司以及我們菌種研究相關的,自己想講的和自己企業相關的內容。

寧一冰(君樂寶乳業集團研發中心營養研究院院長):我們君樂寶30多年前就是從酸奶起家的,因此很早就開始關注益生菌的研究。早在2010年,我們的科研人員便著手建立自有的益生菌菌種庫。我們的研究方法很樸實也很有效——研究人員走遍大江南北,采集傳統食物中的乳酸菌,甚至走出國門,前往歐洲地區進行采樣。

我們秉持“既然存在,便有價值”的理念,向古人學習、向傳統學習。我們將這些菌種通過科學的方法進行分離、驗證,并保存在我們的菌種庫中,為后續營養研究、產品升級以及自有益生菌發酵劑的研發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其實從那時候起,君樂寶便開啟了功能性益生菌的系統研究之路。

洪維錬(伊利集團益生菌研究中心科學研究總監):我來自伊利集團益生菌研究中心。伊利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乳品企業,亞洲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五。中國乳企的發展不僅僅局限于國內,我們也希望走向全球。

益生菌與乳制品天然關聯。從歷史上看,人類很早就開始食用發酵奶類食品,古人已經在實踐中廣泛使用乳制品發酵技術。只是早期中國在科研層面起步較晚,國外的研究相對更早一些。伊利在2010年之后開始著力建立自主菌種體系,近十年來,我們通過母乳、嬰兒體內等源頭進行菌株采集,建立了母嬰來源菌庫,從源頭上進行發力,逐漸形成自主菌種體系,真正實現了益生菌的國產替代,也是在“卡脖子”問題上的一項戰略工程。

目前我們已經在產品中逐步實現這些自有菌種的應用,推動中國乳企在益生菌領域的自主創新和高質量發展。

毛躍建(蒙牛集團全球研發創新中心,營養科學研究院,微生態研發總經理兼合成生物負責人):大家好,我是毛躍建,現任蒙牛集團研發負責人,聚焦微生態與合成生物領域。我一直從事細菌相關研究,從本科到博士后,再到工作,始終沒有離開這個方向。我是2023年加入蒙牛的,此前長期在原料企業中專注于菌種和益生菌的研發。

回看這幾年益生菌的發展變化,我印象特別深。十年前我們在講益生菌,很多人還分不清楚酸奶和益生菌的區別。尤其是2015年前后,我經常要向外界科普益生菌到底是什么、和酸奶有什么不同。而現在,益生菌已經成為大眾熟悉的健康關鍵詞。乳品是益生菌最早應用的品類,但如今在保健食品等品類的火熱發展中,我們更應思考,乳品如何重新挖掘益生菌的價值。蒙牛其實從2007年就開始在益生菌方面持續投入。

目前,蒙牛的整體策略是:我們選擇與優秀的科研團隊、供應鏈原料方和設備廠商深度合作,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只要能夠幫助我們快速、優質地完成轉化,我們都愿意整合。這不僅能夠高效推動技術落地,也讓科研成果真正走向市場。

我們會根據產品開發的具體需求來整合資源,而不是一味追求“全抓”,真正實現精準創新。我相信,未來益生菌不僅能在膳食補充劑中大展拳腳,更將在最早的應用場景——乳品,尤其是酸奶和奶粉中煥發新的生命力。

二、益生菌菌種研發周期與挑戰

(一)研發周期探討

趙暉:感謝三位的簡單介紹。在座的都是行業內的專家,我想從技術角度請教幾個問題。事實上,益生菌菌種從研發到最終應用,周期是比較長的。我想了解,一般來說平均周期大概有多長?在整個過程中,通常遇到的最大瓶頸和困難是什么?

寧一冰:如果僅從配方開發角度來看,周期可以長也可以短,平均大概是一年左右。但我們君樂寶目前正處于一個轉型期,從經驗驅動轉向科研證據驅動。如果要建立完整的證據鏈,比如開展動物研究、臨床研究,那么整個周期就會變得更長。一個完整的臨床研究至少要兩年時間。如果我們要驗證功能性乳制品的效果,那么一個完整的證據鏈搭建下來,可能需要2-3年。

從左至右是:君樂寶乳業集團研發中心營養研究院院長寧一冰,伊利集團益生菌研究中心科學研究總監洪維鍊博士


洪維錬:從我的角度看,得益于科技進步,現在的研發效率比早期高

但最終的周期長短,還要看企業的戰略決心和投入程度。以一個新的菌種為例,從早期開發、體外實驗、動物實驗到人體臨床試驗,再到菌種制備、菌粉生產和最終的產品應用,這整個流程走下來大概需要3-5年。這并不簡單,每一步都需要花很多心力。

毛躍建:我補充一下。從我多年的經驗來看,研發周期這個問題其實因情況而異。我以前給不同的人回答是不一樣的。關鍵在于兩點:第一,你的目標有多高?第二,你的起點在哪里?

像蒙牛、伊利、君樂寶這樣的企業已經具備一定的菌種庫基礎,那么從菌株開發到產品上市,3-5年的周期基本是合理的。但如果你從零起步,沒有基礎,沒有菌株、沒有研究原理,那么周期會更長。我曾經主導一個完全從零起步的項目,光是原料開發就花了整整8年,產品至今還未上市。

此外,還涉及到消費者的需求。雖然口味、包裝這些表面訴求會變化,但對健康的核心訴求是不會變的。益生菌主要聚焦功能性,比如調節血糖的菌株,無論最終是做成酸奶還是奶粉,它的核心功能是穩定的。研發周期確實長,但如果我們追求高質量的產品,那這是必須付出的代價。

(二)研發過程中的瓶頸與困難

趙暉:在這個過程中,通常會遇到哪些比較大的困難?比如說是否會出現研究一半需要推倒重來?或者有沒有其他外部環境的影響?請問各位認為最大的困難和瓶頸是什么?

寧一冰:這個問題確實非常現實。整個產品研發過程中存在很多復雜的挑戰。我舉個例子:君樂寶的拳頭產品“簡醇”做得非常成功,低GI、零蔗糖,口感也非常好。但對科研人員來說,這樣的產品越好,升級難度越大。

如果我們嘗試使用新的發酵劑,就必須考慮產品的穩定性、后酸控制、活菌數等技術問題,還需要通過實驗數據建立功能證據鏈。同時,我們還要在不犧牲口味的基礎上增強產品功能,這對科研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尤其是像“簡醇”這種功能性發酵乳,既要好喝,又要有功能,在這個基礎上實現產品升級,確實非常難。


君樂寶簡醇酸奶;圖片來源:君樂寶官網

趙暉:確實,消費者五年后就換了一批,他們的喜好也會隨之變化。所以要做一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產品,難度確實很大。

洪維錬:所以我們強調“創新”必須是提前布局,而不是等到市場有需求時才去響應。五年前我們就會設想五年后的戰略方向,并做好相關的技術儲備。目前從技術角度看,我們已逐步掌握了菌粉生產、功效研究、人體臨床等關鍵環節。現在國內很多菌種廠商正在崛起,但仍面臨一個核心問題:菌粉的穩定性與活性還需進一步提升。穩定性和活性好,產品應用的空間才更廣。

此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就是科普教育。一個好的菌種,從開發到產品上市,再到讓消費者理解并認可其價值,中間有很長的傳播鏈。國外科普教育做了幾十年,大眾普遍知道益生菌是什么、有何好處。中國的益生菌市場發展時間較短,科普相對滯后,這也影響了消費者的接受度。

毛躍建:剛剛洪總關于挑戰有很多已經講了,我再補充兩個挑戰。

第一,如果你追求很高的產品功效,那么“真實世界中的體感效果”就是最大的挑戰。我們在實驗室可以嚴格控制變量,得到清晰的實驗結果。但到了真實世界,消費者飲食習慣多樣、作息不規律、還可能服用藥物,這種復雜環境下產品是否依然有效,是我們在研發中要高度重視的。實驗結果能否順利轉化為真實使用體驗,這中間要花很多精力篩選出最優的菌種和配方。

第二,當企業已經擁有第一代成熟上市菌種之后,還會遇到一個很現實的抉擇問題。例如,一個菌株已經應用多年,有良好的市場反饋、廣告投入也非常大。但如果研發團隊發現一個更好的新菌種,是否應該替換?這意味著你必須放棄前期的品牌積累,從頭再來。益生菌的名稱就是它的“身份證”,換了名字就像換了產品,這對市場來說是巨大的挑戰。升級?不升級?每一個決定都是對研發方向的深刻思考。

三、益生菌市場推廣與消費者認知

(一)認知程度與接受度

趙暉:益生菌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必須面對消費者的接受度問題。我想請教三位,目前消費者對益生菌的認知程度如何?對新菌種的接受度又如何?我們應如何推進普及?


蒙牛集團全球研發創新中心,營養科學研究院,微生態研發總經理兼

毛躍建:我雖不是做市場的,但從從業經驗來看,消費者對益生菌的認知跟十年前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尤其是疫情以后,不少人已經知道“益生菌”和“菌株”的區別。

但問題也很明顯:消費者雖然知道益生菌有好處,但絕大多數人不知道“哪個菌種更好”。甚至是微生物領域的專家,雖然在研究上很強,但也常常不知道市場上哪些產品更有效,反而來向我請教。這種研究與市場的脫節,暴露出我們行業在轉化與溝通上的不足。是我們必須重視的問題。

洪維錬:我也有相似經歷。我的一位朋友是國家單位的博士,有天問我:“益生菌到底是干嘛的?怎么來的?”這讓我意識到,即便是高知人群,對益生菌的理解也很有限。雖然大家普遍聽說過益生菌,甚至給孩子吃,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的實際功效、來源和原理。

疫情確實帶動了益生菌熱潮,但消費者對其認知的深度,仍遠遠不夠,科普依然任重道遠。

寧一冰:我非常認同前面兩位的觀點。分享一個早年的案例:我曾在一家國際大公司工作,他們在進入中國市場前做過一次大型消費者調研,結論是“中國人不喜歡酸奶”。原因在于當時消費者不知道酸奶是益生菌的載體,也不知道益生菌有什么好處。

但十年之后,我回國發現超市里酸奶已經無處不在。原因就在于大家逐漸認識到酸奶對腸道健康有益,是益生菌的一個理想載體。不過,即便現在消費者認知提高了,他們對益生菌的理解依然是模糊的。再加上市面上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部分網紅產品夸大宣傳,這反而進一步混淆了消費者的判斷。因此,我們不僅要做技術創新,還要共同承擔起普及責任,讓消費者有能力做出科學判斷。

(二)如何進行消費者普及教育

趙暉:如何對消費者進行普及教育,讓他們接受?

1.科學內容需通俗表達,配合渠道傳播

毛躍建:現在不少企業已在做益生菌的消費者普及工作,這項工作需要研發、市場、銷售,乃至科研院所的協同配合,單一方面很難完成。研發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做好基礎的科普內容。特別是在微信、小紅書、短視頻等平臺發展起來以后,很多專家開始用通俗的語言進行講解,至少讓感興趣的人能進一步了解益生菌背后的科學知識,幫助他們建立更正確的認知。但挑戰在于,即便在業內,真正能判斷益生菌功效的人也非常少。哪怕是做微生物的專家,如果不是深入做益生菌研發的,其實大多數也難以判斷不同菌株的好壞。因此,我們還在推進兩個方向:

(1)教育與宣傳,包括科普傳播、科學營銷、市場推廣等。

(2)推動行業標準建設。標準是“標尺”,既是行業底線,也可作為判斷參考。我們正在推動包括國標、團標、行標等體系的建立,未來如果這些標準能夠用于產品宣傳,消費者也能有清晰的對比參考,知道哪個“長”,哪個“短”。

趙暉:消費者對“量”的認知也需科普,消費者對益生菌“量”的概念也很模糊。比如現在有的品牌宣傳“100億”,有的“300億”,甚至“5000億”,讓人一頭霧水。標準的建立,也有助于厘清這類認知混亂的問題。

2.案例借鑒:從臺灣市場看科普教育的影響

(1)系統科普可改變消費者基本認知

洪維錬:以前,很多人以為“鼻子過敏”就是“感冒”。當時國外就有益生菌企業聯合乳企,一起大力推廣益生菌,用于改善鼻過敏問題。他們通過鋪天蓋地的宣傳,讓醫生也參與到科普中,告訴大家“打噴嚏、流鼻水”可能不是感冒,而是過敏。這樣,消費者才逐漸認知到益生菌在過敏改善中的作用。這說明科普教育確實非常重要,必須由產學醫研共同參與,才能有效推動消費者認知的提升。

(2)科研與市場協作,推動研究成果走向市場

洪維錬:我們最近研發的一個副干酪乳酪桿菌K56菌株,做了人體臨床試驗,并在SCI期刊上發表了論文。為了向市場推廣,我們配合事業部,將該菌種應用到“每益添”這款產品中,開展“14天補菌計劃”的市場活動。這個過程是研發人員與市場人員的緊密協作,不僅僅傳播菌株的功效研究,也讓消費者通過產品體驗感知研究成果,從而加強對益生菌和品牌的黏性。

3.簡化選擇:建立消費者信任的“識別系統”

寧一冰: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其實不需要了解所有產品,只需要一個工具,幫我判斷哪些是好的產品就足夠了。

目前我們面臨的問題是,即使企業開發出好產品,也需要投入大量廣告成本來推廣和科普。因此,我們要繼續宣傳推廣這些真正功能性、優秀的乳品。同時,也希望未來可以像日本那樣建立更完善的功能乳品管理體系——讓真正認真做研發的企業、優質產品能夠“跳出來”,被看到。這樣既可以為企業省下不少推廣成本,也能幫助消費者更輕松地選擇優質產品。

四、益生菌產品與健康關聯探討

趙暉:我想追加一個問題,可能也是在座觀眾想問的。我剛才聽了森永的分享,非常有印象。他們的產品可以“降三高”,叫“三重”。我就很好奇,如果某些益生菌產品真的有用,通過酸奶這種載體攝入,對我產生幫助了——那藥還能不能停?真的能取代藥嗎?如果能替代,那我立刻不吃痛風藥了,直接去買剛才的酸奶。


森永酸奶產品;圖片來源:森永官網

毛躍建:食品與藥品追求不同,益生菌可作為生活方式干預的輔助。

首先,在非專業場合,這類問題其實是不能隨意回答的。藥品和食品不能放在同一個維度去比較。但考慮到在座各位都是專業人士,我可以從科學角度簡單評價一下。

第一,藥品追求的是療效,它可以有副作用;食品首先要求的是安全性,其次才是健康屬性。二者出發點完全不同。

第二,能不能替代藥物,關鍵在于菌本身的性質,以及所針對的癥狀類型。有些疾病,比如代謝性疾病,其實是可以通過生活方式干預獲得顯著改善的。如果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再搭配益生菌調理,當然是有效的。以血糖為例,我從研究生開始就研究這塊。新發糖尿病患者,即便不吃藥,只要通過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就有接近50%的概率能把血糖恢復到正常。如果再加上益生菌輔助,是可以幫助維持的。但前提是你得“改”,得知道怎么去管理自己。如果生活習慣不變,光靠一個菌的外源性干預,不會有長期效果。代謝性疾病的特點就是漸進發展,不從根源控制,最后還是要走到藥物干預的那一步。

所以,菌可以輔助,但不能替代。

洪維錬:正如毛博所說,食品級益生菌和藥物不能等同。益生菌確實有食品級和藥品級之分,我們今天討論的大多是食品級,它不能作為“治療”手段,只能是“輔助”。

剛進入益生菌行業時,前輩們就告訴我:千萬不要用菌宣傳治療疾病。菌的作用是幫助你調節身體狀態,但醫學上的治療,仍然要靠藥物。比如現在有些研究顯示益生菌可以輔助降低血糖、尿酸,但這類研究中通常用藥物作為陽性對照組,因為真正治療疾病的,還是藥。

我自己也有高尿酸的情況。去看醫生時,醫生也沒有直接讓我吃藥,而是叮囑:不能吃的東西不要吃,大量喝水,把尿酸代謝出去,數值就能降下來。這說明,生活方式是關鍵。而益生菌,可以是幫助你建立良好生活習慣的輔助工具。

寧一冰:我非常認同毛博士和洪總的觀點。功能乳品,尤其是含益生菌的酸奶,是有明確健康價值的。但這不意味著,它可以在疾病出現時“立竿見影”地替代藥物治療。但我們也可以從長期觀察中獲得信心——比如一些歐洲的大型隊列研究顯示:長期吃酸奶的人,其結腸癌、心血管疾病、便秘、睡眠障礙等發生率,顯著低于不吃酸奶的人。在歐洲,酸奶常作為主食攝入——早、中餐都吃,不像我們僅當作零食。所以他們形成了長期、穩定的乳品攝入習慣,這些研究的樣本時間也足夠長,說明這種飲食習慣確實有益健康。

我想強調的是,不論有沒有疾病,酸奶這種健康食品,都應該成為飲食結構的一部分,就像我們每天要吃蔬菜水果一樣。你不必等到生病后才去吃,它是基礎健康管理的組成部分。

趙暉:感謝三位專家的分享,給了非常專業而清晰的解答。說到底,哪怕你有痛風或者“三高”,吃了這些功能乳品,也不能輕易停藥。它不是藥品,不能當作替代治療手段來看待。

五、現場問答

提問:感謝四位專家的享。我想請教君樂寶研發中心營養院院長。現在大家都知道酸奶對健康有益,剛才也提到,歐洲和美國人的飲食習慣本身就有助于養生和健康。我想問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酸奶到底什么時候吃最好?大家都說酸奶好,那什么時候吃最有助于健康?有些人喜歡在下午茶時間喝酸奶,或者工作累了中間補充一下。我也注意到,很多餐廳在用餐結束后會送上一杯酸奶。那到底什么時間段吃最合適,對健康最有幫助?

第二個問題是關于酸奶未來的發展趨勢。大家知道它對健康有幫助,但未來酸奶會如何發展,以更好地助力健康生活?


君樂寶乳業集團研發中心營養研究院院長寧一冰

寧一冰:這個問題非常有挑戰性。

一般來說,建議在飯后半小時左右食用酸奶。這個時間段,胃酸已經被中和,環境不再那么酸,有利于益生菌順利通過胃部,抵達腸道發揮作用。這是較為推薦的食用時機。當然,早餐時飲用酸奶也是一種健康的方式。雖然不是飯后,但可以搭配水果、谷物一起食用,這樣的組合也很適合日常攝入。

關于酸奶的發展趨勢,這個問題非常好,也非常關鍵。以我們君樂寶的“簡醇”為例,它目前表現非常好,口味好、功能也不錯,銷量年年攀升。這對我們科研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不斷升級產品功能的同時,依然讓消費者喜歡它的口感?這是一大挑戰。

我們在前期做了很多研究和梳理。比如在菌種復配方面,目前市場上的酸奶存在同質化嚴重的問題,因為常用的發酵劑就那幾種,導致產品風味趨同。如果我們要在功能性和風味上實現創新,就必須研究自有的復合發酵劑。我們知道,人體的腸道從口腔到肛門,不同部位分布著不同類型的菌群,每種菌都有各自的功能。如果我們相信酸奶是一個優秀的功能載體,就不能只依賴單一菌株,而應該使用復合菌種,實現增效、疊效甚至雙效的作用。

不過,在使用復合菌種的過程中,我們還要面臨很多技術挑戰。比如保質期結束時益生菌的活性如何保持、風味的平衡如何調節等。在工藝上,從溫度控制、菌種添加比例、壓力參數設定,到最終的口感呈現,每一環都需要反復打磨和驗證。

我們希望酸奶不僅有功能性,更要具備美味性。而不同菌種所產生的風味物質也不一樣,有些菌會釋放醛類,增加奶香,這給配方開發帶來更大難度。這也是為什么一款高品質酸奶的研發周期會如此之長,因為需要考慮和驗證的細節非常多。目前,“簡醇”已推出新一代產品,采用君樂寶自有的專利復配菌種。不僅在口味上獲得提升,功能方面也經過臨床驗證,具有潤腸通便、改善便秘,甚至是改善睡眠的效果。

提問:四位老師好。我們注意到,尤其是在疫情之后,消費者對益生菌的關注和接受度顯著提升。不過,這一增長并不完全來自于益生菌酸奶品類,益生菌保健品也是一個重要的驅動力。現在的趨勢是,很多消費者在出現身體不適或有特定健康需求時,更傾向于選擇益生菌保健品,認為其功效更強、見效更快。請問您如何看待當前這種市場格局的變化?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應如何利用益生菌酸奶的優勢,與益生菌保健品形成差異化,更好地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從左至右依次是:君樂寶乳業集團研發中心營養研究院院長寧一冰,伊利集團益生菌研究中心科學研究總監洪維鍊博士,蒙牛集團全球研發創新中心,營養科學研究院,微生態研發總經理兼合成生物負責人毛躍建博士

洪維錬:保健品和酸奶其實是兩個不同的品類。大多數酸奶中的益生菌含量相對較低,而保健品,比如固體飲料或膠囊類產品,菌數通常要高得多,甚至能達到千億級別。這類產品在功效上更強,是因為它們通常通過了人體臨床驗證,敢于標稱“千億活菌”,是有實證基礎的。

比如,國內正在推動保健食品專用菌種名單,這是為了整頓當前益生菌領域的混亂現象。只有那些具備臨床數據、穩定性和安全性評估的菌株,未來才能被納入這個名單中。我們伊利也正在推進相關研究,希望將合規、安全、有效的菌株納入我們的產品中。在體感上,這類保健品確實比酸奶更明顯。臨床試驗通常是直接讓受試者攝入高含量菌粉,通過觀察攝入后的身體反應來驗證功效。

不同的產品適用于不同的消費需求。如果只是日常補充、追求美味和飽腹感,同時希望有一定的健康功能,酸奶是不錯的選擇。但如果已經出現腹瀉或便秘等較嚴重的腸道問題,可能需要選擇保健品或健康食品,其益生菌含量和功效更具針對性。

另外,如今市面上益生菌產品種類繁多,消費者在選擇時也要特別注意。我在做科普時也經常強調,要慎重選擇品牌和菌株。因為益生菌的研究是基于“菌株”而非“菌種”進行的,菌株的功能更明確、更具體。因此,選擇有明確臨床驗證、標注具體菌株的品牌才更有保障。

本文為FBIF食品飲料創新原創,轉載請聯系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郭麒麟,正式開除德云社。

郭麒麟,正式開除德云社。

會說話的舌
2025-07-18 13:40:49
歐盟反對烏克蘭剝奪反腐敗機構獨立性,烏加入歐盟進程或被暫停

歐盟反對烏克蘭剝奪反腐敗機構獨立性,烏加入歐盟進程或被暫停

山河路口
2025-07-23 23:54:30
英媒:若7000萬鎊新報價再被拒,拜仁很可能放棄追求迪亞斯

英媒:若7000萬鎊新報價再被拒,拜仁很可能放棄追求迪亞斯

懂球帝
2025-07-23 21:56:26
女兒每月給母親三千五生活費,母親哭訴從未拿到,查流水全家呆住

女兒每月給母親三千五生活費,母親哭訴從未拿到,查流水全家呆住

荷蘭豆愛健康
2025-07-11 05:49:05
朱茵模仿夢露拍寫真,網友直呼“東施效顰”,這是自毀形象?

朱茵模仿夢露拍寫真,網友直呼“東施效顰”,這是自毀形象?

策略剖析
2025-07-22 11:53:17
莎拉波娃出售洛杉磯豪宅,售價為2500萬美元

莎拉波娃出售洛杉磯豪宅,售價為2500萬美元

懂球帝
2025-07-22 20:12:14
贏麻了,陳佩斯哭了,票房300倍逆襲,朱時茂百萬投資可掙了不少

贏麻了,陳佩斯哭了,票房300倍逆襲,朱時茂百萬投資可掙了不少

草莓解說體育
2025-07-21 17:59:38
AC米蘭0-1阿森納!被狂射23次!轉會市場只出不進,米蘭淪為二流

AC米蘭0-1阿森納!被狂射23次!轉會市場只出不進,米蘭淪為二流

體育世界
2025-07-23 22:58:20
賽里木湖廁所被曝“屎滿為患”,游客直接拉外面,景區:水供不上

賽里木湖廁所被曝“屎滿為患”,游客直接拉外面,景區:水供不上

悠閑歷史
2025-07-22 16:40:45
搶占籌碼,莫斯科又被襲擊!俄宣布退群,與歐洲國家關系徹底惡化

搶占籌碼,莫斯科又被襲擊!俄宣布退群,與歐洲國家關系徹底惡化

混沌錄
2025-07-23 23:54:09
宗繼昌律師發聲:宗慶后曾承認3個孩子是宗氏血脈,不會虧待他們

宗繼昌律師發聲:宗慶后曾承認3個孩子是宗氏血脈,不會虧待他們

涵豆說娛
2025-07-14 17:58:19
癌癥發作前,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十分有意義,建議收藏

癌癥發作前,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十分有意義,建議收藏

神奇故事
2025-07-23 23:59:55
果然被猜中了!江蘇丹陽兩條杜賓犬飛撲幼童,警方:已妥善處理

果然被猜中了!江蘇丹陽兩條杜賓犬飛撲幼童,警方:已妥善處理

奇思妙想草葉君
2025-07-22 14:44:34
21 人命換不來真相?11 具尸體在前,援助謊言還要編到何時?

21 人命換不來真相?11 具尸體在前,援助謊言還要編到何時?

議紀史
2025-07-22 12:10:03
這是我國連續八年向塔克拉瑪干沙漠輸水后的成果!

這是我國連續八年向塔克拉瑪干沙漠輸水后的成果!

老友科普
2025-07-21 08:31:01
皇馬醞釀夏窗清洗!阿隆索通牒6人:要么坐板凳 要么離隊

皇馬醞釀夏窗清洗!阿隆索通牒6人:要么坐板凳 要么離隊

葉青足球世界
2025-07-23 09:15:28
荊門李某(男,33歲),被判刑!

荊門李某(男,33歲),被判刑!

荊門晚報
2025-07-23 12:14:05
賴清德還沒到紐約,特朗普就先來了個下馬威,大陸說的話開始應驗

賴清德還沒到紐約,特朗普就先來了個下馬威,大陸說的話開始應驗

游古史
2025-07-23 13:14:19
受省委書記、省長委托,副省長看望慰問受災群眾

受省委書記、省長委托,副省長看望慰問受災群眾

政知新媒體
2025-07-23 07:27:21
收官!火箭再簽3D悍將奧科吉 14人鐵索陣出爐 謝潑德成最弱一環

收官!火箭再簽3D悍將奧科吉 14人鐵索陣出爐 謝潑德成最弱一環

老王大話體育
2025-07-23 23:42:16
2025-07-24 00:55:00
FBIF食品飲料創新 incentive-icons
FBIF食品飲料創新
創新,深度,推動行業的發展。
6496文章數 11572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財經要聞

律師解析娃哈哈遺產案:遺囑是最大變數

頭條要聞

印度、孟加拉關切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站工程 中方回應

頭條要聞

印度、孟加拉關切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站工程 中方回應

體育要聞

英格蘭最紅球星 也是加勒比島國驕傲

娛樂要聞

汪峰森林北同游日本 各帶各娃互不耽誤

科技要聞

別自嗨了!XREAL徐馳:AI眼鏡只有5歲智商

汽車要聞

德系大招放盡 場地極限測試全新奧迪A5L

態度原創

健康
本地
數碼
手機
家居

呼吸科專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謠言!

本地新聞

這雙丑鞋“泰”辣眼,跪求內娛不要抄作業

數碼要聞

AppleCare+ 為 iPad 和 Apple Watch 帶來防盜和丟失選項

手機要聞

iOS 26 Beta 4更新,液態玻璃又調整

家居要聞

晨曦生活 明媚而放松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塔河县| 玉龙| 依兰县| 定兴县| 阳西县| 偏关县| 师宗县| 鹰潭市| 清水县| 定襄县| 烟台市| 绥宁县| 岑溪市| 绵竹市| 盐源县| 正蓝旗| 睢宁县| 鄂托克旗| 嘉禾县| 宾阳县| 镇原县| 徐水县| 玛多县| 汉源县| 江口县| 玉门市| 永善县| 新乡县| 湾仔区| 富锦市| 犍为县| 青海省| 噶尔县| 叙永县| 同心县| 丘北县| 田林县| 永宁县| 台北市| 团风县| 赣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