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靜安寺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以“多格合一”機制為關鍵抓手,高效整合三個街區網格、市場監管所、派出所等多方治理力量,聚焦群眾關切的治理難點與痛點,以務實舉措和創新思維破解城市管理難題,在守護城市煙火氣的同時,塑造更高品質的秩序之美。
創新復合管理模式,當好市容環境“守護者”
華山醫院區域日均人流量逾兩萬人次,交通擁堵、流動攤販占道經營等問題長期存在,嚴重影響患者就醫體驗與居民生活品質。為此,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協同派出所、平安辦等職能部門,創新實施“動態巡查+定點值守”的復合管理模式,組建由專業執法隊員與社區志愿者構成的聯合巡查隊伍,每天7時至22時實施不間斷巡查管控。“以往陪同家人就醫,非機動車停放困難。現在,道路明顯暢通了,安全感也增強了不少。”經常往返醫院的市民李女士深有感觸。
一次專項聯合行動中,城管執法隊員精準發現一名長期占道兜售所謂“特效藥”的流動攤販,迅速聯動公安機關控制現場。經核查,該攤販涉嫌詐騙犯罪。城管執法隊員表示,多部門協同聯動,不僅強化了執法效能與威懾力,更彰顯了政府根治頑疾的決心與能力。
首創“三步工作法”,根治跨門經營“頑疾”
愚園路沿線商鋪跨門經營問題曾是困擾市容環境管理的“痼疾”。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積極探索治理新路徑,首創“三步工作法”:第一步由街區網格員開展入戶政策宣講與法規教育;第二步聯合市場監管部門組織商戶規范經營專題培訓;第三步對經勸導仍拒不整改的商戶依法采取執法措施。
“過去一直對拓展經營空間的理解存在誤區,經過城管執法隊員的宣傳,深刻認識到合規經營方為可持續發展之道。”水果店經營者張先生在執法隊員多次耐心細致的溝通引導下,不僅主動完成整改,更轉化為“文明經營倡導者”。
如今的愚園路,沿街店鋪經營規范有序,門前環境整潔美觀,街區風貌顯著提升。居民劉女士表示:“道路環境煥然一新,日常通行與休閑體驗得到極大改善。”
優化疏導管理策略,破解快遞占道難題
面對快遞占道堆放的“難題”,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與街道管理辦、城運中心、居委會、快遞企業聯手,在居民區周邊科學規劃并設置臨時快遞集中存放點,同步制定實施限時裝卸、規范堆放的精細化管理標準,“城市治理需精準施策,關鍵在于探尋兼顧各方合理訴求、實現多贏的解決方案。”
針對長樂路某小區長期存在的快遞包裹侵占公共通道、妨礙居民通行的現象,執法隊約談涉事快遞企業負責人,督促企業優化配送流程,增配智能快遞柜等設施,在有效解決占道問題的同時,也提升了末端配送效率與服務水平。
“現在,回家的路不再因為快遞物品變得‘梗阻’難走,居住體驗顯著優化。”小區居民給予積極評價。
聚力攻堅疑難訴求,搭建高效民生響應橋梁
12345市民服務熱線工單是感知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針對涉及面廣、成因復雜的疑難工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建立健全“一事一專班”處置機制,聯動多部門開展聯合會商、協同攻堅。
針對居民多次反映的某小區群租亂象及其伴隨的安全隱患,執法隊迅速聯合公安派出所、社區網格力量展開細致排查。經查,涉事房屋被違規分割為8個獨立隔間,租住人員逾20名。聯合專班不僅依法取締了群租行為,消除安全隱患,更積極協調資源,妥善解決了租住人員的安置問題。
“由衷感謝執法部門的高效行動,小區安全秩序得到根本性改善。”投訴人趙先生專程致電表達謝意。執法隊負責人表示,市民的每一份訴求都承載著信任與期待,必須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執行力,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切實回應市民期盼。
記者:邢蓓琳
編輯:路景斕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