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測評」是@答主評審團 全新欄目,測評產品由官方出資并匿名在授權零售渠道購買,無廠商送樣,并匯聚真實、多維、深度的測評內容,為知友們提供可信賴的消費決策參考,不涉及任何商業推廣行為。
答主評審團成員:@開爾文:食品化學博士, 8 年食品研發經驗,國內 500 強企業研發專家。@HAKU:獨立酒評人、WSET 品酒師,曾多年旅居日本,對日本酒文化有研究。
作為酒類深度愛好者和食品研發工程師,我們發自內心地熱愛酒類。
今年很高興能收到「答主評審團」的邀請,讓我和開爾文老師,從深度愛好者+專家的不同視角組成CP,作為「答主評審團」成員,共同測評一款適合大眾的酒類好物。
一開始,我們有點犯難,畢竟大多數酒其實都有消費門檻,比如不是每個人都熱愛威士忌或伏特加,也不是每個人都能頓頓茅臺五糧液——于是我們翻看了官方的酒類報告,發現2023年,我國規模以上啤酒產量高達3555.5萬千升*。(*數據來源:中國酒業協會《2023年酒業經濟運行報告》)
于是,我們將目標瞄準了大眾消費量最高的酒類之一——啤酒!然而,啤酒的種類繁蕪叢雜,很多人也已經有了自己的喜好。于是,我們將目光放在了一種最近才方興未艾的啤酒身上,那就是市場價值已經超過 130 億美元的——無醇啤酒*!無醇啤酒在全世界范圍內的熱度都在持續上升,例如,在日本,無醇啤酒就尤其受歡迎。2009年,麒麟公司率先推出了完全無醇啤酒。在此之前,市場上主流的是酒精含量為 0.5% 至 0.9% 的低酒精啤酒。自麒麟無醇啤酒問世以來,無酒精啤酒市場迅速擴大,各大公司紛紛推出了多種無酒精啤酒產品。近五年來,中國也相繼推出了多款國產無醇啤酒,其中不乏廣受歡迎的系列,品質和口味也在不斷摸索過程中漸漸提升。(*央視財經. 無醇啤酒市場價值超130億美元 飲料巨頭紛紛加碼。 2024年5月12日. )
在測評之前,我和開爾文老師對待無醇啤酒的態度截然不同:作為啤酒、清酒和葡萄酒愛好者,也參觀過很多酒廠內部,了解工藝釀造過程等,我持有一定的保留態度,認為它可能無法與傳統啤酒相提并論;
而開爾文老師則對其技術創新充滿期待,認為它可能帶來全新的口感體驗!
我們的期望和觀點在測評前各有千秋,但都充滿了對未知的好奇與探索欲。而我們兩人牽頭的團隊,更通過各種方式窮盡搜集,在無醇啤酒的測評上采用了最壕無人性的樣品搜集方式之"窮舉法"——在經歷了長達數月的搜集后,我們幾乎買到了國內在售的所有無醇啤酒,一共 20 款,涵蓋了包括皮爾森·拉格、白啤及IPA等多種風格的無醇啤酒,其中不乏各具特色的知名品牌。
除了"是否好喝"這類主觀標準以外,我和開爾文老師的專業組合,針對無醇啤酒,到底測了些什么呢?
其實,我們不是為自己而測,是為所有對無醇啤酒有需求的人而測的,我們也許會有下列擔心:
想要享受啤酒帶來的香氣和微醺感,但又擔心引起身體負擔;
不勝酒力,但仍想下班后和朋友小酌一杯;
在飲酒上,有可能既要又要么?
帶著對「無醇啤酒可能無法與傳統啤酒相提并論」的好奇心,以及對「食品研發技術創新的期待」我們組成 CP 報名「答主評審團」,想要通過我們的專業視角,為知友們找到那款可能實現「既要又要」需求的無醇啤酒。
在測評前,我們也很好奇大眾對于無醇啤酒最關注的信息,我們通過直答,請它幫忙整理了目前在全網消費者對無醇啤酒最關心的 50 個關鍵詞,并制作成為云圖:
一、關于無醇啤酒,我們應該關注什么
喜歡喝酒的人,對"酒精"是有需求的。既然如此,為什么要喝號稱"無酒精"的啤酒呢?既然不想攝入酒精,喝無酒精飲料就好,為什么又非要喝無醇"啤酒"呢?
答案也許來自于——禁酒令。
你也許知道,歐美的禁酒令催生出了各類看起來像果汁飲料般的雞尾酒,也讓可樂這種神奇的飲料橫空出世;但你也許不知道,禁酒令也同時催生出了無醇啤酒。
在美國長達13年的禁酒令期間,數以千計的美國啤酒廠、釀酒廠和葡萄園陷入了困境。為了順利活下來,他們利用現有的設備,開始生成替代產品。一方面,原本就擁有大型冷藏設備的酒廠,開始生產包括冰淇淋、奶酪在內的乳制品;另一方面,酒廠開始生產酒類替代品——非酒精飲料。
盡管無醇技術的專利據稱是在20世紀初被授予的,但首款無醇啤酒早在1919年禁酒令期間便已開始銷售——它的歷史可能遠比人們普遍認為的要悠久。
上圖這種淡啤酒(near-beer)是如何生產出來的呢?
當時,酒廠在按照原有工序釀造出啤酒以后,又多做了一步:煮啤酒!在煮沸啤酒的過程中,由于酒精的沸點(78.37℃)較低,所以從酒中"跑"出來了——剩下的部分,就是酒精蒸發后留下的"淡啤酒"*。在這種通過煮沸啤酒,讓酒精揮發,從而留下低酒精度數的淡啤酒,早期的目的就是為了繞開禁酒令,很難照顧到啤酒的口感!(*資料來源:北美啤酒官網,https://nabeerclub.com/history-non-alcoholic-beer/)
這就是為什么,無醇啤酒從一開始就并不是"完全不含酒精"!
實際上,當我們翻看國標的規定,也能發現無醇啤酒又名"脫醇啤酒",指的是酒精度≤0.5%vol的啤酒。
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無醇啤酒的制作工藝已經發展出了包括真空蒸餾(可以保留啤酒的風味和香氣)、反滲透(通過反滲透膜去除酒精)、發酵控制(抑制酵母生成)等。但如果你擔心酒駕或酒精過敏所以無醇啤酒,也需要關注其中的酒精含量。畢竟,無醇啤酒目前的制造工藝比較多,某些工藝無法達到 100% 去除酒精的程度,還保留有 0.2%-0.4% 的酒精。
所以,我們測評的第一個指標是——
酒精含量!
同時,我們一定要提醒各位:即便號稱"無醇"或者在本次實測中已經檢測出酒精含量為0的無醇啤酒,由于它的工藝是"產生酒精-去酒精",只能說我們送檢樣品檢測結果為0,但是不要用本次的結果去挑戰極限,包括且不限于:服用頭孢、開車等等。
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我們找到了2019年發表在《食品科學技術雜志》上的一種無醇啤酒制作工藝流程圖。即便采用了滲透膜,但我們用藍框部分圈出來的部分,其脫醇工藝依然采用了蒸餾的方式*。
(*Castro-Mu?oz R. Pervaporation-based membrane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non-alcoholic beverages. J Food Sci Technol. 2019 May;56(5):2333-2344. doi: 10.1007/s13197-019-03751-4. Epub 2019 Apr 10. PMID: 31168116; PMCID: PMC6525675.)
所以,如果你在服用頭孢等藥物期間,即便是無醇啤酒,建議你一滴也不要碰!這個知識點,請大家記牢,如果有可能,也請大家傳達給親朋好友!不是寫了"其它沒了"就真的啥都沒了,也不是寫了"無醇啤酒"就真的一點兒酒精都沒了!
同時,無醇啤酒的工藝,也帶來了更為健康的飲品。
從工藝上說,啤酒酵母在發酵過程的代謝和自溶是嘌呤產生的一種重要來源。而無醇啤酒為了限制酒精的生成,一般會限制酵母的完全發酵,這樣一來酵母無法充分代謝和自溶,生成的嘌呤自然就變少了。
由于酒精含量的極大降低,加上無醇啤酒的低脂、低嘌呤,對于擔心飲酒導致痛風(如高尿酸血癥患者)和其他健康隱患的愛好者來說,無醇啤酒是不是一種更好的選擇呢?于是,我們敲定了測評的第二個指標——
嘌呤含量!
而作為酒類愛好者和食品從業人們,我們也密集調研了周圍的酒友們,他們對無醇啤酒這個品類充滿好奇,但他們更好奇的是:相較于傳統啤酒風味,無醇啤酒的風味,是否會稍有遜色,無法替代傳統啤酒呢?
無醇啤酒最主流的兩種工藝原理,就是在發酵過程限制酒精生成,以及在發酵后把酒精去除,但兩種工藝都會對啤酒的風味產生影響。
比如在限制酵母產酒精的同時,酵母代謝產生風味的過程也會受到影響;再如去除酒精的同時,啤酒的一些酒溶性的風味物質也會被帶走,等等。
當然,這兩年的無醇啤酒工藝的進步是比較快的,我們嘗到了很多風味好、酒精度也低的好產品。有部分產品的釀酒師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他們選擇了香味更濃郁的原料來調味(比如精釀專用的高香麥芽,更多的酒花、酒花浸膏,其他香料等等),也有很少一部分的產品使用了食品用香精 (噓)。
于是,我們敲定了測評的第三個指標——
風味還原度!
不賣關子,先說一下本次測評的結果,令人驚喜連連!
原本對無醇啤酒持保留態度的我,在品嘗了多款產品后,不禁感嘆:“原來無醇啤酒也有如此醇厚味道!”
開爾文老師更是被兩款國產無醇啤酒深深種草,表示:“現在無醇啤酒在口味以及風味上比兩年前進步太多”,沒想到無醇啤酒的技術創新,居然也給這位專業人員帶來了驚喜。從技術角度來看,目前無醇啤酒的生產工藝各有千秋:有的通過去除酒精的方式得到無醇啤酒,雖然風味略顯寡淡,但仍有其獨特之處;有的則通過限制發酵的方式生產,味道可能會有些“怪怪的”,但也不乏有風味獨特的佳作。
至于具體的指標和風味測評結果,太長不看版,我們直接上結果
1、酒精含量測評:喝"無醇"還能"上頭"?
在翻了很多內容后,我們發現,選擇無醇啤酒的消費者常常會有認知上的誤區:無醇啤酒=0 酒精,但實際上,只要酒精低于 0.5%vol 的啤酒產品,就可以稱為無醇啤酒。
因此,喝了無醇啤酒也不要去開車,因為也有可能酒駕!
為了實測無醇啤酒中的酒精度數和嘌呤特性,我們在酒評人 HAKU 實測后精選出 12 款無醇啤酒進行實驗室送檢,在實驗室選擇方面,我們選取了具備 CNAS、CMA 雙資質的實驗室,即同時由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市場監督管理局等權威機構認可的實驗室,通過實驗室檢測結果也有了一些新發現。
總結:以下是各種啤酒的風格、酒精含量和總嘌呤含量。從下圖中可以看出,無醇啤酒(即檢測設備無法檢測出酒精含量,所以標注酒精含量為0%)的嘌呤含量差別較大。
先看下無醇啤酒通過實驗室檢測后,實際的酒精含量情況:其中有 8 款無醇啤酒的酒精含量都是 0(準確來說是低到檢測不出來),而另外 含酒精的 3 款克勞斯勒干啤酒精含量也才 0.4%vol。
從酒精度的指標上看,大部分的產品達到了酒精度為0的程度,如有酒精過敏但有飲酒需求,可以嘗試,但需留意:即使沒有攝入酒精,人體有時也可能出現類似醉酒的狀態,這被稱為“暈機病”或類似現象。其主要誘因可能包括:非酒精飲料的味道和香氣容易讓人聯想到酒精飲料,從而誤導大腦產生錯覺,仿佛已經攝入了酒精;或者,在飲用時若誤以為是酒精,心理作用可能讓人產生類似醉酒的體驗。
2、嘌呤含量:無醇真的更健康嗎?
我們在設計測評方案時,發現很多消費者購買無醇啤酒的動機是:想健康一點。而痛風患者中,確實有很多人本身就是啤酒愛好者。
傳統啤酒容易引起痛風的三個關鍵點:一在于酒精,二在于里面的嘌呤,三是單次攝入酒量。酒精我們測過了,單次攝入量是變量,所以我們現在就來檢測里面的嘌呤含量。
從檢測結果上無醇啤酒的酒精度相比普通啤酒降低了 90% 以上(5%→<0.5%),百威、青島皮爾森、優布勞綠騎士 3 款無醇啤酒嘌呤含量做到了20mg/kg以下,基本可以媲美水果、蔬菜這類嘌呤含量最低的食物了。而百威無醇啤酒在嘌呤含量上更是一騎絕塵式領先。
也就是說,無醇啤酒在酒精度和嘌呤含量兩個引起痛風的關鍵點上,要比普通啤酒做得更好、風險更低(這里只是從指標上來分析,并不是鼓勵有痛風的朋友使勁喝啊~)。
但是,僅做到酒精含量低和總嘌呤含量低,就夠了嗎?你可能會說,那我不如去喝……氣泡水?
OK,HAKU 和 開爾文的 CP 組合一共找來了 26 位朋友,一起盲測!
真是浩浩蕩蕩的一次品酒會啊!
二、資深酒評人牽頭,26 名普通消費者組團實測
你能買到的都在這里了!考慮到實際飲酒場景,每個人的口味習慣、偏好都不一樣,所以我們邀請到了廣泛年齡段的各類人群,包含年輕成人、中老年人,同時也考慮到有飲酒習慣和日常滴酒不沾的共 26 位朋友一起。
不同年齡,喜好不同?
通過真人盲測,無醇啤酒在年齡層喜好上,體現出了不同:
百威、新零白啤、新零皮爾森,更受到 18-27 歲消費者的喜愛,大家反饋:這 3 款酒在味道上都能給人一種濃郁的麥香。特別是新零的皮爾森,香味更有層次感,得到了年輕人的一致好評。
再來看看 28 歲+ 的人群有什么偏好:
大家似乎更偏愛酒花風味、苦味帶來的回甘和韻味。
埃斯特拉、克勞斯勒、新零 IPA 得到了他們的偏愛,這些啤酒苦味會更明顯,啤酒中,苦味都是酒花帶來的,這些啤酒可能使用了較大量的酒花來加強風味。其中 IPA 就是用的雙倍酒花。
男生女生,喜好不同?
答案是——在無醇啤酒風味的選擇上,男生相較于女生,更傾向于追求濃烈與苦味明顯的口感!
雖然我們通過盲測的這組數據發現,大多數無醇啤酒在口味的差異上,沒有反映出很明顯的性別差異。但是:
埃斯特拉、新零皮爾森、新零IPA、百威上,確實出現了女生更喜歡的情況;
而皆愛、喜力、綠騎士更受到男生的歡迎。
我不常喝酒,就想試試,該怎么選呢?
通過這次盲測我們發現,飲酒習慣并不會對你選擇喜好產生過多的影響,多數評分差值不超過1,所以就放心選擇你心儀的那款,或者就是大眾最喜歡的那款,一定不會特別差。
如果還不知道該怎么選,我們把參與測評的消費者按性別、飲酒習慣進行拆解,如果你很謹慎,可以參考每款產品 4 個數據柱都在平均分數線以上的產品~
最后,雖然在盲測階段,我們不會讓消費者考慮價格因素,但實際消費時大家肯定會對價格更關注。
性價比之王是誰?
- 在眾多無醇啤酒中,燕京白啤、百威、青島白啤的老牌新品給消費者帶來了很好的體驗,特別是百威啤酒也得到了用戶很好的體驗評分,可謂是性價比之王!
敲黑板總結一下:
如果你喜歡嘗鮮,可以嘗試下新零品牌的白啤和皮爾森,新零白啤以其清新爽口的特性和接近傳統啤酒的風味,特別受到不常飲酒的年輕人的喜愛。還有傳統大廠的百威啤酒,他們獲得了盲測用戶的高分評價,也更受年輕人們的喜愛。
如果你喜歡穩妥,經常飲酒且年齡偏大的人群,對于百威、寶華利白啤、皆愛,也都是非常好的選擇。
如果你是第一次嘗試,那就大膽地買百威吧,得到了盲測用戶的一致性好評,歡迎入坑分享更多無醇啤酒。
*備注:關于很多人提到的日系無醇啤酒為何沒有上榜,我這里主要也是參考了價格方面因素,日系無醇啤酒一瓶普遍在15元以上,性價比不高。
三、專業酒評報告:每款我們都認真測了!
1、推薦款
?皆愛無醇啤酒
推薦原因:德式啤酒還原度高,嘌呤量較低
皆愛(Jever)品牌,自1840年代創立以來,便以其獨特的風味和無與倫比的釀造工藝贏得了廣泛的贊譽。其無醇啤酒的釀造,更是采用了源自一口已存在超過百年之久的純凈軟水井的水,為啤酒注入了非凡的品質與口感。
這款無醇啤酒,入口既不顯得寡淡,也無過多的水氣,完美保留了啤酒的濃郁風味,深得老饕們的喜愛。它的苦味緊實而有力,清爽之中又帶著悠長的余味,讓人回味無窮。無論是熱量或嘌呤含量都處于較低的水準,因而這款無醇啤酒獲得了比較高的評價。
風格:拉格·皮爾森
原麥汁:4°P
酒精度數:0.3% vol
能量:61kJ(每100ml)
嘌呤:29.3mg/kg
價格:10元/瓶
?寶華力亞無醇白啤
推薦原因:白啤還原度高,香氣飽滿
寶華利亞無醇啤酒呈現出迷人的淡黃色澤,這是白啤的典型特征。其最引人注目的風味,無疑是純正而濃郁的啤酒風味。相較于某些可能口感稀薄或略帶化學味的無酒精啤酒,此款啤酒以其豐富的麥芽香氣和飽滿的口感脫穎而出。在所有無醇啤酒進行盲測中,這款啤酒在味道上無疑是比較近傳統白啤的一款。這款白啤在女性群體中頗有人氣。
風格:艾爾·白啤
原麥汁:6.8°P
酒精度數:0% vol
能量:101kJ(每100ml)
嘌呤:54mg/kg
價格:8.5元/瓶
?新零白啤
推薦原因:入口柔和,麥香突出
新零白啤以其飽滿的口感和濃郁的麥香脫穎而出,余韻悠長。巧妙地融合了清新的柑橘香氣與微妙的清新氣息,這得益于精心添加的橘皮和芫荽籽。這樣的搭配不僅使口感層次鮮明,還巧妙地弱化了酒精感,使得整款啤酒更加貼近不常飲酒朋友的口味偏好。相較于傳統啤酒,它的苦味更為柔和,入口更加順暢。這款啤酒得到不常飲酒的年輕人的歡迎。
風格:艾爾·白啤
原麥汁:5°P
酒精度數:≤0.4% vol
能量:109kJ(每100ml)
價格:9.5元/瓶
?百威無醇
推薦原因:百威還原度高,嘌呤低性價比高
百威無醇啤酒以其出色的易飲性脫穎而出。它味道濃郁,平衡性極佳,即便在無酒精的前提下,依然展現了百威啤酒的經典韻味。除了大麥的馥郁香氣,融入了淡淡的硫化物與青草香這一點需要考慮。這款啤酒保留了百威特有的風味,同時碳酸較強,帶來了清爽刺激的口感。它在不常飲用啤酒的男性群體中獲得了高度評價,把百威放進推薦榜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嘌呤含量極低僅有4.55mg/kg,而且性價比極高。
風格:拉格·皮爾森
原麥汁:3.5°P
酒精度數:≤0.4% vol
能量:60kJ(每100ml)
嘌呤:4.55mg/kg
價格:5.4元/瓶
?克勞斯勒無醇干啤酒
推薦原因:香氣宜人,苦味適中
泡沫細膩且持久,令人印象深刻。得益于著名的卡斯卡特啤酒花的加入,這款啤酒散發出和諧宜人的香氣,讓人一聞難忘。在口感上,它展現出清爽不甜、苦味恰到好處的特質,喝起來既不過分刺激也不顯得單調。其口感清新,口感適中,余味更是干凈利落,沒有多余的甜味和麥芽香殘留,飲用之后令人感覺格外舒適。
風格:干啤
原麥汁:7°P
酒精度數:0.4% vol
能量:108kJ(每100ml)
嘌呤:34.3mg/kg
價格:10.5元/瓶
2、可以嘗試款
可以嘗試款并不指風味不佳,只是在多人評測過程中,某一身份評價高但在多數人中,可能會不喜歡這種風味,造成評價低了一些。
寶華利亞IPA
推薦原因:IPA還原度高,口感平衡
這款寶華力亞無醇IPA啤酒,巧妙融合了傳統IPA的精髓與現代無醇技術的創新。它保留了IPA標志性的濃郁果香與恰到好處的苦味,更在香氣上展現出獨特的魅力:濃郁的柑橘類水果香氣撲鼻而來,如鮮美的橙子、清新的柚子交織其中,輔以淡雅的麥芽香與細膩的酒花香氣,共同編織出一幅層次分明的香氣畫卷。
入口時,啤酒帶來的是一抹清新爽口的感受,苦味精心調配至會稍重一些,能讓人感受到IPA特有的韻味。酒體中等,口感圓潤而和諧,碳酸感拿捏得恰到好處,為整體口感增添了平衡之美。盡管這份苦味對某些消費者而言可能稍顯挑戰,但正是這份獨特的苦味,成為了IPA愛好者心中不可或缺的經典記憶,也讓這款無醇IPA在保留傳統韻味的同時,展現出別樣的風采。
風格:艾爾·IPA
原麥汁:5.3°P
酒精度數:0% vol
能量:80kJ(每100ml)
價格:8.5元/瓶
新零皮爾森
推薦原因:麥香濃郁,香氣突出,添加物少
新零無醇皮爾森嚴格選用高品質的新鮮麥芽、頂級啤酒花及優質膳食纖維作為核心原料,堅決摒棄大米、玉米、蔗糖、香精等任何低成本填料的添加,這一份堅持與純粹,無疑贏得了高度的贊譽。其風味呈現尤為出色,洋溢著濃郁且誘人的柑橘類果香,如橙子、柚子的清新香氣,與淡雅的麥芽香及細膩的酒花香氣交織在一起,構成了層次分明香氣。
在苦味調控上,新零無醇皮爾森采取了溫和處理,但這也可能讓那些偏愛強烈苦味刺激的啤酒愛好者感到稍顯不足。酒體設計得恰到好處,口感圓潤而細膩,碳酸感則實現了精妙的平衡,既不過分刺激也不顯沉悶,然而,對于極少數對碳酸感受極為敏感或有著特殊偏好的品鑒者來說,新零無醇皮爾森的碳酸設定可能未能完全貼合他們需求。
風格:拉格·皮爾森
原麥汁:5°P
酒精度數:0% vol
能量:90kJ(每100ml)
價格:8.5元/瓶
青島皮爾森
推薦原因:獲獎產品,酒體醇厚,嘌呤低
青島皮爾森無醇啤酒是榮獲2021年德國歐洲啤酒之星金獎啤酒之一,品質方面確實有一定優勢。精選優質新鮮麥芽、上乘啤酒花及純凈水源作為原料。初聞之下,一股淡淡的谷物香味悠然飄散,伴隨著微妙的啤酒花香氣,兩者交織融合,層次分明,展現出豐富的香氣體驗。
入口品嘗,這款無醇啤酒的甜味控制得恰到好處,不會過于甜膩,反而讓啤酒花的苦味更加凸顯,與麥芽的醇厚風味相得益彰,但是苦味也讓很多不常喝酒的朋友給出了較低評分。酒體醇厚,口感飽滿。嘌呤含量極低,對于這方面有需求的朋友可以考慮。
風格:拉格·皮爾森
原麥汁:5°P
酒精度數:≤0.05% vol
能量:80kJ(每100ml)
嘌呤:17.7mg/kg
價格:7.6元/瓶
麒麟ICHI啤酒
推薦原因:融合清香的麥香與清新的苦味,果味尤為清爽
麒麟的“零ichi”是專為那些不喜歡啤酒苦味卻鐘愛大麥香氣的朋友們量身定制的。融合了果香與醇厚的甜味,帶來清新爽口的飲用體驗,是佐餐的理想選擇。
這款無醇啤酒有著青番茄般的誘人香氣,入口后則留下小麥般的細膩口感。余味純凈,既無苦澀也無過分甜膩,碳酸化與苦味達到了巧妙的平衡。入口的瞬間,大麥的香氣撲鼻而來,令人感到清爽而滿足。盡管在深度與味道層次上略顯不足,但其獨特魅力依然值得一試。
官方給出的數據中100mL含有38kJ熱量2.2g碳水化合物以及0~2.3mg嘌呤。
它在健康指標上算是排在第一梯隊。但是一瓶二十多塊錢的價格就顯得性價比較低。
風格:拉格·皮爾森
酒精度數:0% vol
能量:38kJ(每100ml)
價格:22元/瓶
西班牙埃斯特拉無醇啤酒
推薦原因:麥芽干果氣息,口感圓潤順滑,余味悠長
外觀上,埃斯特拉無醇啤酒展現出誘人的金黃色澤,配以綿密細膩的泡沫,帶來一抹清新愉悅的視覺盛宴。品嘗時,它入口清淡而不失雅致,不易引發醉意,散發著濃郁的麥芽與干果香氣,口感圓潤順滑,毫無澀感,余味甘甜悠長。然而,在品鑒過程中,部分意見指出,盡管埃斯特拉無醇啤酒以清爽著稱,但相較于那些口感更為醇厚、酒體豐滿的傳統啤酒,它在口感的層次感和變化上或許略顯不足,這成為了少數尋求深度味覺體驗者的遺憾之處。
風格:拉格·皮爾森
原麥汁濃度:5.5°P
酒精度數:0% vol
能量:89kJ(每100ml)
價格:9元/瓶(250ml)
青島無醇白啤
推薦原因:麥芽干果氣息,口感圓潤順滑,余味悠長
青島無醇白啤以其細膩持久的泡沫和濃郁的麥芽香及啤酒花香氣著稱,同時融合了淡淡的花果香調,為品鑒者帶來多層次的嗅覺享受。盡管花果香氣并不十分濃郁,卻巧妙地增添了風味的細膩度。入口時,啤酒展現出綿密順滑的質感,麥香味道尤為突出,令人回味無窮。
這款白啤在追求清爽口感的同時,也面臨著口感飽滿度相對不足的挑戰。對于偏愛醇厚、飽滿口感的品鑒者而言,可能會感覺青島無醇白啤稍顯輕薄,未能完全滿足他們對深度口感的期待。
風格:艾爾·白啤
原麥汁:5°P
酒精度數:≤0.05% vol
能量:80kJ(每100ml)
嘌呤:30.3mg/kg
價格:5元/瓶
優布勞綠騎士IPA
推薦原因:香氣宜人,苦味柔和
優布勞這款無醇啤酒展現出獨特的金黃色澤,泡沫細膩且持久。它保留了典型IPA啤酒的花香特性,散發出芒果、菠蘿、百香果等熱帶水果的誘人香氣。盡管為無醇設計,但其口感依然醇厚,苦味柔和且帶有回甘,余味悠長,令人回味。在這款啤酒中,IPA特有的苦味與麥芽的甜味巧妙融合,形成了豐富而多層次的風味體驗。
然而,相較于傳統IPA啤酒,這款無醇IPA的苦度感受略顯溫和。對于那些鐘愛強烈苦味體驗的IPA愛好者而言,這或許會被視為一個小小的遺憾。這款嘌呤含量較低,對于喜歡IPA風格注重健康的朋友而言是一個新的選擇。
風格:艾爾·IPA
原麥汁:6°P
酒精度數:≤0.05% vol
嘌呤:18.6mg/kg
價格:12元/瓶
朝日DRY ZERO 無醇啤酒
推薦原因:清爽利飲,熱量低,嘌呤低
朝日啤酒的“zero”這款無醇啤酒味道均衡,不顯得過于苦澀,展現出獨特的清新與和諧。其清晰度和香氣尤為突出,融合了果香與清爽的香氛,令人回味無窮。
這款無酒精啤酒在口感上表現得極為順滑。散發著讓人聯想到玉米或小麥的谷物香氣,這種溫和的香氣在眾多特色產品中脫穎而出,清爽口感也備受贊譽,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但是 “zero”在余味上可能不夠持久,對于追求濃郁口感的啤酒愛好者來說,可能會覺得稍顯平淡。它的風味獨特且明顯,盡管與傳統啤酒相比可能缺乏一些深度,但其0卡路里和0碳水健康屬性無疑是一大亮點。此外,它還含有微量的嘌呤。健康方面日系無醇啤酒確實有自己獨到之處,但是綜合性價比下來評價卻往往靠后。
風格:拉格·皮爾森
酒精度數:≤0.4% vol ?
能量:35kJ(每100ml)
嘌呤:17mg/kg
價格:16.5元/瓶
燕京無醇白啤
推薦原因:口感香濃醇厚,0脂·低糖性價比高
燕京無醇白啤以其金色的色澤和豐富細膩的泡沫給人留下清爽的第一印象。入口時,清爽的啤酒感與麥芽的甘甜完美融合,展現出平衡而和諧的口感。它繼承了原漿白啤高溫小罐發酵的獨特風味,脫醇過程中精心保留了關鍵揮發性香氣,尤其是燕京白啤標志性的丁香花風味,使得整體口感香濃且醇厚。
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方面。首先,無醇白啤的泡沫消散速度相對較快,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飲用時的口感層次和視覺享受。其次,盡管聲稱保留了丁香花風味,但部分品評者表示對該風味的感知度并不強烈,且整體口感細膩度有待提升。但是價格方面這款啤酒很有優勢,而且以無醇·0脂·低糖的特征,在健康方面具有代表性,而且性價比較高。所以放入“可以嘗試”系列中。
風格:艾爾·白啤
酒精度數:≤0.05% vol
能量:92 kJ(每100ml)
原麥汁:3°P
價格:3.8元/瓶
沃斯坦無醇啤酒
推薦原因:典型皮爾森風格
沃斯坦無醇啤酒,以其耀眼的金黃色酒體引人注目,口感純凈無瑕,入口順滑流暢,完美展現了皮爾森風格的獨特魅力。香氣與風味略顯單一,但這并未影響其整體品質的卓越。相較于市場上其他無醇啤酒,沃斯坦以其顯著的甜味特征脫穎而出,其熱量在同類評測中偏高,價格方面則保持中庸,未展現出特別突出的性價比優勢,是一款表現均衡、無顯著短板,雖非頂尖卻依然值得品飲的無醇啤酒。
風格:拉格·皮爾森
原麥汁:6°P
酒精度數:≤0.05% vol
能量:98kJ(每100ml)
價格:8.5元/瓶
三得利ALL FREE無醇啤酒
推薦原因:無酒精·低熱量·低嘌呤
三得利“all free”適合不喝酒或更加注重健康的朋友。其最大亮點在于零熱量、零糖、低嘌呤的配方。在日本這些無醇啤酒多是作為碳酸飲料販賣。
盡管初嘗時可能會有輕微的苦味在口中短暫停留,但“all free”卻能順暢地滑過喉嚨,帶來愉悅的飲用體驗。它散發著類似蘇打水與草藥相結合的清新香氣,令人精神一振。然而,在味道方面,“all free”可能略顯平淡,整體口感有所欠缺。它帶有淡淡的果香甜味,但余味并不綿長,缺乏醇厚的口感。對于不喝酒的朋友來說,“all free”無疑是一款極易入口的飲品。它的回味并不持久,啤酒愛好者可能會覺得它與傳統啤酒有所不同。但是同日系啤酒一樣,其過高的價格更是明顯的短板。
風格:拉格·皮爾森
酒精度數:0% vol
能量:0kJ(每100ml)
嘌呤:20.9mg/kg
價格:16.5元/瓶
3、不推薦系列
喜力0.0無醇啤酒
不推薦原因:口感還原度差
喜力無醇啤酒展現了出色的小麥香氣,這種香氣濃郁且持久,再現性極高,令人印象深刻。其色澤金黃,外觀上與經典的喜力啤酒幾乎無異,視覺上極具吸引力。在品嘗過程中,這款啤酒的氣泡細膩且均勻,同樣表現出了高度的重現性,為飲用體驗增添了一份細膩感。從初嘗之際,便能感受到濃郁的大麥風味,然而,伴隨著這份大麥香,還隱約有一種不自然的酸味,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體口感的平衡。盡管余味保持了清爽的特點,但酸味依然較為突出,成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可能是調味過程中的某些因素,導致回味中幾乎缺失了無醇啤酒通常具備的大麥苦味,這使得整體風味略顯單一。
風格:拉格·皮爾森
原麥汁:5.3°P
酒精度數:≤0.03% vol
能量:89kJ(每100ml)
嘌呤:23.1mg/kg
價格:7.5元/瓶
新零無醇IPA
不推薦原因:香氣不夠濃郁,苦味相對突出
酒體呈現出淡雅的淡黃色,泡沫細膩且豐富,充分展現了渾濁IPA的獨特魅力。在香氣方面,雖然能捕捉到葡萄柚、柑橘等熱帶水果的清新香氣,但遺憾的是,這些香氣總體上不夠濃郁,略顯輔助,似乎過于依賴酒精的溶解和揮發作用。 入口時,新零無醇IPA帶來了一抹清爽,以柚子皮的風味為主導,令人耳目一新。然而,在苦味與果香的平衡上,它顯得稍顯不足,苦味相對突出,掩蓋了部分果香,使得整體口感缺乏傳統IPA那種醇厚的層次感。是新零產品中唯一差評的產品。
風格:艾爾·IPA
原麥汁:5°P
酒精度數:≤0.3% vol
能量:83kJ(每100ml)
嘌呤:27.8mg/kg
價格:8.5元/瓶
波羅的海無醇啤酒
不推薦原因:口感突兀
波羅的海無醇啤酒雖展現出清澈透明的淡黃色與獨特的麥芽、蜜糖香氣,但在口感上卻顯得較為挑剔。其入口帶有一定的酸度與微苦味道,雜味顯著,且并不柔和,反而帶有一種較為刺激的口感,這使得初次嘗試的飲者可能感覺難以入口。正因其這種較為突兀的口感體驗,波羅的海無醇啤酒成為了多數品鑒者不推薦的選擇之一。
風格:拉格·皮爾森
原麥汁:8°P
酒精度數:≤0.5% vol
嘌呤:36.7mg/kg
價格:7元/瓶
科羅娜無醇啤酒
不推薦原因:口感寡淡
科羅娜無醇啤酒雖努力承襲經典風味,如麥芽香與酒花香,并呈現清爽口感,但仍面臨風味平淡、苦澀不足及口感單一的問題。相較于含酒精版本,無醇款缺乏深度與豐富性,難以滿足追求濃郁與層次感消費者的需求,使得品鑒體驗略顯單調。評價不高。
風格:拉格·皮爾森
原麥汁:4.2°P
酒精度數:≤0.05% vol
能量:71kJ(每100ml)
價格:7.4元/瓶
在深入探索無醇啤酒的奇妙世界后,這次測評之旅,就像一場關于味蕾與健康的奇妙探險,讓我們對無醇啤酒有了全新的認識。
四、邊喝邊聊:關于無醇啤酒的專業知識
開頭提到,無醇啤酒的歷史可能遠比人們普遍認為的要悠久。近 5 年來,我國也相繼推出了多款國產無醇啤酒,其中不乏廣受歡迎的系列,品質和口味也在不斷摸索過程中漸漸提升。
在國內無醇啤酒市場,拉格、IPA及世濤等類型頗受歡迎。以下是對這些啤酒及其釀造基礎的簡介:
釀造啤酒主要原料為水、啤酒花、大麥和酵母,發酵方式分為下發酵(拉格)和上發酵(艾爾)
拉格:采用下發酵,即在低溫下長時間發酵,酵母沉底,此法利于保持啤酒純凈細膩,品質穩定,適合大規模生產。
艾爾:上發酵則在高溫下短時間內完成,酵母上浮,產生的啤酒風味濃郁、厚重,為精釀啤酒常用。
而生產不含酒精的啤酒,原理上只有兩種方法
我們先看一下,啤酒其實是這樣制造出來的:
酵母消耗麥芽汁里的糖分,生成酒精、二氧化碳和一系列的酒香、花果香和清新的植物香氣,這些元素共同地組成了啤酒的香氣、滋味和口感系統。
想要生產不含酒精的啤酒,從原理上來說只有兩種方法:一是去除酒精,二是限制發酵。
先說第一種,去除酒精。
也就是拿正常發酵好的啤酒,通過各種方式把里面的酒精單獨地分離開,得到無酒精的啤酒。
比如:
·最原始的,通過加熱把酒精揮發掉;
·先進一點的,制造一個高真空度的環境,讓酒精在低壓下揮發掉,避免高溫造成的品質損失;
·更先進一點的,通過過濾和物理作用力(超濾、膜過濾、反滲透),把體積比較小的酒精分子當作雜質一樣過濾分流掉,類似家里濾水器的原理。
雖然原理是理想化的,但在現有的技術水平下:去除酒精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分離掉其他的風味、滋味物質,也就是減弱了啤酒的風味,就像俗話說的「拔出蘿卜帶出泥」
目前,食品研發工程師們正在努力想辦法,繼續提高分離的精確性:也就是分離掉更多的乙醇,損失更少的風味物質。
總而言之,我們如果感覺無醇啤酒的風味有點「寡淡」,那大概率是喝到了這種工藝做出來的啤酒。
第二種方法,就是限制發酵,比如:
·限營養:讓酵母處在一個少糖(碳水)的環境,自然就無法把糖變為酒精了;
·特殊酵母:選育一種特殊的酵母,代謝糖的能力比較差,只產生很少的酒精;
·特殊發酵方式:和正常發酵反著來的條件,比如很短的發酵時間、很低的溫度等;
·上述幾種方式的結合使用。
但是,這個方法帶來了一個問題——我們用了很多代人的時間,才研究出來什么樣的酵母適合做啤酒,酵母在什么條件下產生的風味最好等,幾種條件組合之下得到一個微妙的平衡。
現在平衡被打破了。
所以,相比上一種方法的「風味寡淡」,這種工藝生產的無酒精啤酒味道會有點「怪怪的」,讓人覺得「這是啤酒嗎?」。
如果用風味圖來客觀表示的話,是這樣的:
當然,在現實的無醇啤酒生產中,我們有不少方法去對產品的風味做改善。
比方說,上述兩種方式的結合使用,盡量避免各自方法的缺陷;
再比方說,利用一些原輔料、香精去改善風味的不足
·各種用來做精釀啤酒的、風味更濃郁的特種麥芽;
·更多的酒花、酒花浸膏;
·食品用香精。
總之,目前的無醇啤酒產品,如果你把它和普通啤酒相比,可能會覺得差異有點大。
但如果你把它當作一種啤酒風味的飲料,那很多產品還是做得不錯的,大家可以嘗試一下。
五、總結
當前我們在市場上搜羅無酒精啤酒時,日系品牌依然占據顯著位置。
無論是麒麟、朝日、札幌等知名大廠,還是一些小眾日系啤酒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無酒精啤酒系列。2020年,日本無酒精啤酒的產量已超過25萬千升,占日本啤酒、發泡酒及第三啤酒總產量的4%,成為一股不可小覷的市場力量。據日本富士經濟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無酒精啤酒的銷售額達到了726億日元,較前一年增長了驚人的103.9%。其消費群體主要集中在30至60歲之間。
但其實,無醇啤酒在全球都逐漸風靡。
我們以歐洲為例,在傳統啤酒文化深厚的德國,無醇啤酒的產量也已增至48萬千升,占全國啤酒總產量的5%。在德國,一年啤酒生產總量為9440萬千升,無酒精啤酒的占比顯示出其市場的快速增長。隨著我們這一代人對健康要求的提高,對酒精的需求的降低,無酒精啤酒在德國也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值得注意的是,德國啤酒產量相較于高峰時期已減少了約30%,而無酒精啤酒的需求卻在持續增長。以慕尼黑啤酒節為例,疫情前該節日吸引超過600萬人次參與,期間消耗的啤酒總量達到65萬千升,其中無酒精啤酒就占了15萬千升。
更重要的是,咱們國家自己的無醇啤酒也在崛起!
如果說兩三年之前,我和開爾文老師在接觸甚至參與無醇啤酒的研發的過程中,還對這個品類抱有"可能不太好喝"的觀感,時至今日,國產無醇啤酒已經有了極大的變化!本次測評過程,國產無醇啤酒讓整個測評團都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別是新零品牌以及獲得國際金獎的青島啤酒都展現出了與傳統啤酒相媲美的品質。
最后,再來回顧一下歷經多輪檢測和實測后,我們的測評結果!
最后的最后,我們想特別感謝「答主評審團」在本次測評中給予的全方位支持和幫助。在這一契機下,我們深入挖掘了無醇啤酒的來龍去脈,用"窮舉法"把市面上可購的無醇啤酒全部測評一遍,同時還送檢到專業機構測試了酒精含量和嘌呤含量,召集了26人的專業測評團——都是希望秉持專業精神,只為了做好一件事——
讓大家喝到真正兼具健康和口感的無醇啤酒!
參考文獻:
1.Tomá? Brányik, Daniel P. Silva, Martin Baszczyn, Radek Lehnert, Jo?o B. Almeida e Silva. (2012). A review of methods of low alcohol and alcohol-free beer production.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108:493-506.
2.Sabrina Brendel, Thomas Hofmann, and Michael Granvogl. (2020). Dry-Hopping to Modify the Aroma of Alcohol-Free Beer on a Molecular Level-Loss and Transfer of Odor-Active Compounds.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Chemistry. 68:8602-8612.
3.陳緒然,張建早. 通過釀造工藝降低啤酒中嘌呤類物質. 中外酒業. P5-7.
4.Hong Li, Fang Liu, and Jianqin Hao. Determination of Purines in Beer by HPLC Using a Simple and Rapid Sample Pretreatment. Journal of American Society of Brewing Chemists. 73(2):137-142, 201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