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
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交通委獲悉
繼延安路中運量公交后
市中心城區第二條中運量公交線路
北橫中運量公交(凱旋路-軍工路)工程
將于今年年內開工建設
北橫中運量公交線路圖。本文圖片均為 上海市交通委 供圖
該工程西起中山公園地鐵站,東至周家嘴路軍工路站,全長16.6公里。沿線設中途站20座,首末站2座,串聯長寧、普陀、靜安、虹口、楊浦五區核心地段。
上海市建設交通工作黨委副書記、市交通委主任于福林在夏令熱線中介紹,該工程還將首次搭建數字仿真平臺,在網絡空間再造一個對應的孿生中運量公交系統,實現公交全要素數字化和虛擬化,狀態實時化和可視化,管理決策協同化和智能化。
項目效果圖
去年以來,上海街頭穿梭的公交車中出現了許多以“DZ”打頭的線路,如DZ501線、DZ105線等,這些定制公交的出現,使上海公交正經歷從“人等車”到“車應人”,從“線路固定”到“動態定制”的變化。
上海市交通委組織編寫了《關于鼓勵和支持本市定制公交發展的指導意見(試行)》,依托本市“隨申行”平臺,打造“上海市定制公交運營服務平臺”,實現定制公交需求捕捉、運力匹配、信息發布、服務預約、線路評價、投訴處理等功能,該平臺已于5月8日正式上線。市民可以通過平臺查詢本市所有定制公交線路,提交個人定制需求,并反饋意見建議。
定制公交
于福林介紹,目前該平臺整合了全市16個行政區超270條定制公交線路,覆蓋通勤、就醫、文旅、通學等多個場景,日均客流近2萬人次,累計客流近100萬人次。平臺還征集到超1.4萬條市民定制需求,經過分析篩選,已向各公交企業推送超120條匹配度較高的需求信息。下一步,定制公交將進一步挖掘潛在需求,提升上海公交服務與公眾出行需求契合度。
近年來,“慢行”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據統計,截至目前上海慢行交通分擔率已超過55%。于福林表示,為實現“宜出行、優品質、高效益”的慢行交通系統總目標,上海市交通委編制了《關于加快推進本市慢行交通品質提升的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
2024年,上海完成慢行交通體驗提升項目120項,整治人行道面積165萬平方米,解決人行道梗阻點位35處,完成浙江中路(牛莊路-漢口路)、海口路(廣東路-浙江中路)等多條道路的恢復非機動車通行工作,進一步完善了慢行交通網絡。今年,上海將持續關注慢行交通提升工作,從完善慢行網絡、強化空間融合、提升設施品質、建設精品區域等方面入手,全面優化慢行系統,全年計劃完成慢行體驗提升“民心工程”項目120項;著力優化步行環境,完成150萬平米人行道品質提升面積,解決不小于16處“行不通走不暢”的人行道梗阻問題;持續改善非機動車通行條件,計劃完成中環(楊浦區、普陀區)沿線、申昆路(揚虹路—申貴路)、陸家浜路(局門路—海潮路)等多個路段的非機動車通行恢復。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陳逸欣 韓佳邑
微信編輯:Ro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