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汽車設計在品牌塑造中起著關鍵作用,它不僅是產品的外在表達,更是品牌文化的重要載體。由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陳政領導的設計團隊,尤其擅長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設計靈感,創造了極具東方審美色彩的“漣漪美學”設計語言。這一次,《汽車族》特邀吉利銀河設計團隊,與他們聊聊從“水波漣漪”到“光之漣漪”,這一貫穿品牌發展的超級符號,是如何在傳承文化內核的同時,又激蕩著現代科技韻律的節奏。
編輯:張濤
· 寫意與功能化的平衡 美學定義者的躍遷
在中國上海、寧波,意大利米蘭,瑞典哥德堡,英國考文垂,吉利汽車構建起覆蓋四大洲的五大設計中心網絡。目前,吉利設計團隊已匯聚超千名國際精英,形成跨文化、跨領域的創新生態。團隊成員涵蓋前保時捷造型總監、中國本土數字化塑型專家及智能座艙領域工程師。通過“24小時跨時區接力”機制,全球設計力量實現高效協同,確保產品開發周期縮短30%,設計迭代效率提升40%。
吉利銀河系列以“中國設計,全球審美”打破汽車設計特權,從E8的“光之漣漪”到A7的“山水合院”,每款車型都融合中式美學與技術創新,讓高級審美觸手可及,推動中國原創設計走向世界。
吉利銀河E8,是銀河品牌“中國設計”理念的奠基之作。它擁有全球首個量產一體式發光前臉“光之漣漪”,158個發光窗口組成漣漪矩陣,展現出中國文化的獨特韻味。銀河E8的設計理念,是將設計與技術深度融合,賦予產品鮮明的辨識度,并推動了中國原創設計新范式的形成。
銀河E5作為吉利銀河首款全球車型,吉利設計團隊巧妙地以“瓷器”為靈感,將“光之漣漪”設計語言融入E5的前臉,呈現出“玲瓏瓷”的通透質感,并打造出“潤玉流光”型面設計,完美融合了中國瓷器的溫潤、飽滿和細膩。
而在銀河A7的設計中,靈感源自西湖風情和中華文化,外觀和內飾設計都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元素。例如,“銀河漣漪”前貫穿燈靈感源自夜西湖;“三潭印月”懸浮音響將西湖千年文化意象注入音響;“西子微風”出風口,外圓內方,干凈利落;“山水合院”環抱式座艙,通透寬闊舒適;配備的“中國椅”舒服座椅,靈感源自中國傳統座椅智慧,沉肩墜肘,背軟坐彈……這些設計元素,都成為了吉利設計的超級符號。
“無論是‘寫意’與‘功能化’的轉化、還是‘曲直’之間力的動態平衡,本質上都是對抗‘熵增’的博弈,吉利全球設計團隊就是在這種每一天的對抗熵增和挑戰工程難度中度過的,這是吉利設計的常態。”
· 東方美學的科技化
吉利汽車提倡用“中國設計”撬動“全球審美”,將東方美學科技化,是吉利銀河設計團隊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標。將傳統水墨意境轉化為現代光電技術,銀河E8首創的律動格柵采用微孔鐳雕工藝,在0.2毫米精度下雕刻158個發光單元,其工藝復雜度達到行業頂尖水平。該車型因此獲得2024德國紅點設計獎、iF設計獎及意大利A設計鉑金獎三項國際權威認證,成為首個包攬三大獎項的中國新能源車型。吉利解構“中國R角”設計范式,通過40.8°曲率優化實現視覺平衡,銀河星耀8的前臉造型即為此類研究的實踐成果。空間設計方面,銀河星艦7EM-i借鑒宋代燕幾,打造16種座椅躺立組合和34處巧妙收納空間,滿足用戶多樣儲物需求。“飛檐斗拱”元素應用于銀河L7及L6日行燈,融合傳統美學與現代科技;此外,“三潭印月”音響、“旭日東升”尾燈等設計,也將文化與科技完美融合。
· “高級審美下放”—具象化的“審美平權”
吉利銀河的“審美平權”并非空談,而是通過一系列具體措施實現的。首先,吉利設計團隊擁有近1000名設計師,來自20多個國家地區,這種多元文化碰撞催生了創新。其次,吉利將設計視為戰略工具,提出"設計即戰略"的核心理念。第三,吉利持續推動中國汽車設計的體系化升級。與全球多所頂尖設計院校展開戰略合作,聯合中國美術學院已陸續發布了兩版《中國汽車設計話語體系研究白皮書》,與湖南大學聯合完成了《智能時代下全球“舒服車”的體驗設計研究》報告,都在重塑全球汽車設計的價值坐標。“審美平權的本質一定是基于經濟自信、民族自信、技術自信之后的‘高級審美下放,在社會整體形成了對自身文化自信的情緒共鳴時,人們便不會再盲從外部審美標準,而是敢于認同并堅守源于自身文化的審美判斷。”
而在談到審美與成本控制是如何達到統一時,吉利銀河設計團隊表示:“成本控制和高質感并不沖突,反而能通過‘極致打磨’實現正向循環,讓用戶花的每一分錢,品牌付出的每一次成本都能轉變成用戶清晰可見的高級感。”
經過近30年的探索與積淀,吉利在全球形成了由“五大造型中心、五大工程研發中心、五大試驗區域、五大能源技術形式、五大AI智能生態圈”組成的全球化戰略體系,已形成了全方位的體系能力。“文化自信×技術自主×全球敘事”的核心競爭力,吉利正逐步從“美學定義者”到“出行文明引領者”的跨越。
Q&A
Q1:眾所周知,由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陳政領導的設計團隊,擅長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設計靈感,比如吉利品牌的設計美學——“漣漪美學”,從西湖、瓷器等傳統文化中提煉視覺語言,設計團隊是如何平衡“寫意”與“功能化”轉化的?類似銀河E8的9個折面設計是否會增加工程難度?
A:無論是“寫意” 與 “功能化” 的轉化、還是“曲直”之間力的動態平衡,本質上都是對抗 “熵增” 的博弈,吉利全球設計團隊就是在這種每一天的對抗熵增和挑戰工程難度中度過的,這是吉利設計的常態。也正因為如此,大家才能夠看到博越L的「大美山河」、銀河星艦7的「工必有意」、銀河E5的「中國舒服 」、銀河M9的「三進大宅」,以及近期發布的吉利銀河A7的“山水合院”,和吉利銀河全系的飛檐虎視、三潭印月、潤玉流光、旭日東升.....等等基于中國文化、吉利文化母體的、符合這個時代獨具辨識度的吉利汽車的超級符號。
銀河E8用9個不同的折面、無數曲率的經緯交織,才創造出了“潤玉流光”的車身型面,能達成這樣的效果,其實是來源于吉利眾多研究和探索中的“中國R角“。中國R角是吉利設計團隊從中國的造物美學中,提取出上百種曲率、轉折、過渡的組合方式,通過精細化控制,實現不同產品型面在美學與功能上的統一表達,如何拿捏這其中的微妙變化,也是吉利設計的”獨門秘籍“之一。
Q2:陳政提出“審美平權”理念,主張設計服務大眾而非精英,吉利汽車提倡用“中國設計”撬動“全球審美”,吉利銀河真正蹚出了一條屬于中國的汽車設計話語體系道路。早前,吉利聯合中國美術學院發布《中國汽車設計話語體系白皮書》,如何具象化的理解吉利銀河倡導的審美平權?在成本控制與高質感呈現間如何取舍?
A:審美平權的本質一定是基于經濟自信、民族自信、技術自信之后的 “高級審美下放”,在社會整體形成了對自身文化自信的情緒共鳴時,人們便不會再盲從外部審美標準,而是敢于認同并堅守源于自身文化的審美判斷,這時候創造者要思考的是如何讓源于自身文化沉淀的審美獲得大眾乃至全球用戶的認同,大家熟知的電影《哪吒》、《逃出大英博物館》這類紀錄片都是最好的例證。
這樣我們再來看吉利銀河所堅持的審美平權就很好理解了,吉利設計所擅長的就是將中國文化的寶貴資產和品牌自身文化母精準的轉譯出來,知行合一,既有“中國R角“、”中國紋樣“、”潤“、”舒服“、中國汽車設計話語體系白皮書等扎實的理論研究,也有星耀8媲美百萬豪車的優雅比例、銀河A7觸手可及的“高級美”等等產品實踐,這種從理論到實踐的閉環,讓世界看到并認同中國審美自帶的高級感,就是吉利設計審美平權最有利的落地形態。
在這過程中,吉利設計也用極致的打磨將抽象的高級審美轉變成了具體的感官體驗,用事實證明,成本控制和高質感并不沖突,反而能通過“極致打磨“實現正向循環,讓用戶花的每一分錢,品牌付出的每一次成本都能轉變成用戶清晰可見的高級感。
Q3:米蘭設計中心與本土團隊協作開發銀河M9,前臉融合梵高《星夜》與中國的星漢燦爛,跨國團隊如何解決審美沖突?又達成了哪些設計共識?
A:東西方雖有文化差異、審美差異,但同樣的也存在共通的審美內核,如何找到這里面的“審美最大公約數“是所有車企設計板塊的挑戰,就用銀河M9的設計舉例,無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天子駕六”所承載的權力象征,還是歐洲米蘭大教堂、斯卡拉大劇院所彰顯的 “能人所不能” 的實力外顯,“大” 在全球語境中都是一種共通的價值表達,它不僅是物理體量的呈現,更是品牌與文明實力的外顯。銀河M9 就是用這種對“大”的深度認同,打破了地域與文化的隔閡,成為國際化團隊的首要共識。
而一個國際化團隊的一致和共識并不是簡單的 “審美趨同”,而是基于各自優勢的精準分工與協同,吉利設計的歐洲設計師擅長對比例、姿態的控制、體量形體的控制,可以奠定整車 “形” 的基礎,避免 “大而臃腫”。中國設計師擅長對圖形化和車的整合,以及細節的打造,可以賦予產品“神” 的內核,確保 “大” 的同時兼具優雅與高級感;簡單總結就是國際化團隊的一致,是 “共通的審美” 與 “差異化優勢互補” 的結合,這正是跨文化設計協作中 “和而不同” 的深層邏輯。
Q4: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曾強調:“設計是吉利核心競爭力”,設計部門在產品定義階段起到了哪些作用?
A:吉利汽車一致認為設計不止于造型,過去汽車設計研發的流程是產品研發下需求,設計部門按需設計,更像甲方和乙方的關系;現在大家是協同創作,設計不僅能幫助企業重構商業模式,更能結合技術重塑用戶體驗,所以設計部門在這個階段更像產品經理,扮演著關鍵角色。
總的來說,汽車不是定義出來的,而是設計出來,設計決定體驗。未來,中國汽車的終極形態是Designed by China,將設計思考和產品定義高度集成,站在企業戰略的高度,以長期主義的視角去創新,去突破,找到商業制勝的關鍵因素,這才是設計的責任與終極使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