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明見局
作者|張典
近日,億聯銀行因提前兌付 “3年專享款” 存款產品引發金融領域聚焦。據多位儲戶反饋已接到該行提前兌付通知,此事迅速引發儲戶擔憂及市場廣泛關注。
產品售罄卻要提前兌付?
據多位儲戶反映,億聯銀行 “3年專享款” 存款產品綜合年利率為4.2%,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這一利率水平具有一定吸引力。
經了解,該產品利率由兩部分構成,包括產品本身年利率與第三方合作增利利率。具體來看,產品原年化利率2.95%,疊加學習《存款保險條例》的獎勵年利率1.25%后,綜合年利率達到4.2%。這種利率模式看似有創新之處,卻也引發了一些疑問。
據報道,為核實 “提前兌付” 傳聞,新浪金融研究院向億聯銀行客服進行了咨詢。客服表示,并未對任何存款產品進行止付,若產品有調整會提前公告。不過,鑒于部分儲戶稱接到提前兌付通知,市場的擔憂情緒尚未消除,這一情況使得事件待解之處增多。
關于 “3年專享款” 存款產品是否存在,新浪金融研究院也向億聯銀行客服進行了核實,客服證實目前3年專享存款系列產品已售罄,1年期等其他年限的相關產品也均已售罄。由此,人們不禁思考,既然產品已售罄為何會有提前兌付的通知?
暫無3年、5年期產品在售
高息背后的 “第三方” 身影逐漸清晰。據媒體報道顯示,儲戶在疊加學習《存款保險條例》的獎勵時,需簽署《學習增利獎勵發放相關協議》,該協議的甲方為湖南誠盛德科技有限公司。
據悉,億聯銀行早在2022年便與該公司有過合作。這種借助第三方實現高息的模式,其是否涉及違規高息攬儲引發了一些關注。
實際上,自去年起監管部門已加大對違規高息攬儲的整治力度。去年4月8日,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下發相關倡議,明確禁止銀行通過事前承諾、到賬手工補付息等方式變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權要求或自律上限,并要求銀行立即開展自查,最遲于2024年4月底前完成整改。億聯銀行這種借助第三方實現高息的做法,與監管要求存在一定差異。
無獨有偶,遼寧振興銀行也曾出現類似情況。儲戶在遼寧振興銀行 App購買振惠存產品時,可勾選領到的“助力券”,使三、五年期產品利率有較大幅度上升。這背后是遼寧振興銀行引入第三方機構北京尼客矩陣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 “伙伴助力計劃”。不過,該計劃于去年11月因合規性經營要求結束,活動獎勵隨之終止。這一案例也讓人們對億聯銀行高息攬儲模式的可持續性和合規性更為關注。
當前,億聯銀行 App在售存款產品中,“合億存” 為其主推產品。該行客服表示,此款產品利率以頁面展示為準,暫時無需學習《存款保險條例》。
經查詢,“合億存” 目前在售的最高年限為2年,年化利率2.2%,起存金額50元,暫無3年、5年期產品在售。
客服也稱,目前“合億存”3年期、5 年期均無額度,對于未來是否會再次售賣,暫未接到相關業務通知。從這些信息來看,億聯銀行在存款產品布局上似乎有所調整,這或許與此前的高息攬儲相關情況以及監管環境有關。
回歸穩健仍待觀察
回顧億聯銀行的發展軌跡,其曾經歷一段高速增長時期,然而近年來發展態勢面臨挑戰。
從財務數據來看,2024年該行存貸款余額均出現下滑。其中,存款余額為277.7億元,較2023年的325.67億元減少近48億元,降幅達14.73%。值得注意的是,個人定期存款占比較高達84%,且較上年末下降9.51%,成為存款余額下滑的主要因素。貸款余額同樣呈現下滑態勢,較上年下降27.55%,公司存貸款余額及個人貸款余額均有較大幅度回落。
信貸質量方面,不良貸款率為2.77%,較2023年底的1.61%上升1.16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從2023年的170.53%降至2024年的153.02%,僅略高于監管底線。
盈利表現上,2024年該行營業收入10.9億元,較2023年增長2%,但凈利潤虧損5.9億元,同比下降520%,是2024年度19家民營銀行中唯一虧損的機構。
略顯特殊的是,盡管2024年億聯銀行虧損明顯,但董監高待遇未受顯著影響。年報顯示,2024 年該行支付在任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稅前報酬合計3170.56萬元,與2023年相比降幅為17.66%。
億聯銀行由中發實業集團旗下中發金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美團旗下吉林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等七家民營企業聯合在長春發起設立,有望憑借較強的股東背景及創新的互聯網銀行模式在市場中占據優勢。
未來,億聯銀行能否回歸穩健發展軌道,既考驗管理層的經營能力,也將持續受到監管部門與市場的關注。對于廣大儲戶和投資者而言,在面對類似金融產品時亦需保持審慎態度,充分評估潛在風險以保障自身合法權益。
(內容來源于網絡公開信息,請謹慎辨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