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人民法院報》04版
仲夏初至,漫野蒼翠的簕菜在朝陽下舒展生機,藤蔓沿著田壟蜿蜒攀援,將盎然綠意編織成無盡的生命錦緞。
在恩平市簕菜文化創意園內,一場共話簕菜產業發展的普法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恩平市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恩平法院”)普法團隊攜法而行,主動為雪荘簕菜茶廠工作人員及周邊的村民們送去法律知識和咨詢服務,以生動案例與通俗講解潤澤每一位聆聽者的心田。
田間地頭的普法行動
普法宣講會上,法院干警譚晉業就合同簽訂、貨款支付等常見問題給出法律建議:“誠信經營是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立身之本。企業應善待員工,切實保障其勞動權益,同時堅持規范經營,依法維護菜農的合法權益。”
法院干警在普法宣講上講解民法典
“法官同志,日常簕菜茶交易中常遇到采購商拖欠貨款,該如何避免這類糾紛?出現問題又該怎么解決?”一位企業員工舉手提問。
“務必在合同中明確收購品種、數量、規格、單價及結算方式等具體條款。”譚晉業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合同編的條文耐心解析道。他表示,如有需要,還可向鎮(街)法律服務站、村委會等基層組織尋求司法支持,通過司法確認或調解高效化解矛盾。
隨后,普法干警們穿梭在田壟間,將《民法典》的知識化作通俗易懂的語言,伴著簕菜的清香傳遞給田間勞作的村民。
普法干警走進簕菜田壟向菜農普法
“就像簕菜的刺能抵御蟲害,法律就是我們維護權益的武器。”普法干警的講解,讓晦澀難懂的法律條文變得鮮活。村民們一邊采摘著鮮嫩的簕菜,一邊聆聽著法律知識,在勞作間隙,心中悄然種下法治的種子。
法治護航簕菜產業
簕菜是僑鄉瑰寶,簕菜茶的炒制技藝也是江門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簕菜茶創始人李雪壯的指導下,普法干警體驗了一把制作簕菜茶的制作過程。
作為雪荘簕茶廠的企業經營者,李雪壯熱情地分享起那段篳路藍縷的創業歲月。“當初注冊‘雪荘’商標時,正是法律的保護,才確保了品牌的獨特性。與供應商簽訂合同時,也依靠民法典的規范約束。”他一邊嫻熟地示范揉捻簕菜葉,一邊講述其在經營過程中與法同行的故事。
普法干警們認真學習制茶技藝,同時結合案例討論知識產權保護,讓抽象的條文在茶香中化為實用指南。
普法干警體驗簕菜茶制作技藝
“把民法典種進簕菜田,長出平安四季。”這不僅是一句創意標題,更是簕菜田普法的真實寫照。通過以案說法、互動問答等形式,普法活動解決了村民在買賣交易、勞務合同等常見糾紛中的困惑,讓法律成為他們生產生活的“護身符”。微風輕拂,簕菜藤蔓搖曳生姿,空氣中彌漫著植物互相摩挲的“沙沙”聲,仿佛是普法的聲音在田間地頭的輕輕回蕩,為鄉村振興注入法治力量,讓一壟壟簕菜田,既孕育著豐收的希望,也生長著法治的文明。
來源:人民法院報
供稿:陳慧雯、何炳均
排版:李衡昌
編輯:古慧琳
審校:何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