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的當下,建筑行業面臨著諸多挑戰,如傳統建造方式效率低下、資源浪費嚴重、施工現場環境污染大以及建筑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而裝配式建筑4.0的出現,為這些難題提供了創新性的解決方案,正引領建筑行業邁向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裝配式建筑4.0代表著建筑工業化發展的最新成果,是建筑行業智能化、綠色化、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關鍵方向。它將傳統建造過程中的大量現場作業轉移至工廠進行,通過在工廠內完成建筑模塊單元的精準制造,再運輸至施工現場進行快速、精確的組裝,從而實現建筑的高效建造。
與傳統建筑方式相比,裝配式建筑4.0優勢顯著。其一,大大縮短建設周期。由于大部分工序在工廠內完成,不受天氣等外界因素過多干擾,現場組裝極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其二,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工廠規模化生產減少了材料浪費,同時縮短工期也降低了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其三,綠色環保。減少了施工現場的建筑垃圾排放和噪聲污染,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其四,建筑質量更有保障。工廠內標準化、精細化的生產流程,使得建筑構件精度更高,質量更穩定。
模塊化集成建筑(MiC)是裝配式建筑4.0時代的核心技術。它將建筑拆分成一個個立體的空間單元,每個單元在工廠內完成裝修、水暖、機電等幾乎所有工序,施工現場僅需簡單組裝即可。這種方式確保了建筑構件的高精度和高質量,大幅提升了建筑的整體性能和安全性。并且,因其大部分工序在工廠完成,MiC建筑工期較傳統建筑可大幅減少。
在裝配式建筑4.0領域,中建海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海龍”)成績斐然,處于行業領軍地位。近期,北京市第十四中學綜合改造工程項目順利完成首件混凝土模塊化建筑吊裝,該項目由中建海龍及中海建筑有限公司聯合承建,是北京市首個混凝土模塊化學校。
項目創新融合“混凝土模塊框架與套筒灌漿連接技術”,把整棟建筑巧妙拆分為116個模塊。每個模塊都集成了學校日常教學所需的設施,其裝修、水暖、機電等工序均在工廠內以毫米級精度完成。同時,利用數字化管理系統為每個模塊賦予唯一識別碼,施工現場僅需完成模塊吊裝、管線接駁和拼接處的裝飾處理等工作便可交付使用,真正實現了“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極大地縮短了施工時間和成本。
未來,隨著社會對綠色建筑和智能建造的需求持續增長,裝配式建筑4.0必將引領建筑業朝著更高效、環保、智能的方向大步邁進。中建海龍也將憑借其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繼續以“模塊化新型建造方式”為著力點,深入研究設計適合“智能建造和新型建筑工業化”的模塊化居住建筑產品,為構建生態宜居、智慧治理、韌性安全的城市貢獻更多科技創新力量,推動建筑行業不斷向前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