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宋代以后水平最高的書法家?很多人認為是趙孟頫或者董其昌、傅山,而在業(yè)內(nèi)人士看來,他們與這個人相比都不如遠遜,啟功稱贊他是“五百年來無此君”,沙孟海點評它“矯正趙、董末流之失,明代書壇中興之主”,日本更是盛贊他“勝先王(王羲之)”,這個人就是王鐸。
明末以來的書家對王鐸敬佩得五體投地,他的字遠播日本,還促成了“明清調(diào)”的形成。王鐸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成就與地位,在于他“復(fù)興古法,直入魏晉”,學(xué)到了二王筆法的精髓,用沙孟海的話說就是:“一生吃著二王法帖,天分又高,功力又深,結(jié)果居然能得其正傳。”
王鐸五體皆能,尤精于草書,林散之認為:“覺斯書法出于大王,而浸淫李北海,自唐懷素后第一人,盡變右軍之書法,而獨辟門戶,縱橫揮霍,不主故常。”他不僅草書已入晉人格,還能有所突破,這是古人所不及的,王鐸自己也說:“余書獨宗羲獻,即唐、宋諸家皆發(fā)源羲獻,人自不察耳。”。
王鐸一生臨摹法帖數(shù)萬件,將上千年草法寫在其中,匯集成了一部《擬山園帖》共十卷,由王無咎編集、呂昌書丹、張翱鐫刻,足足用石90方,今藏于河南孟津王鐸故居。此作之中包含張芝、索靖、鐘繇、皇象、二王、謝安、王僧虔、虞世南、褚遂良、李邕、顏、柳等數(shù)十位大書法家的筆法。
《擬山園帖》將久已失傳的晉唐筆法復(fù)興,撐起了書法史的“半邊天”。我們將《擬山園帖》中所有的草書部分進行了匯總,合成一卷《王鐸草書帖》,讓您更方便直觀的學(xué)到王鐸草法,少走彎路。
學(xué)草書最怕不規(guī)范,其次怕臨摹古人時出現(xiàn)誤差,而王鐸已經(jīng)將不同名家的草書技巧進行了總結(jié),這給我們提供了極大方便,打好基礎(chǔ)后再學(xué)王鐸本人的草書,可以有助于出帖,防止落入古人窠臼,難以出帖等問題。
錢謙益評價王鐸臨摹古人:“趣舉一字,矢口立應(yīng)。覆而視之,點畫戈波,錯見側(cè)出,如燈取影,不失毫發(fā)。”不論是對中鋒、側(cè)鋒的把控,露鋒、藏鋒的應(yīng)用,以及衄挫、提按、頓挫、絞轉(zhuǎn)、方筆、圓筆、疾徐都極為熟稔,比趙孟頫的“平順”多骨力,較董其昌的“空靈”添沉勁。
“漲墨連屬”之法,字群大小懸殊、行距緊促,濃墨團與飛白形成強烈對比,破元明草書之拘謹板滯,顯“亂石鋪街”的奇崛。學(xué)之可糾帖學(xué)軟滑之弊,又得傳統(tǒng)法度,既守古又破古,不論是書法小白還是進階者,乃至于想?yún)⒓訒ㄕ沟母呤郑寄軓闹袑W(xué)到想要的東西。
而今,我們將《王鐸草書帖》進行了博物館級的超高清1:1復(fù)制,并添加釋文一一對應(yīng),便于您臨摹和欣賞。如果您感興趣,請點擊下方鏈接一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