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開庭!”隨著清脆的法槌聲落下,一場模擬法庭在先鋒鎮保坪村講理壩正式“開庭”。近日,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法院聯合重慶理工大學重慶知識產權學院“‘江’上法治行?‘津’彩揚法韻”社會實踐團,將5G車載便民法庭駛進鄉村院壩,把庭審現場“搬”到田間地頭,用貼近生活的案例,既為村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課,也為學生們上了一堂庭審實務課。
案例還原
普法更生動
模擬法庭選取了貼近大家生活的民間借貸糾紛案例,來自實踐團的學生們分別化身原告、被告、代理人角色,在法官的指導下充分還原庭審現場。
▲模擬法庭現場
庭審嚴謹有序,不僅學生們沉浸其中,現場的村民們更是直呼“體驗感”拉滿,直觀感受到了庭審的嚴肅、法律的公正。
互動答疑
服務“零”距離
▲現場提問
“針對事實清楚,爭議不大的案件,庭審哪些程序是可以簡化的呢?”
“老板拖了我好久的工資都沒給,我該怎么辦?”
“那種借錢不還的,起訴需要什么材料……”
▲解答法律問題
模擬法庭結束后,村民們紛紛圍上前來,向法院干警咨詢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難題。針對大家的疑問,法院干警一對一耐心進行解答。
參觀體驗
解鎖實踐密碼
▲參觀訴訟服務中心
隨后,學生們來到江津法院參觀了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云上法庭、院史陳列室等,直觀了解訴訟服務、案件審判流程及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設成果。
▲開展學習交流
參觀結束后,法官結合模擬法庭案例,為學生們詳細講解了訴訟時效、權利保護范圍確定等實務難點,并就學生們提出的問題展開互動。
人民法院攜手高校,從阡陌鄉間的模擬法庭到莊嚴法院的實地研學,這場跨越城鄉的法治實踐課,既是高校生動的社會實踐,也是法院推進院校合作的具體舉措。下一步,江津法院將繼續深化院校合作,持續開展多元化普法活動,增強青年人法治意識,推動青少年法治教育高質量發展。
人民日報 | 法治之力提升生態顏值
重慶日報 | 黨建特色品牌為基層善治“充能”
懸賞 | 江津法院發布2起懸賞公告,歡迎提供線索
供稿:鄭宇
編輯:“法庭內外”新媒體工作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