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8日宣布,應中國領導人邀請,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將于7月12日至18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綜合路透社、彭博社、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等媒體8日報道,阿爾巴尼斯當天表示,他計劃前往中國,尋求加強與澳最大貿易伙伴的關系。據阿爾巴尼斯透露,他此行將訪問北京、上海和成都,首站是成都,但他并未透露更多行程細節。根據澳政府官網8日發表的聲明,澳中兩國最高層級的直接接觸有助于化解分歧,對建設性關系至關重要。
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資料圖)
自從阿爾巴尼斯上任總理之后,主動向中國伸出友好之手,直接結束了莫里森政府與中國劍拔弩張的僵局,雙方的貿易量一度攀升。今年阿爾巴尼斯更是繼任成功,這對于中澳兩國人民來說,都是喜聞樂見的事情,對于阿爾巴尼斯,我們的印象也很好,2023年他的訪華之行就很受歡迎。但這次阿爾巴尼斯的訪華有點不同,因為特朗普重返白宮之后,發生了太多事。對于阿爾巴尼斯這次的訪華,中國駐澳大使肖千在他還未啟程的時候,就提前定下了基調。
據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消息,肖千大使2早前就達爾文港問題接受中澳媒體采訪肖千強調,10年來,嵐橋集團在維護和建設達爾文港基礎設施、優化運營管理、拓展客戶資源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給港口帶來顯著變化,幫助港口經營狀況扭虧為盈,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這樣的企業和項目應得到鼓勵而不是懲罰。在港口虧損時把它租出去,在港口盈利時將其收回,這在道義上是欠妥的。
美軍輪駐基地(資料圖)
達爾文港,是近期中澳關系爆發的焦點。該港口在十幾年前因經營不善面臨倒閉,走投無路之下選擇對外公開招標,終由中企成功拍下該港口的運營權以及部分所有權。租借的這段時間以來,中企積極運作并吸引自己的客戶資源,將達爾文港實現扭虧為盈,不僅給當地創造了可觀的就業崗位,帶動經濟發展,還讓澳大利亞整個國家戰略也收獲了一份發展紅利。可阿爾巴尼斯為了當地選票的支持,不惜搬弄是非、惡意編造,試圖從中企手中強取豪奪達爾文港。
據悉,達爾文港距美軍輪駐基地僅數公里,美方的戰機常年在此起降,美國將其視為“干預南海的橋頭堡”。2015年簽約時,奧巴馬政府直接向澳施壓;2020年,美澳更簽署密約,將達爾文定為“印太軍事行動中心”。在美國持續鼓動下,澳政客硬生生把商業港口炒作為“國安威脅”,盡管三次安全審查均證明“零風險”,但今年大選中,澳方的工黨與反對黨竟同步承諾“收回港口”,阿爾巴尼斯更放話稱“國有化也在所不惜”。
達爾文港(資料圖)
自2022年5月阿爾巴尼斯率領工黨贏得大選執政以來,中澳關系打破僵局,從民間、經貿,再到高層互訪,全面恢復。2023年11月,阿爾巴尼斯訪問中國,這是澳大利亞總理時隔七年再次訪華,央視新聞的報道將之稱為“破冰”之旅。去年6月,國務院總理訪問澳大利亞。有專家當時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2023年阿爾巴尼斯訪華是中澳關系回暖的信號,總理的回訪則是兩國關系回暖的實際行動證明。
在此前的G7峰會上,由于中東局勢突變,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前結束外訪行程,導致兩人錯過了線下會面,如今又高調宣布訪華行程,更給那些心懷不軌的人留下了話柄,直言他“過于親近中國”。實際上,這不過是西方政客的偏見罷了。阿爾巴尼斯就任澳大利亞總理以來,曾五次訪問華盛頓,而訪問中國的行程,加上這一次一共也只有兩次,五次和兩次的區別不用多說,可那些西方政客卻執意炒作阿爾巴尼斯訪華,其目的不言而喻。
不得不承認,阿爾巴尼斯頂著美方的壓力,新任期首訪堅持選擇中國,體現了澳方改善和發展對華關系的決心,但他如果在訪華期間,堅持向中方索要達爾文港,那么由此對中澳關系產生的沖擊,要由澳方自行承擔,阿爾巴尼斯不要妄想著,一邊與中方保持密切的經貿關系,另一邊損害中企的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