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沒想到,不用轉科室,血糖就穩穩控制住了!”近日,夏奶奶準備接受外科手術,卻因血糖居高不下而無法滿足手術條件。通過醫院新構建的胰島素泵“虛擬病房”進行調泵,她的血糖很快達標,不需要專門轉到內分泌科進行調整。這看似尋常的就醫體驗升級,背后是江蘇以智慧醫療重構就醫服務鏈的生動縮影。?
“虛擬病房”打破專科壁壘
幫助夏奶奶調泵的“虛擬病房”正悄悄打破醫院里各專科間的壁壘。圍手術期或慢性病患者用胰島素泵可縮短住院周期,但非內分泌科患者增多后,傳統管理存在處置滯后等問題。為此,江蘇大學附屬醫院江濱醫院建立胰島素泵“虛擬病房”,借信息化平臺實現血糖無科界管理,讓醫生能實時調取數據、接收預警,護士獲標準指引,保障安全。
智能平臺上,全院30多個病區的胰島素泵數據正像一條條溪流奔涌匯入江河,實時匯聚成一片信息海洋。內分泌代謝科主任楊玲輕點鼠標,夏奶奶的血糖波動曲線、泵運行日志、用藥記錄便立刻在屏幕上清晰鋪展,一目了然。
“就像給每個血糖異常患者配備了專屬管家。”楊玲指著屏幕上跳動的紅色預警點解釋道,“我們的系統會24小時監測數據,一旦發現血糖超標,就會立刻推送預警到醫生手機,觸發跨科會診機制。”而非內分泌科的護士們則通過平臺接收標準化操作指引,就能準確完成胰島素泵的調整,再不用為“跨科操作不熟練”犯難。
江濱醫院的“虛擬病房”圖片來源/交匯點新聞
這種模式讓結直腸外科的夏奶奶免去了轉科的折騰,在熟悉的病房里就享受到了內分泌專家的精準調控。術后,夏奶奶的血糖始終穩定在安全區間,連查房的外科醫生都忍不住贊嘆:“以前遇到這種情況,光協調轉科就得耗上兩三天,現在真是太高效了!”
據內分泌代謝科護士長劉巧艷介紹,該模式已覆蓋圍手術期、心腦血管病、ICU危重癥等近千名患者,不僅適用于糖尿病管理,更可復制到高血壓、心衰等慢病的全院管控,讓忙碌的科室“喘口氣”,其他資源“動起來”,破解了專科忙閑不均的老大難問題。
“無陪護病房”重構人力配置
當夏奶奶在體驗跨科協同的便利時,無錫的周阿姨也在“無陪護病房”里感受到了家庭負擔的切實減輕。去年剛做完胸部手術的她,術后第一天就在護理員陳恩的幫助下進行手功能鍛煉:“小陳姑娘幫我翻身、喂飯,連咳嗽時怎么按住傷口都教得仔細,比我們家里人還專業!”在無錫市7家公立醫院的45個病區里,像陳恩這樣的持證醫療護理員與護士組成了緊密的協作團隊,覆蓋1800余張床位,徹底替代了家屬陪護。
“護理員必須持證上崗,還要經過基礎照顧、專科業務和應急演練的三重培訓。”無錫市人民醫院護理部副主任曹曉東介紹道。這種分層模式讓護士能專注于病情觀察、治療執行等醫療操作,護理員則承擔生活照護,既保證了專業性,又降低了成本。患者可以選擇“一對一”“一對多”的照護,費用也比市場價更低。
無錫“無陪護病房”。圖片來源/央視頻
無錫市衛健委醫政醫管處處長張梓威表示:“家屬不用請假陪護,省下的誤工費、交通費可不是小數目。住院時長和費用也降低了,對患者和親屬來說更實惠。”為了讓服務質量不打折,無錫每月都會開展醫療護理員服務滿意度調查。周阿姨的兒子就在問卷上寫道:“不用焦頭爛額地在病房和工作間兩頭跑了,護士和護理員把我媽照顧得比家里還好!”
AI虛擬護士協同效能升級
技術的溫度,還體現在南京病房里那些看不見的“守護者”身上。因膽結石在南京鼓樓醫院住院治療的梅舒,就驚喜地邂逅了一位特殊“伙伴”——AI虛擬護士。“它會問我過敏史、飲食習慣,連睡眠好不好都關心,細致得像個貼心小棉襖。”梅舒笑著說,這份細致讓她想起了遠在外地的女兒。
“患者入院后,AI評估系統就即刻‘上崗’,責任護士指示虛擬護士對患者的現病史、過敏史等情況進行詳細詢問,再由護士完成體格檢查及審核,生成首次入院護理評估單。”鼓樓醫院護理部副主任王清介紹道,“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護士重復性的詢問工作,還能讓護士有更多時間陪患者聊聊心里話。”
目前,首批智慧屏已入駐病區,屏幕上的虛擬護士嵌入了專科標準化問答知識庫,還接入了DeepSeek系統。當患者問起“明天能不能洗頭”“檢查前要空腹多久”這類問題,都能得到虛擬護士的即時解答。“經初步測算,該系統每天能節省相當于‘半個護士’的人力投入。”王清說,這讓護士能更有針對性地為患者實施護理計劃。
而在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內分泌科患者陳先生則體驗了物聯網設備的“未雨綢繆”。一次深夜,他的血糖驟降,持續葡萄糖監測系統立刻發出尖銳警報,主管護師魏蓓蕾十分鐘內就趕到床邊處置。“以前護士半夜要挨個床扎針測血糖,患者睡不好,我們也累得夠嗆。”魏蓓蕾感慨道,現在只需在患者手臂上貼個紐扣大小的傳感器,設備5分鐘就能生成一個監測點,形成24小時動態血糖圖譜,不僅解放了人力,更實現了風險前置干預。
江蘇正以“三軸聯動”構建起全域資源再平衡的智慧醫療生態。這些創新實踐既立足當下醫療體系的實際情況,又讓技術惠及更多患者,更實現了醫療資源的高效調配。這些具體而微小的幸福,正是“江蘇方案”最動人的注腳——智慧醫療讓技術回歸人的需求,讓每個患者都能感受到醫療服務的溫度。?
文/莊佳威
資料來源:交匯點新聞、金陵晚報、新華日報、江蘇省醫院協會、央視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