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的周女士報料稱,她父親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被“保健品”購買合同吸走了70萬元。等到想要維權時,商家早已不見蹤影。
去年10月,周女士接到父親電話,一向節省的老人家第一次開口向她借錢,情況很反常。經再三追問,老人才拿出數十份與不同公司簽訂的“購銷合同”,涉及產品五花八門,從“能量活化水”到“核桃肽果漿飲品”,總額高達70萬元。
廣州市天河區元崗市監所工作人員表示,因為沒有執法、凍結銀行賬戶的權力,處理此類涉老預付費糾紛時,常感到“力不從心”。這類保健公司正是通過這種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快閃式經營模式”,短時間內迅速“收割”大量老年人的預付款,一旦遇到集中投訴或監管部門介入,它們便立即關門閉店、注銷公司。
針對涉老預付費的騙局,廣州市監局負責人表示,這些騙子頻繁更換地址,玩失蹤,逃避打擊,已經成為社會毒瘤。市監部門將采取全市統一聯合行動,全力追查。
來源:廣東廣播電視臺《今日一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