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縱橫駝峰航線的飛虎隊讓日寇聞風喪膽,這支隊伍中最后一位成員吳其軺在2010年病逝,他的傳奇而坎坷的經歷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小說。
吳其軺的父親是閩清縣華僑工會的會長,對于日寇侵華深惡痛絕,把兩個兒子送上了抗日戰場,吳其軺于1936年投筆從戎加入筧橋中央航校,流利的英語加上過硬的飛行技術,讓他被選入飛虎隊,
這時的吳其軺已經是國民政府認證的傷殘軍人,鷹擊長空讓他多次負傷,本可在家頤養天年,他卻是壯士暮年,雄心不已,吳其軺多次請命出戰,最終獲得同意,
在飛虎隊服役時期,吳其軺三次在生死邊緣游走,駕駛的飛機被日軍防空炮火打得如同篩子一般,他卻死里逃生,
1945年吳其軺的飛機被擊中后迫降在辰溪縣,被當地的鄉親們救起,這些農民們沒有見過飛機,認為吳其軺是神仙下凡,隆重接待這位天神,本地的地主肖隆漢聽到他的抗日事跡后更是大排筵席,還讓讀大學的兒子回家陪英雄聊天,六天后又幫助吳其軺回到基地。兩人就此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五十年后,吳其軺帶著家人去看望救過他的父老鄉親時才知道,地主肖隆漢父子在新中國成立后就被槍斃了。
在熬過了艱苦的抗戰歲月后,吳其軺這些國軍精英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1948年他在三千多名空勤人員中以考試第一名的身份赴美國西點軍校航空分校進行學習,進修結束后回到臺灣擔任空軍中校,前途一片光明,可這時他收到了一封由香港泰豐公司的經理帶來的大陸信箋,
內容是父親給他帶的話:我兒見信如面,汝赴臺灣,恐今生再難回轉大陸,國民黨如落日之陽,黨內腐敗叢生,當年我支持你兄弟抗日就是為建設國家,現今新中國崛起已成必然,望汝速回大陸,葉落歸根,以全忠孝。
父親的召喚讓吳其軺萌生了回到大陸的想法,可當時的臺灣空軍嚴控飛機油量,就是怕有人開飛機回到大陸,所以吳其軺苦苦等待機會,很快他的美國空軍朋友架機來到臺北機場,吳其軺提出想搭乘美機去香港看看,就這樣他逃離了臺灣,而臺灣方面在獲知吳其軺叛逃后十分震怒,當局下達了格殺令,并派人到香港追蹤吳其軺,好在吳其軺很快就找到了地下組織,并北上回到祖國,才算逃過一劫。
但回來后不久,吳其軺發現生活卻不如想象般的如意,他被安排在北京空軍南苑機場工作,可同事們處處排斥防范他,領導更是告訴吳其軺不允許靠近飛機,只能做一些外圍輔助工作,這種不信任讓吳其軺心灰意冷提出退役,他的要求很快被批準,調令下來后吳其軺來到了杭州之江大學圖書館擔任副館長。
可樹欲靜而風不止,1951年三反五反運動開始,吳其軺七十七歲的父親被槍斃,罪名是讓兩個兒子都是國民黨軍官參與屠殺紅軍,
此時已經感到專政厲害的吳其軺只想夾著尾巴做人以求自保,可仍然沒能逃過政治審查,1954年他被冠以潛回大陸的國民黨軍官罪名送入監獄,入獄前組織批準他和戀人結婚,這也變相的害了他的妻子。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在監獄的二十年,也讓吳其軺躲過了文革初期文攻武衛,1974年已經56歲的他被釋放,可沒有單位愿意接收這個國民黨潛伏特務,為了謀口飯食,他只好去杭州清波針織手套廠蹬三輪車,負責裝卸貨,每車六百斤的貨物,一天要跑好幾趟,每個月能賺36塊錢的工資,這個工作一干就是六年。
1980年,大規模平反各種冤假錯案,吳其軺也被昭雪,組織還根據他英語好,還在勞改農場刨了二十年礦石,所以把他安排到浙大地礦系擔任標本員,
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間他從未和家人談起過當年的抗戰經歷,直到200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這位戰功赫赫的老人才被挖掘出來,中央軍委也將抗戰的勛章頒發給他,吳其軺此時老淚縱橫,幾十年的委屈在這一日終于得到了釋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