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位 16 歲少年站在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面前,生動解析納米材料的奇妙應用時,科學的傳承在這一刻有了最鮮活的注腳。繼推出備受矚目的“中外科學家為學子加油”活動后,諾貝爾獎獲得者創新中心正式啟動 "科普小大使" 計劃。這項面向 10-18 歲青少年的選拔計劃,不僅將讓平凡少年獲得與諾獎得主面對面學習的機會,更要打造一支能玩轉科學傳播的 "少年天團",讓科學的星火在青春力量中燎原。
該計劃面向青少年群體,旨在選拔和培養一批熱愛科學、樂于傳播的青少年科普力量,讓科學的種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科普小大使計劃的選拔對象為 10-18 歲的青少年,選拔標準注重考察青少年的科學興趣、表達能力和責任心。選拔過程分為初選、復選和終選三個環節,初選通過線上提交科學小論文、科普創意視頻等方式進行;復選將組織青少年參與科學實踐活動,考察其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終選則通過面試,了解青少年對科普工作的認知和熱情。最終將選拔出 100 名首批科普小大使。
成為科普小大使后,中心將為他們提供一系列系統的培養。科普小大使將有機會參與由科學家主講的專屬科學課程,近距離聆聽科學家們分享科學知識和探索故事;參與中心組織的科學實驗工作坊,在專業科研人員的指導下動手操作實驗,感受科學的奇妙;接受科普傳播技巧培訓,學習如何將復雜的科學知識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傳遞給他人。
在活動安排上,科普小大使將承擔起傳播科學的責任。他們將在校園內開展 "科學小講堂",向同學分享自己學到的科學知識;參與中心線上科普平臺的內容創作,如錄制科普短視頻、撰寫科普小故事等;在 "科學探秘之旅" 等活動中擔任小小講解員,為參觀的公眾介紹科學實驗和科研成果。此外,表現優秀的科普小大使還將獲得與科普大使共同參與大型科普活動的機會。
諾貝爾獎獲得者創新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青少年的視角和力量,讓科學傳播更具活力和感染力。青少年是未來科學事業的接班人,培養他們的科學興趣和科普能力,對科學事業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與該計劃的一位同學激動地說:"能成為科普小大使我特別開心,這讓我有機會更深入地接觸科學,還能把學到的知識分享給更多人,感覺特別有意義。"
科普小大使計劃的啟動,為青少年搭建了一個親近科學、傳播科學的平臺,將進一步激發青少年對科學的熱愛和探索欲,為培養未來的科學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由科普中國重新排版編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