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隨手發了一個視頻,就收到了一張45萬的天價罰單,這樣的事情你們見過嗎?
近日,一家小飯館收到45萬天價罰單的事情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事情的經過:
00:00/00:07
大約在今年2月份,山東臨沂一家小餐館的老板隨手拍攝了一段菜品視頻,并發到了短視頻平臺上,她沒想到的,就是這么隨手的一件小事情,讓她在3月份接到了當地市監局的電話,電話內容是她發布的那段視頻涉嫌違法廣告,并讓她配合調查。
當時餐館老板在幾十公里外的娘家,沒辦法及時趕到市監局,但她表示會在一周之內趕去配合調查,而且她第一時間刪除了那段視頻。
然而,調查還沒開始,僅僅2天以后,餐館老板就收到了一張罰單,上面寫著對餐館罰款45萬元!
要知道,45萬元對于這樣一個小餐館來說,無疑就是天額數字,如果罰這么多錢,別說餐館開不成了,恐怕餐館老板的家庭也支撐不住!
更何況,僅因為一段視頻就罰這么多錢,這合理嗎?
在餐館老板發布的那段視頻中,沒有聲音,沒有菜價,沒有購買鏈接,也沒有餐館的名稱和地址,涉嫌違法廣告的,是視頻中的一道菜,僅僅因為這個就罰45萬元,這讓人很難接受。
所以這件事情被報道出來后,迅速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網友們的討論非常激烈,觀點不盡相同。
事情鬧大以后,當地成立了聯合調查組,最終酌情處理,免除了餐館45萬元的天價罰款。
對于這個結果,網友們吵成了一鍋粥:
有人說,處罰45萬元屬于重大的違法案件了,餐館老板的行為顯然遠遠不到這個程度,怎么能處罰這么隨意,執法這么隨意?
有人說,餐館老板確實用禁止食用的中華蟾蜍做了菜,而且發到網上,沒有積極配合調查,應該處罰。
有人說,如果這件事情沒有曝光,是不是這45萬就真的要罰了?
這件事情對于下面一些小地區的執法具有一定的借鑒和警示意義,餐館老板有錯,但執法不應該如此隨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