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志遠”志愿服務隊前往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針對當地板栗產業發展狀況開展專項調研。此次活動旨在通過實地走訪,掌握板栗產業從種植到銷售的全鏈條信息,為推動產業升級、助力鄉村振興提供實踐依據。服務隊提前查閱了羅田板栗產業相關政策文件及歷史數據,制定了詳細的調研計劃,確保調研工作高效推進。
調研首站,服務隊來到羅田縣大別山農業智慧園。園區負責人圍繞板栗產業的現代化發展展開介紹,重點講解了智慧農業技術在板栗種植中的應用,包括智能灌溉系統對產量的提升作用、病蟲害智能監測設備的運行原理,以及板栗深加工產品的研發成果,如板栗粉、板栗酥等延伸產品的生產流程。隊員們還了解到,園區正通過搭建農產品電商平臺,整合物流資源,實現板栗從產地到消費者手中的“無縫對接”,有效縮短了流通環節。
隨后,服務隊前往李家坳板栗種植園。漫山遍野的板栗樹掛滿果實,隊員們穿梭于林間,仔細查看板栗的生長密度、掛果數量,并向種植戶詢問日常管護措施。據種植戶介紹,羅田板栗因生長海拔不同呈現出多樣特質:低海拔區域的板栗成熟較早,果型較大但甜度較低;高海拔區域的板栗成熟稍晚,果型偏小卻甜度更高,這種差異為市場提供了多元化選擇。隊員們認真記錄不同區域的種植特點,為后續分析產業差異化發展提供了數據支撐。
最后,服務隊走進三里橋村委會,與村主任及多位農戶代表召開座談會,深入探討板栗產業的發展瓶頸與突破方向。村主任提到,近年來當地通過“合作社+農戶”模式整合種植資源,統一技術標準和收購價格,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產業抗風險能力,但仍面臨挑戰:一是深加工環節薄弱,80%以上的板栗以原料形式外銷,附加值較低;二是年輕勞動力外出務工導致種植隊伍老齡化,新技術推廣難度較大;三是市場價格波動頻繁,農戶收益穩定性不足。不過,村委會正聯合相關企業試點“板栗認購”項目,通過線上預訂鎖定銷售渠道,同時計劃利用村內閑置房屋打造板栗主題民宿,拓展產業增收路徑。
此次調研讓“志遠”志愿服務隊全面掌握了羅田板栗產業的發展現狀,既看到了智慧農業賦能、產業鏈延伸帶來的新機遇,也明晰了加工能力不足、勞動力短缺等現實問題。服務隊將整理調研數據,結合專業知識形成調研報告,為當地板栗產業優化提供可行性建議,助力羅田將板栗這一“生態珍寶”轉化為鄉村振興的“富民利器”。
圖為隊員們于羅田農業智慧園廣場上的合影。 張曉曼 供圖
圖為結束采訪后,板栗種植園果農于隊員的合影。 吳靜 供圖
圖為兩名隊員一同閱讀智慧園游覽手冊。 張曉曼 供圖
圖為一隊員利用顯微鏡觀察板栗細胞結構。 張曉曼 供圖
圖為隊員們交流板栗生長狀況的考察成果。 張曉曼 供圖
圖為三里橋村書記對團隊調研問卷提出改進意見。 張曉曼 供圖
圖為眾隊員于村委會議室開展板栗產業發展座談會。 張曉曼 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