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霸王薛蟠因為調(diào)戲柳湘蓮,被其設(shè)計暴打了一頓,薛蟠覺得沒臉見人,就一直裝病在家。但他是個沒籠頭的馬,在家一天兩天還好,三天五天下來,他就待不住了。
這時候也巧,家里有個干了很多年的老伙計要回家過年,年后再回來,薛蟠就想著跟他一起出去,一則是躲羞,二則是逛逛山水,長長見識,于是他就跟母親薛姨媽說了這事兒。
薛姨媽一聽,雖然歡喜,但是她又不放心,擔心兒子在外面惹是生非,又闖出禍端來,因此她不同意薛蟠外出的主意。
薛姨媽說,你好歹守著我,我還能放心些。況且也不用著你做這買賣,也不等著這幾百銀子來用。你在家里安分守己的,就強似這幾百銀子了。
不得不說,薛姨媽對薛蟠不是一般的溺愛啊,兒子大了,好不容易主動說要出遠門去歷練,她做母親的不僅不支持,還攔著不讓去。
面對母親的阻攔,薛蟠是這么說的,天天又說我不知世事,這個也不知,那個也不學。如今我發(fā)狠把那些沒要緊的都斷了,如今要成人立事,學習著做買賣又不準我了,叫我怎么樣呢?
薛蟠雖然渾,但這話說的可是一點沒錯,雖然他外出的初始動機是為了躲羞,但起碼他這次拿定了主意,下定了決心,是想要利用這個機會干點正事的。
前面他的心理活動也交代了:況且我長了這么大,文又不文,武又不武,雖說做買賣,究竟戥子算盤都沒拿過,地土風俗、遠近道路又不知道……
也就是說,這時候的薛蟠,在經(jīng)過柳湘蓮的一頓暴打后,非常難得的有了自我觀照和內(nèi)省的意識,他并不是一味地呆和渾,起碼他對自己有著清醒的認識。
而且,他在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后,很快想出了解決辦法,就是要外出游藝,雖然這件事的出發(fā)點,說到底還是為了躲羞,但在躲羞的同時,也可以學到不少東西。
薛姨媽的態(tài)度很好理解,她對薛蟠這個孤根獨種一直都是縱容和溺愛的,薛蟠為爭買香菱犯了人命官司,我們沒見薛姨媽怎么教育薛蟠,而薛蟠調(diào)戲柳湘蓮被暴打,她依然想著靠賈府拿人。
薛姨媽就屬于那種典型的死不放手的父母,覺得自己兒子不成器不懂事,總是惹是生非,鬧的大家不安生,他要出去萬一再惹出更大的禍,到時該怎么收場啊?
其實薛姨媽最擔心的還不是薛蟠惹事,好歹薛家是四大家族成員,有錢有勢,一般人估計也不敢惹。她最擔心的是,薛蟠萬一再像這次被柳湘蓮暴打一樣,在外頭被人算計,丟了性命……
總之,薛蟠過去的表現(xiàn),不足以讓薛姨媽放心同意他出門。不知道薛姨媽有沒有想過,薛蟠能有今天,她這個當媽的有很大的責任啊,如果不是她一味地溺愛,薛蟠何至于此啊。
還有就是,薛蟠外出正是為了跟過去切割,他好不容易要走正道,要好好學如何做生意,以后也好承繼家業(yè),但沒想到母親不同意,因為她不放心。
其實,生活中有太多薛姨媽這樣的母親,面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jīng)歷的離開家庭離開父母去外面學習經(jīng)歷的現(xiàn)實,他們不敢放手,不舍得放手,還總想把孩子攥在手心里。
他們總覺得自己孩子還不夠成熟還不夠穩(wěn)重,在自己還有精力管的情況下,總想著替他謀劃好一切,甚至繼續(xù)為他擋風遮雨,卻不知道,孩子早已被他們養(yǎng)成了溫室的花朵。
薛姨媽自始至終都不明白一件事:她不可能溺愛薛蟠一輩子,更不可能照顧他一輩子,他早晚要自己去歷練去成長,做父母的,一直把兒女拴在自己身邊,其實是一種十分愚蠢且自私的行為。
孩子的成長就像小鳥出飛一樣,小的時候,他們需要父母的投喂和保護,但長大后,他們要自己學會飛翔,自己學會去覓食,學會生存,而不是一直待在窩里讓父母呵護一輩子。
當然,在“出飛”的過程中,自然免不了磕磕絆絆,甚至跌打損傷,但也唯有如此,才能變得更加強大,就像經(jīng)受住了風雨洗禮的小樹一樣,人只有經(jīng)歷了生活的各種磨煉之后,才能成長成熟。
這個道理,薛姨媽不懂,但寶釵懂。
她跟母親說,哥哥果然要經(jīng)歷正事,正是好的了。……他若真改了,是他一生的福。……這么大人了,若只管怕他不知世路,出不得門,干不得事,今年關(guān)在家里,明年還是這個樣兒。
寶釵不愧是大觀園里最有智慧的姑娘,對人生她看的是很透徹的,一個人早晚都要自己去闖世界,早晚都要直面生活,誰都不會一直保護你。
天底下多少父母像薛姨媽這樣,他們的見識連一個十幾歲的少女都不如,面對子女在成長過程中必然要經(jīng)歷的人生階段,他們總是擔心這個擔心那個,還總是打著我是為你好的名義。
他們沒有意識到,兒女總有一天會長大,要出去見世面,要學會為人處世,要習得生存的本領(lǐng),尤其那個時代的男子,如果只是一味阻攔,不舍得撒手,他們永遠不成人。
其實他們不知道,在關(guān)鍵時刻,學會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干去闖,才是最好的選擇,也才是對兒女最好的疼愛,這也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的必經(jīng)之路,因為誰都不會護你一輩子周全。
寶釵雖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但她讀過很多書,她博學多識,在那個時代,對一個男子來說,要么讀書參加科舉,要么就出去見世面,如果每天像個女孩似的關(guān)在家里,終究不是個事兒。
探春都說過,她但凡是個男兒,可以出得去,早出去了,立一番事業(yè),到那時自有她的道理,可惜她是個女孩,一句話都沒有她多說的。
她們雖然都長在閨閣之中,但她們的見識、才學,以及對生活的感悟和認知,卻絲毫不比男兒差。可以想象,如果寶釵是個男兒,薛家會怎么樣?
有了寶釵的幫助,薛姨媽最終同意薛蟠外出,而游藝歸來的薛蟠,的確成長了不少,無論說話行事,給人的感覺,明顯跟過去不同了。
他能想著替母妹帶東西,想著替柳湘蓮操辦婚事,大家好好地過起日子來。更關(guān)鍵的是,他跟柳湘蓮、賈璉這些人坐在一起聊天說事,不再是過去那種不著調(diào)、不成器的樣子,言語舉動都成熟穩(wěn)重了不少。
可見,薛蟠這趟外出沒白跑,估計生意往來、賬目出入他多少也都掌握了一些,畢竟身邊還有個年長的老伙計幫襯著指點著,只要薛蟠自己肯學,就沒有不成長的道理啊。
作者:夕四少,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chuàng)作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