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5年,國內手機市場競爭加劇,除華為之外,各大品牌紛紛降價促銷。近日有機構放出了2025年Q2國內手機市場排名,小米以微弱的優勢拿下第一,vivo排名第二,OPPO排名第三,華為排名第四,蘋果排名第五。從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前五其實咬很緊,相鄰2名的差距最大也就17.8萬臺,最小的不足1萬臺,就是拿第一和第五對比,差距也不足38萬臺,可見競爭有多激烈。
具體到市場份額方面,前五廠商的市場份額都達到了16%以上,前五廠商的市場份額之和超越了80%。小米以16.63%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vivo市場份額為16.37%,OPPO市場份額16.27%,華為和蘋果的市場份額均為16.08%。榮耀由于排名第六,被列入了其他,預估市場為15%左右,另外華為智選市場份額預估為2%-3%。
增速和增量方面,前五廠商中,除了vivo同比下滑了5.95%之外,其他四家都實現了同比增長。增量最大和增速最快的是華為,對比2024年第二季度,華為增量109萬臺,增速10.96%;OPPO增量105.99萬臺,增速10.48%;蘋果增量86萬臺,增速8.46%;小米增量78.6萬臺,增速7.39%。
2023年8月29日,華為mate60系列開啟先鋒計劃,隨后從2023年第四季度開始,一直到2025年第一季度,蘋果已經連續6個季度同比下滑,2025年第二季度蘋果終于實現了同比增長。蘋果止跌回暖,降價成了關鍵因素。五一假期后,蘋果iPhone16系列開啟了更大規模的降價,iPhone16Pro和ProMax在此前降價1000的基礎上再降1000左右,128GB的iPhone16Pro更是成功進入國補,對比首發價足足便宜了2500,大降價帶來銷量大幅提升,從而帶動蘋果手機銷量走高。
除了蘋果大降價之外,國產安卓4大廠商也降價促銷,可以說目前除了華為之外,其他5大品牌都在打價格戰。華為這邊受制于芯片產能的限制,并沒有大規模降價,目前華為手機的價格比較堅挺,只有部分機型小幅度降價,以華為mate70為例,雖然上市半年以上,但目前價格依然比較堅挺,銷量最大的標準版目前基本沒優惠,只有500國補,Pro版本也只有200左右的優惠。
華為在未跟進降價的情況下,增量和增速排名第一,說明華為手機的增長潛力巨大,若華為適當跟進降價,完全可以取得更好的排名,甚至可以直接沖到第一。隨著時間的推移,華為的芯片產能問題將解決,良品率改善成本下降,再加上推廣鴻蒙生態的需要,華為有可能加入價格戰,屆時蘋果和國產友商將面臨更加殘酷的競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