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達14年的抗日里,中國軍民付出了巨大是傷亡,尤其是許多陣亡在抗日前線的戰士,他們沒有留下名字,甚至是連他們的故事也一起被人們遺忘,但他們的精神卻令日軍折服。
抗日時期,在中國軍隊的第17軍27師145團里,有7名普通的戰士,他們在陣地上表現出的精神讓日軍感到震驚,盡管他們犧牲在日軍的槍炮下,可日軍仍為他們鞠躬致敬。
這七個戰士被稱為古北口七勇士,他們是無名的抗日英雄,當時東北三省已經淪陷,日軍進一步逼近熱河,由于當時東北軍在熱河防守稀松,導致熱河也很快被日軍占領。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軍隊和日軍就對峙在長城各關口,而長城的各關口也成為中國僅剩的門戶,此時的日軍在接連的勝利下,毫無顧忌的進一步逼近中國守軍。
1933年3月,日軍出動8萬余關東軍 ,作為對長城各關口的侵略力量,好在當時的國民政府有準備,派出了“中央軍”和東北軍共計25萬人,以抵御8萬日軍的進攻。
雙方在戰略要地長城古北口交戰,自古以來古北口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這里是北京的屏障,能守住這里,日軍就進不了北平,3月10日,關東軍率先打響了占領北古口的第一槍。
當時是東北軍改編后的107師駐守在北古口,在戰斗打響時145團的團長戴安瀾趕往支援,戴安瀾在趕到戰場后派了7個人去占領附近高地,7個人上了長城南側的帽山。
帽山的形狀像個帽子,海拔只有幾十米,不過地勢地形非常險峻,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7個人作為145團的觀察哨一直埋伏在帽山,雙方激戰一直到3月12日。
由于日軍飛機轟炸,導致我軍各指揮部的聯絡中斷,中國守軍開始撤退,中國部隊撤退到了帽山下面時,日軍也展開了墜機,此時帽山上的七勇士占據地理優勢的,開火阻擊。
他們成功掩護了大部隊的撤退,可是他們自己卻失去聯絡,沒有接到撤退的信息,也可能是當時部隊撤退遺忘了帽山上的7個士兵,就這樣他們7個人淪為了孤軍。
在大部隊撤走之后,帽山上的7個人很顯眼的暴露在日軍眼皮下,這個7個戰士沒得到命令,堅守帽山不撤退,日軍隨后展開沖鋒,多次沖鋒都被7個人打了下去。
2000多日軍硬是花3個多小時也沒能越過帽山,日軍惱羞成怒之下,調集大炮和飛機對準帽山轟炸,7個人打完了彈藥之后和日軍肉搏戰,最終全部壯烈犧牲,日軍發現山上只有7個中國士兵時大為震驚。
他們7個人擊斃了100多名日軍,打傷200多日軍,其精神更是震懾了日軍,之后日軍收殮了7個人的遺體,把他們埋葬好,豎起一塊墓碑,上寫“中國七勇士之碑”,并鞠躬敬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