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書《菊與刀》里講的,“日本人既愛美又崇尚武力,既講禮貌又很自大,既固執又情緒多變”。蓋伊·加保頓就是看透了日本人這種復雜的民族性格和心理,二戰時,他光靠一張能說會道的嘴,沒用一兵一卒,就讓1500多名日本兵投降了,這事兒在美軍太平洋戰爭中傳為佳話,他還被開玩笑地叫做“魔笛手”、“超級說服大師”。那蓋伊·加保頓到底是怎么用嘴征服這1500人的呢?
【年少流離,立志參軍】
蓋伊·加保頓是個墨西哥和美國的混血兒,小時候爸媽就沒了,一直在洛杉磯的街上晃蕩。到了十二歲,他被一個日本家庭收留了,慢慢地也就學了點日本的風俗習慣,雖然說的日本話不太地道。后來太平洋戰爭一打響,他的日本養父養母就被關進了集中營,那時候他剛好成年。沒了依靠,又恨透了戰爭,蓋伊就決定去當兵,盼著早點把這仗打完。
那時候,美軍正忙著找人去攻打塞班島,蓋伊下定決心想去報名,可卻被刷了下來,因為他長得瘦小,個子還不到一米六,沒達到參軍的要求。但蓋伊不死心,他說:“辦法總比問題多嘛!”他還告訴人家,自己會講日語,能幫美軍和日軍溝通。軍隊的頭兒一聽,覺得挺有道理,想著人才難得,就讓蓋伊破格進了海軍。
【知己知彼,收獲戰俘】
1944年6月,就在歐洲那邊忙著諾曼底登陸的時候,太平洋那邊的美軍也動手了,他們攻打起了塞班島。塞班島那時候對日軍來說特別重要,是他們太平洋上的一個大戰略點,上面存了好多武器,還有不少日軍常駐呢。美軍開著大戰艦,放著大炮猛攻,塞班島上的日軍被打得節節敗退,可他們就是死活不肯投降。
很多日軍成群結隊地跳海,有的還強拉著當地居民一起自殺,無辜的人不斷受到傷害。美軍在登陸塞班島之前,根本沒把這兒放在眼里,也不了解島上的地形。而日軍對地形特別熟悉,靠著天險一直藏著、守著,跟美軍打得難解難分。為了減少傷亡,美軍一直想讓那些躲著的日軍投降,但效果不怎么好。
就在這時,蓋伊現身了,他老愛在島上到處溜達。有次,他溜達到一個地洞,碰巧撞見了幾個藏身在那兒的日軍。由于他會說日語也了解日本,他立馬開口大贊日本,說自己就像是在日本家庭里長大的一樣,特別敬仰日本的文化。接著,他還把自己帶的糖果分給了那些餓壞了的日軍士兵。
聽了這幾個人的對話后,他才搞清楚,原來日軍上頭一直沒跟他們說真話,老讓他們覺得“這場仗肯定能贏”,好像勝利就在眼前似的。到了這兒,蓋伊才明白,那些日軍集體跳海、自殺的事兒,都是被長官逼的,普通的日本士兵其實只是跟著走,啥都不知道。
蓋伊嬉皮笑臉地先是一陣猛夸,接著話鋒一轉,告訴他們現在美軍已經逼近家門口,外面的日軍早已潰不成軍,整個太平洋戰爭眼看就要落幕,日軍敗局已定。他又補充說,美軍對待日本俘虜會很寬厚,一番話照顧到了日本人的面子后,勸降竟然出奇地見效,這幾個人就從洞里鉆出來,乖乖舉手投降了。
美軍頭頭瞅著蓋伊押回來的這幾個俘虜,臉色陰沉,覺得他凈瞎忙活,這一切不過是碰運氣罷了。但其實這哪是什么運氣,蓋伊摸透了日本人的心思,知道他們眼下的處境和需求,也清楚這個民族有多自負,更懂得怎樣讓日本人在戰敗面前保持清醒。
【“人型魔笛”,軍功斐然】
遭遇挫折的蓋伊沒有氣餒,他還是堅持干著這事兒。幾天之后,蓋伊又成功說服了一批日軍戰俘跟他回來,這次竟然有50人之多,這讓長官大吃一驚,也開始覺得蓋伊挺有能耐,于是給了他一些支援。
要是說之前的“糊弄”戰俘只是小打小鬧,那么在七月八號這天,蓋伊可是真把全軍都給驚著了。這回他遇上了一位日軍頭頭兒,日本人對“武士刀”文化特別看重,對自己的道德信念那是死守不放。所以蓋伊沒提日軍打仗不對,也沒貶低日本士兵,反而是畢恭畢敬地遞了根煙,然后跟這位指揮官聊上了。他講起了自己對日本家庭的回憶,夸起了日本士兵的高貴勇敢。這指揮官一聽,心里頭美滋滋的,立馬覺得蓋伊親近了不少,防備心也放下了。
蓋伊瞅了一眼,心里就樂開了花,趕緊接著夸日本有多好,讓指揮官想起了家鄉的秀麗和家里的溫馨,慢慢打開了他的心扉。這時候,指揮官也明白自己已經輸了,但如果能投降得有點面子,不失尊嚴地認輸,那對于自己和手下的日本兵來說,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兒。
但他心里還是有點不放心,就問蓋伊美軍有沒有醫院能給俘虜看病。蓋伊馬上指著海邊那一大片軍艦說,那兒有最棒的軍艦醫院,還能直接送戰俘去附近治療,絕不會虧待他們。指揮官瞅瞅海上那一串串戰艦,嘆了口氣,沒辦法,只能信蓋伊的,讓藏著的士兵都現身了。這一回,蓋伊帶回了800名日本戰俘,立馬就得到了上司的夸獎,這事兒也在海軍陸戰隊里傳開了。
矮個子蓋伊,憑著他那張能說會道的嘴,一共勸降了1500多名日本兵,這數目快趕上整個太平洋戰爭里抓到的日本俘虜了。要是說蓋伊天生就會談判,那他了解日本文化就是談判成功的最大幫手。老話說得好,了解對手才能贏,日本人重視武士道,覺得投降就是膽小加背叛,所以寧死不屈,精神不能倒。
日本人往往既愿意順從強者,也尊重正義,他們性格中既有固執的一面,又容易改變,這兩點在他們的思想里并存著。蓋伊看準了這一點,以日軍能接受的方法來勸他們投降,從而較為平和地解救出戰俘。“好的談判,能讓雙方都滿意”,蓋伊的高明在于,他能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一點點找出對方真正想要什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