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高懸,熾熱的陽光肆意烘烤著大地,空氣中滿是灼人的氣息。近日,在東湖圩鎮泉山村的通村公路上,十多位村民不顧酷暑,自發投身于道路養護工作。他們清理著道路兩旁的雜草,清掃路面的塵土,疏通堵塞的溝渠,撿拾散落的垃圾,齊心協力維護著這條“四好農村公路”,為鄉村振興鋪就美好坦途。
這條蜿蜒的通村公路全長2公里,惠及泉山村的四個村民小組。它于2014年由政府與村民共同集資修建,是村民們出村的唯一通組道路。由于村子地處高山深處,公路依傍山勢而建,每至夏日,道路兩旁便會荊棘雜草叢生。這不僅對人車通行造成阻礙,影響路容路貌,還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如何實現道路養護的常態化,保障村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安全,長久以來一直是擺在當地面前的難題。
“多虧了國家的好政策,讓村里家家戶戶都通了水泥路。平時把路維護好,往后才能用得更久!”在熱心村民楊懿虔的積極號召下,說干就干,村里老中青少紛紛響應,踴躍參與。甚至那些在外工作生活的村民得知消息后,也熱情地加入到養路護路的活動中來。無法親臨現場的村民,便自發在鄉鄰群里籌款,為參與養路護路的村民送水鼓勁,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這種齊心協力養護道路的傳統,在泉山村已延續了十多年,他們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著“道路人人行,養護人人有責”的精神。
如今,漫步在泉山村的通村公路上,只見道路清爽整潔,邊溝暢通無阻,周邊繁茂的綠植留下了精心打理的整齊痕跡,一切都顯得井然有序。
泉山村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村里將繼續緊扣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的要求,推動道路管養工作走向常態化、長效化,努力將這條公路打造成通達四方的發展之路、連接城鄉的致富之路、跨越山河的安全之路。
來源:耒陽新聞網
免責聲明:本平臺按耒陽社區及各網站網帖推送的任何圖文言論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