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明傳承能力強,也因此中國人走向世界特別難。”
說出這句話的人,是一位90多歲的老先生,他叫鍾叔河,他的一生,堪稱傳奇。他出生于1931年,歷經抗戰、解放、十年動蕩、改革開放等各種社會變遷;他拉過板車,還坐過冤獄,直到49歲才重獲自由;他后來成為一名出版社編輯,編了一套《走向世界叢書》,影響了整整一代中國人。
他說過的下面這三段話,更是具有穿透力,直擊“覺醒者”的心臟:
關于見識
“當一個人的觀點和見識超越了他的大多數同類,這個人必然是孤獨的,而且命運必然是悲劇的。如果你在同事之間、小群體里面,如果你接受能力遠遠超越他們的話,你在群體里面必然是孤獨和被排斥、被打擊的......你就會有一種很深的孤獨感。”
關于無力感
“所有的歷史,都不會按照公式去進行。每個國家,和每個人一樣,都有它的個性,它走的都是特殊的道路。甚至有一些時候,一些偶然的人,或者偶然的事情,可以影響歷史幾百年。這是我們做不了主的事情。歷史的變化不是勻速的運動,是加速度的運動......如果有可能的時候,多讀一些書,多看一點書。”
關于走向世界
“我在坐牢的時候就認為,中國之所以出問題,就是因為中國沒有走向世界。我認為,我們現在也還沒有真正融入世界。其實,每個人都可以自己想一想:我到底走向世界沒有?不一定說我到紐約去了,我就走向世界了,那不一定。即使睡在床上不動,我也可以走向世界。這首先是一個觀念和思想問題。”
鍾叔河說的話,擁有一種讓人心安的力量;鍾叔河寫的書,則擁有一種讓人不安的力量。這兩種力量,來自他的懷疑精神和堅持做自己的信念,來自他經歷動蕩年代和九年冤獄的苦難,也來自他始終如一“走向世界”的價值觀念。他的思想,正是這個時代最匱乏、也最需要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