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 17 cm× 27cm 絹本設色 2025年
嶺南 200cm×200cm 紙本設色 2024年
立本求新
◎林若熹
從梁振杰的作品看出其探索是多方面的,既有傳統又有現代。我們更看重其現代沒骨的研究。
現代沒骨是突破傳統筆限的非筆限,是從工具性進入材料性,因而制作的技便是基礎,且不能跨越。制作的肌理語言是在傳統中國畫造型的骨線語言、類色語言、筆墨語言的基礎上產生。筆墨是水參與的跡,筆墨之水跡是有法度的。肌理也是水參與的跡,肌理之水跡依自然屬性。具有繪畫語言的肌理之水跡,是有意識的制作及有意識的應用,同樣具有法度,只是其生成所呈現的是自然之跡形,故繪畫語言的肌理之水跡很容易被理解為非繪畫語言的自然肌理之水跡,因其法度與筆墨共性的法度比,顯然是個性化的。沖破傳統筆限后的現代沒骨,在張揚自然生成的個性中,深深的理性把控畫面語言的法度,慢慢的墨瀋、肌理將因法度被觀者讀解。材料的更新和改進,及材料本身的直接言說和全新角度的表現,給筆墨的不斷改讀,及技法的不斷前進提供了動力。特別是“水”媒材的再認識,已不僅僅是聯系筆墨的媒介,而是充當表達情思與畫面構成和諧統一的舵手。
振杰近幾年的作品,主要分為《神馬》《向傳統致敬》《“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想靜靜”》等四個系列,從中不難發現,其作品大多致力于肌理的表現,或沖撞、或潑灑、或拓印、或流積,從宏觀上的把控到微觀上的精致,這種視覺上筆限與非筆限的表現,可以看出其對中國畫造型語言實驗的心路歷程。而然“夫詩有別材,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嚴羽的詩學觀告訴我們,一切外形都是體現內形,這也正是振杰所要思考的。
(林若熹: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月影 67cm×67cm 紙本設色 2024年
有色之士 27cm×20cm 絹本設色 2025年
仙氣 27cm×20cm 絹本設色 2025年
寒塘渡鶴影 180cm×97cm 紙本設色 2023年
疊影之積墨 27cm×20cm 絹本設色 2025年
獨秀 33cm×33cm 紙本設色 2024年
疊影之屏風 27cm×20cm 絹本設色 2025年
荷塘月色 27cm×20cm 絹本設色 2025年
大千世界 180cm×97cm 紙本設色 2024年
龍珠 34cm×47cm 紙本設色 2025年
疊影之松石圖 26cm×17cm 絹本設色 2025年
蕙蘭 34cm×30cm 紙本設色 2025年
云水間 25cm×17cm 絹本設色 2025年
壽桃之一 27cm×20cm 絹本設色 2025年
壽桃之二 27cm×20cm 絹本設色 2025年
聲名鵲起 25cm×17cm 絹本設色 2025年
神獸·青龍 97cm×100cm 紙本設色 2025年
梁振杰
1987生于廣東
2010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獲學士學位
2014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
第四屆廣東省青年畫院畫家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廣州市美術家協會綜合材料繪畫藝術委員會委員
現為法國巴黎學院在讀博士
個展:
2018 離·合——曾秋&梁振杰雙個展,珠光NT美學空間,廣州
2015 林若熹藝術基金會2015年度藝術新星獲獎者——梁振杰作品展,廣州奇丹泰斗書畫院,廣州
群展及獲獎:
2025 色形——林若熹中國畫個展暨師生寫生創作展,肇慶美術館,肇慶
2025 回溯與開拓——2025 廣州市美術家協會綜合材料繪畫藝委會委員作品邀請展,越秀區文化館,廣州
2024 色形——林若熹師生作品展,潮州美術館,潮州
2023 林若熹教授師生作品邀請展(中山站),中山市博物館,中山
2023 濡墨園——林若熹教授師生展作品邀請展,濡墨園,廣州
2022 達觀——第四屆“反觀工筆”全國當代工筆畫學術邀請展,華南美術館,東莞
2021 東方美學新工筆系列——林若熹師生作品展,廣州
2019 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中國畫展區,山東美術館,濟南
2019 風華正茂——湘粵青年藝術家交流展,湖南省畫院美術館長沙
2019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廣東省美術作品展,廣東美
術館,廣州
2019 粵港澳大灣區美術作品展,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廣州
2018 無涯·第四屆廣東青年畫院學術成果匯報展,嶺南畫派紀念館,廣州
2018 廣東畫院創作年度展(2018),廣東美術館,廣州
2018 入境·第四屆廣東青年畫院作品展,廣東省文聯藝術館,廣州
2018 “三界”藝術展,Fan House生活藝術空間,廣州
2018 東陽美術館2018學院青年藝術家邀請展,東陽美術館,廣州
2017 廣東畫院作品巡回展·2017北京,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北京
2017 廣東畫院創作年度展(2017),廣東美術館,廣州
2017 視覺日記·第四屆廣東青年畫院作品展,陳樹人紀念館,廣州
2016 廣東畫院創作年度展(2016),廣東美術館,廣州
2016 第三屆廣東省嶺南美術大展并獲銅獎,嶺南美術館,廣州
2016 見面—第四屆廣東青年畫院作品展,廣東畫院/柯木朗藝術園,廣州
2016 水墨共同體2016八零后風華,北京時代美術館,北京
2015 廣東畫院創作年度展(2015),珠海市古元美術館,珠海
2015 廣州青年美術大展,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
2015 廣東畫院作品巡回展——2015澳門,澳門會展中心,澳門
2015 青春心印——2015第二屆青年工筆展,深圳關山月美術館/東莞莞城美術館,深圳/東莞
2014 中國夢·南粵心——第十二屆廣東省藝術節優秀作品展并獲優秀獎,廣東美術館,廣州
2014 慶祝建國六十五周年·廣東省美術作品展,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
2013 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國中國畫大展,包頭市美術館,內蒙古包頭
2013 廣東省第二屆嶺南美術大展并獲優秀獎,嶺南美術館,廣州
2010 巴黎皇家畫廊“嶺南畫學提名展”,巴黎皇家畫廊,法國巴黎
2009 廣州美術學院新松園舉辦“意趣三人展”,廣州
專著及發表:
《時和歲稔》發表于《人民日報》美術版、2020年6月
《梁振杰作品集》(嶺南美術出版社、2015年11月)
《書畫藝術》(2023年第二期) 《畫廊》(2020年第九期)
廣東畫院
廣東省林若熹藝術基金會
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
法國美術家協會
關山月美術館
十香園紀念館
山東美術館
創于2014,相伴已成為習慣
平臺已進駐網易、搜狐、今日頭條同步更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