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靈武法院通過“深挖矛盾焦點、搭建溝通橋梁、引導合作共贏”三步走策略,成功化解一起民營企業間的買賣合同糾紛,為處于困境中的民營企業重新架起了信任的橋梁,生動詮釋了司法在優化營商環境、助力民營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基本案情
只收款不交貨,信任崩塌
該案件涉及兩家民營企業,原告與被告于2022年8月15日簽訂《乙醇精制系統買賣合同》及補充協議。原告依約支付進度款后,被告卻未能按時完成全部設備、材料的交貨,導致設備無法投入使用,嚴重影響了原告項目的建設進度。原告為保障自身權益,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解除合同,要求被告返還已支付貨款、支付資金占用利息及解除合同違約金等,各項訴求合計達405.75萬元。
矛盾焦點
庭審中,被告辯稱,原告解除權行使期限已屆滿,其解除權消滅,無權主張解除合同。并且被告已履行絕大部分交貨義務,符合繼續履行合同的條件,即便存在違約行為,程度也顯著輕微,不影響合同目的實現。此外,被告稱未全部交貨是因原告拖延安裝工期,其無奈行使不安抗辯權,不構成違約。雙方各執一詞,矛盾尖銳,彼此之間的信任蕩然無存。
庭審結束后,法官陷入兩難境地,雙方信任缺失無疑會給企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阻礙,調解的口子在哪里呢?
調解錦囊
主動深挖矛盾,前瞻化解風險
設備無法到位,嚴重影響原告項目進度與資金周轉。判令解除合同、返還巨額款項并支付違約金,可能導致被告面臨現金流斷裂、商譽嚴重受損的風險,最終導致雙方的信任徹底崩塌。不僅使本次合作難以為繼,更可能切斷未來所有合作可能。
面對此現狀,承辦法官為妥善解決糾紛,保障雙方企業的穩定發展,決定主動介入,深挖矛盾,不局限于庭審爭議,精準識別案件背后的企業困境與信任危機,預判風險,抓準爭議焦點后,將調解作為關鍵抓手,避免雙方矛盾進一步激化。
多元柔性溝通,彌合信任裂痕
為重建雙方當事人的信任,承辦法官綜合運用多種溝通渠道,通過面對面溝通,電話交流以及微信群線上溝通等方式,為雙方搭建溝通橋梁。
“你們目前最大的爭議在于合同是否解除,已付的款和未交的貨該怎么處理,希望你們可以平心靜氣地好好溝通,以不影響企業運行為目標解決問題?!?/p>
從一開始的“逐個擊破”,到后面的“斡旋調?!?,承辦法官一直耐心傾聽雙方的訴求和擔憂,深入了解雙方的訴求和矛盾焦點,調和雙方的對立情緒,并提出可行性解決方案,努力消除誤解和隔閡,使雙方從“完全對立”恢復到能夠進行例行對話和有限度互信的狀態,為實質性化解糾紛奠定基礎。
在多輪溝通后,雙方均表示愿意調解,承辦法官立即確定時間組織雙方進行現場調解。
第三步
著眼發展大局,引導合作共贏
現場調解的過程跌宕起伏,雙方每每到和解的關鍵點,便會因為一點小細節再次爭吵起來,多次上演向左走向右走的情形,一度陷入僵局。
“近年來,企業的生存發展都不容易,你們要多多換位思考,不要只著眼于目前的矛盾,要考慮往后是否還需要繼續合作,如要繼續合作就要重建信任、相互扶持、共克時艱?!?/p>
整個調解過程,承辦法官不停地變換調解方式,立足經濟形勢和企業長遠發展,向雙方清晰勾勒判決可能帶來的雙輸結局,引導雙方理性評估修復關系、繼續合作的可能性收益,強化“共克時艱、互信合作”理念,摒棄短期利益沖突,錨定未來合作基礎,以重建信任促進長遠穩定發展。
經過來回的“極限拉扯”調解,雙方當事人的情緒逐漸平靜,都開始重新審視雙方的合作關系。最終,在承辦法官的不懈努力下,雙方達成了長達四頁涉及15項約定的和解協議,被告承諾會盡快完成剩余設備的交付和安裝調試工作,原告則同意給予一定的寬限期,并撤回訴訟請求。
本案的順利化解不僅保障了原告項目的順利推進,也避免了被告因解除合同可能面臨的巨大損失,更重要的是,雙方重新建立起了信任,為未來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承辦法官在辦理本案過程中,精準捕捉矛盾焦點,從識別問題到溝通化解,再到價值引導,層層遞進,形成了一個閉環的信任修復工程,最終實現了修復信任、保障企業生存發展、維護經濟穩定的多贏目標,生動體現了法院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助力民營企業穩定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文章配圖均由豆包AI生成)
來源:靈武市人民法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