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航空 低空經濟 湖北黃岡
字數:6091 閱讀:20分鐘 來源:廣汽集團
近日,《黃岡市加快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印發,明確將通過3年攻堅,將黃岡打造為全省低空經濟發展綜合試驗區、武漢低空經濟協同發展先行區、大別山低空經濟發展引領區,全力推動低空經濟產業規模突破100億元,在低空經濟新藍海中搶占發展先機。
實施方案聚焦基礎設施、制造產業、應用場景三大領域布局重點任務。
在基礎設施建設上,黃岡市將加速通用機場與起降點建設,推動麻城通用機場2026年建成,武穴、紅安等5地通用機場“十五五”期間啟動建設,2025年先布設20個起降點,2027年總數達50個。同步搭建低空綜合服務平臺,鏈接省級平臺實現數據互通,為低空飛行提供空域申請、氣象監測等全流程服務。航線網絡方面,規劃“麻城-武漢-隨州-襄陽-十堰”低空航線,2026年力爭開通4條漢黃商務航線,2027年再增5條,物流配送航線按運營規模給予20萬元至40萬元獎勵。
黃岡地處湖北省東部、大別山南麓、長江中游北岸,京九鐵路中段。現轄七縣(紅安、羅田、英山、浠水、蘄春、黃梅、團風)、二市(武穴、麻城),黃州區、龍感湖管理區、黃岡高新區、黃岡臨空經濟區、白蓮河示范區,版圖面積1.75萬平方公里。
低空制造產業培育上,黃岡市將主攻無人機整機制造、關鍵零部件及新型材料研發制造三大賽道。重點招引億航智能、極飛科技等頭部企業來黃設廠,推動航天宏圖年產500架多旋翼和垂起固定翼無人機整機制造項目落地,目標引進1—2家整機生產企業,培育50家零部件企業和10家新型材料企業。對首獲國家通用航空器整機型號合格證、生產許可證的企業獎勵100萬元,首臺(套)裝備、首批次材料研發最高獎補1000萬元。
應用場景開發突出“低空+”特色。文旅領域將在龜峰山、天堂寨等景區推出“云端游”試點,2027年拓展至20個重點景區,開通9條空中游覽線;農業方面實現80%高標準農田無人機植保,服務面積達1000萬畝次;城市治理領域推動無人機參與應急救援、交通巡查等,2027年覆蓋60%鄉鎮及12條高速;物流配送將開通羅田、蘄春等多條低空線路,2027年運輸件數力爭達140萬件。
為保障目標實現,黃岡市將建立工作推進機制,組建低空綜合服務公司統籌運營,爭取國家超長期國債等資金支持,同時整合高校資源培養專業人才,在嚴控安全風險前提下,讓低空經濟成為縣域經濟新增長極。
《方案》全文
黃岡市加快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2025—2027年)
為搶占發展新賽道,加快全市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發展目標
發揮我市國土空間、低空資源、應用場景等比較優勢,統籌推進低空制造和飛行運營協同發展,構建制造與服務相融合、應用與產業相促進的發展格局,著力打造全省低空經濟發展綜合試驗區、武漢低空經濟協同發展先行區、大別山低空經濟發展引領區。到2027年,全市低空基礎設施基本完備,低空制造初具規模,應用場景加快拓展,產業規模突破100億元。力爭全市建成1—2個通用機場、50個以上起降點、1個低空綜合服務平臺。融入武漢低空產業鏈,力爭引進1—2家具備整機生產能力的企業,培育50家零部件企業和10家新型材料企業。圍繞時尚文旅、農林生產、城市治理、物流配送等領域打造一批“低空+”應用場景,開通“云端游”線路9條以上,80%以上高標準農田實現無人機植保。
二、重點任務
(一)加快建設低空基礎設施
1.完善地面起降設施。推動麻城通用機場2026年建成,力爭武穴、紅安、羅田、蘄春、英山等通用機場在“十五五”期內啟動建設。完善鄂東南(黃岡)應急救援基地低空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黃州、團風、浠水等8個航空應急救援起降點能級,完善能源站、運維站等配套設施。2025年在大別山醫療中心、麻城龜峰山、湖北黃岡應急管理職業技術學院等地布設起降點20個;到2027年,力爭全市起降點布設達到50個。對新建或改擴建通用機場,給予最高1200萬元補助(含省級補貼)。對在市區新建各類起降場地,給予最高100萬元補助(按照實際建設投入50%補貼)。(牽頭單位:市發改委;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應急管理局、市衛健委、市文旅局、市教育局、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市財政局、市體育事業發展中心、黃岡高新區管委會、黃岡市臨空經濟區管委會,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以下責任單位均含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不再列出)
2.搭建低空智能信息平臺。依托黃岡政務大數據平臺,統籌空域劃設成果和部門信息資源,建設集低空飛行服務、無人機綜合監管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黃岡市低空綜合服務平臺,為低空用戶提供空域、航線申請、飛行計劃申報、飛行通信氣象監測及飛行過程監管等服務,鏈接省低空綜合服務平臺,實現信息互通、數據共享。對低空信息基礎工程建設項目,每個項目最高補助100萬元(不超過審定合同額50%),每個企業每年最高500萬元(含省級補貼)。(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公安局、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市經信局、市通信發展管理辦公室、黃岡高新區管委會、黃岡市臨空經濟區管委會)
3.開辟低空飛行航線。推動麻城等通用機場聯通國內其他主要城市“干支通”運輸模式,規劃“麻城-武漢-隨州-襄陽-十堰”低空航線網絡。探索開通武漢至黃岡商務出行航線,到2026年,力爭開通第一批商務出行航線4條;到2027年,力爭開通第二批商務出行航線5條。支持低空經濟企業在市區開通低空物流配送試點航線(起終點至少有1個在市區),對取得行業主管部門審批并使用小型無人駕駛航空器常態化運營(年度執行不少于1000架次)的航線,每條新開航線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對取得行業主管部門審批并使用大、中型無人駕駛航空器常態化運營(年度執行不少于500架次)的航線,每條新開航線給予一次性獎勵40萬元;對取得行業主管部門審批且在公開渠道售票的新開通航短途運輸航線(航線距離不低于25公里)并常態化運營的低空經濟企業,每條航線(年度執行不少于100架次)給予不超過每人次500元、每架次不超過3000元的獎勵,單條航線每年最高獎勵200萬元。(牽頭單位:市發改委;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黃岡高新區管委會、黃岡市臨空經濟區管委會)
(二)突破性發展低空制造產業
4.大力引進無人機整機制造。統籌全市低空資源和政府購買服務,以應用場景牽引帶動低空制造。緊盯億航智能、普宙科技、極飛科技、縱橫股份、白鯨航線等無人機整機制造頭部企業,招引來黃設立生產基地。推動航天宏圖年產500架多旋翼和垂起固定翼無人機整機制造項目落地。對首次取得國家通用航空器(不含起飛全重150千克以下無人機)整機型號合格證、生產許可證的,給予100萬元獎勵(含省級補貼)。(牽頭單位:市招商服務中心、市經信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科技局、黃岡高新區管委會、黃岡市臨空經濟區管委會)
5.發展關鍵零部件制造。布局黃岡高新區無人智能裝備產業園、麻城五腦山綜合旅游開發產業園等低空制造專業園區。聚焦驅動系統、傳感器、導航設備、通信模塊等關鍵零部件領域,融入武漢低空制造產業鏈。緊盯欣旺達、煉石航空、高德紅外等無人機產業鏈上游零部件頭部企業,推動來黃設立生產基地。引導科峰傳動技術創新中心開發無人機傳動系統,引導尚賽光電、銘普光磁、云泰光學、力神電池、蕊源電子、海成電子等企業開發戶外顯示模塊、無線通信模塊、光學鏡頭模組、專用鋰電池、專用電子元器件等。對研發首臺(套)重大裝備,經認定符合條件的,按產品購置單價或研發費用的15%,對產品研制方和示范應用方給予補助,雙邊最高獎補1000萬元(含省級補貼)。(牽頭單位:市招商服務中心、市經信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科技局、黃岡高新區管委會、黃岡市臨空經濟區管委會)
6.發展新型材料研發制造。緊盯中復神鷹、光威復材、南京聚隆等高強度輕量化新材料龍頭企業,鼓勵來黃設立生產基地。引導企業開發低空飛行器專用復合材料、真空隔熱艙段及熱電池保溫殼體等。支持企業開發電子級氫氟酸、高端磷基化學品等無人機芯片制造重要材料。對研發首批次新材料,經認定符合條件的,按產品購置單價或研發費用的15%,對產品研制方和示范應用方給予補助,雙邊最高獎補1000萬元(含省級補貼)。(牽頭單位:市招商服務中心、市經信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科技局、黃岡高新區管委會、黃岡市臨空經濟區管委會)
(三)培育“低空+”經濟新業態
7.“低空+時尚文旅”。積極引導和支持發展各類低空經濟新興消費項目,依托重點旅游景區開發空中游覽等特色項目,推出一批“云端游”系列產品。2025年在麻城龜峰山、羅田天堂寨、英山“印象英山·遇見畢昇”文化旅游區、四季花海等重點景區開展空中游覽等低空旅游試點,逐步向黃梅東山問梅村及五祖寺、紅安天臺山、團風牛車河、浠水三角山等景區拓展,到2027年力爭拓展至20個重點景區。開發跳傘、滑翔傘、動力傘、無人機航拍等多樣化觀光旅游產品,2025年在麻城五腦山、羅田薄刀峰、英山大別山主峰等地開發低空運動項目,到2027年力爭拓展至紅安天臺山、英山桃花沖、浠水三角山、白蓮河斗方山、黃梅挪步園等10家景區。利用無人機等低空飛行器,融合黃岡文化、現代城市等元素,打造黃梅東山問梅村無人機編隊表演等文旅消費新場景,構建“低空+文旅”新業態。開發“云端游”線路,第一批力爭開通麻城北站-龜峰山、黃梅東站-東山問梅村等“云端游”線路2條;到2027年,力爭開通第二批“云端游”線路7條。(牽頭單位:市文旅局;責任單位:市體育事業發展中心、黃岡國投公司)
8.“低空+農林生產”。推動無人機在作物監測、藥肥噴灑、精準種植等農業植保領域規模化應用,到2027年,無人機“農業植保”服務農作物面積達到1000萬畝次,覆蓋全市80%以上高標準農田。推廣無人機在農產品采摘運輸領域應用,在浠水開展獼猴桃采摘運輸、英山開展高山茶葉運輸等場景應用試點,逐步向重點農產品產區延伸。深化無人機在森林巡檢領域應用,2025年“無人機+森林巡檢”服務面積達到1000萬畝,2027年力爭覆蓋全市森林范圍。推廣無人機在松毛蟲、松褐天牛等森林病蟲害防治領域應用,2025年在麻城、羅田、武穴、黃梅等地開展“無人機+病蟲除治”規模化運用,2027年全市服務面積達到50萬畝。鼓勵從事植保作業的農林生產經營組織購置植保無人機,爭取購置與應用補貼。(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9.“低空+城市治理”。加大無人機在城市治理領域應用,支持將購買低空服務統籌納入年度財政預算。打造“無人機+應急救援”應用試點,依托鄂東南(黃岡)應急救援基地,執行應急指揮通信、災情偵察、人員搜救等任務。推動無人機在交通安暢領域應用,2025年在市、縣城區推動應用試點,到2027年拓展至全市12條高速。推動無人機在河湖巡查領域應用,2025年在龍感湖、赤東湖、太白湖等8個湖泊和灄水、倒水、舉水等7條重要河流干流開展試點,逐步向列入湖北省湖泊保護名錄的114個湖泊和重要河流主要支流延伸。推動無人機在警務巡檢領域應用向鄉鎮延伸,2025年向重點鄉鎮及縣城周邊鄉鎮延伸,2027年力爭覆蓋全市60%鄉鎮(街道)。深化無人機在地質災害防范領域應用,2025年推進英山、黃梅和蘄春“隱患點+風險區”雙控試點縣建設,探索運用無人機開展地災隱患巡排查,2027年“無人機+地災防范”覆蓋全市7處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并向風險區延伸。推動無人機在園區巡查領域運用,2025年在黃岡化工園、羅田化工企業集中區、武穴馬口化工園等化工園區開展無人機巡查試點,2027年力爭“無人機+園區巡檢”覆蓋省級以上開發區。推動無人機在消防聯勤、重大活動保障、違規監管等領域廣泛應用。(牽頭單位:市應急管理局、市公安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水利和湖泊局、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市城管執法委、市生態環境局、市經信局、市財政局、市消防救援支隊、黃岡高新區管委會、黃岡市臨空經濟區管委會)
10.“低空+物流配送”。依托武漢天河、鄂州花湖等干線機場和麻城等通用機場及縣級物流園,提升末端配送能力,探索“干-支-末”物流配送體系。2026年,力爭開通羅田九資河至羅田智慧物流園、蘄春河西工業園區至蘄春縣智慧物流園低空物流配送線路;2027年,力爭開通羅田智慧物流園、武穴港智慧物流園、麻城綜合物流園、紅安綜合物流園、蘄春智慧物流園至花湖國際機場等5條低空物流配送線路。支持順豐、郵政、“三通一達”等頭部物流企業和大型商超、醫院、產業園區、物流園區等開展無人機配送服務試點,2025年推動順豐公司、黃商集團、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等探索“無人機+閃送”服務試點;到2027年,力爭低空運輸件數達到140萬件。(牽頭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郵政管理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市衛健委、黃岡市臨空經濟區管委會)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統籌調度。將低空經濟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組織編制低空基礎設施布點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建立黃岡市促進低空經濟發展工作推進機制,市發改委負責統籌調度,加強與省空域管理、行業管理部門溝通協調,定期組織會商研判,推進重大項目、商議重要事項、解決突出問題。組建低空綜合服務公司,負責全市低空空域管理協同運行和低空飛行管理服務、智能信息網建設等工作,承擔市級低空飛行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和運營管理,統籌全市城際間低空起降設施和通信、導航、監視設施的投資、建設、運營和管理等工作。
(二)強化政策支持。科學精準劃設黃岡市禁飛區、限制區、適飛區等低空空域,統籌利用城市和區域低空空域資源,爭取空域資源利用最大化。積極爭取國家超長期國債、專項債、中央和省預算內資金以及低空產業發展政策。支持低空經濟產業重大項目優先列入省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強化用地、環保、交通、電力、燃氣、給排水等保障。鼓勵各縣(市、區)根據需要結合實際制訂支持政策,在科技創新、金融支持、人才引育、投資技改等方面給予支持。政策獎補資金按照屬地管理和“誰受益、誰兌現”原則確認承擔主體,市區按現行財政體制分擔。
(三)引育專業人才。以順豐培訓中心為平臺,建設航空教育科普研學基地。依托大別山國際博覽中心,舉辦航空類展覽展會、航空嘉年華等活動。整合黃岡職業技術學院、湖北黃岡應急管理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資源,開展無人機設計制造、駕駛培訓、維修保養等技能人才培訓,打造低空飛行培訓基地。聯合武漢理工大學、黃岡師范學院等高校共建產教融合平臺,探索建立低空人才聯合培養機制。加強與省低空經濟產業發展聯盟協同聯動,廣泛開展政策推介、供需對接、技術交流,吸引低空經濟領域企業和人才來黃創新創業。
(四)統籌發展與安全。加強《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等法規宣傳,提升企業和群眾對低空飛行器的認知度和安全使用意識。在嚴控風險、確保安全前提下,分類有序拓展低空經濟應用場景,穩妥推進低空旅游、航空運動、消費級無人機等低空消費發展。加強對低空飛行器設計、生產、進口、飛行和維修等活動的規范管理。強化風險防范,加強部門聯動,嚴厲打擊威脅生產安全、信息安全、飛行安全的違法違規行為。
微信公眾號推薦機制調整了
第一時間Get【通航在線】更新,記得加個星標?
操作方法: 關注右上角“···” ?? 設為星標?
聲 明:若是原創文章,歡迎聯系獲取轉載授權,并注明來源通航在線;若是轉載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平臺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更正或刪除。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 ,本平臺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